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 赵平
“您不是我的亲人,却早已和我命运相连!赵老师,新年快乐!”这是在2020年伊始,我收到的元旦节贺卡,贺卡寄送人是我曾经的学生小倩(化名)。她如今是一名母亲,也是为孩子点亮明灯的人。
90 年代初的川北广元,大山深处,人们靠山吃山,日子艰难,送孩子上学实属不易。1987 年,我中师毕业义无反顾地回到我的家乡荣山,在荣山三小任教,2003 年担任副校长职务。1990 年12 月底的一天,也是年终学生书杂费决算的最后一天,学校召开干部和班主任工作会议。“11 个学生欠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一共是2150元。家长在外务工怎么也联系不上,爷爷、奶奶没办法,只能捧出十几个鸡蛋……”会上,学校会计谭洪为难道。
从小生长在农村,多年寒窗苦读,我深知这些爷爷奶奶的心酸与无奈,也明白对十多岁孩子而言,交不上学费,内心的自卑、歉疚、挣扎与渴望。大家沉默许久,有人提出让班主任去学生家里催收,有人提出让孩子们联系家长,不交完欠款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校长也无奈地表示,学校刚解决了食堂修建,还未付完工程款,在学生欠费的问题上,也是无能为力。大家各执己见,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
“怎样做有温度的农村教育?”从那一刻起,我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内心有了答案。“他们的学费从我这个月的工资出吧!”一想到孩子即将面临失学,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我当众表态道。那个年头,2150 元是笔不小的数目,为了这份担当,我半年节衣缩食,却甘之如饴。于是,这个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孩子们是感恩的。我一直记得有个小姑娘,凛冬的早上,山里下着雪,她等在我办公室门口,羞怯万分地从书包里拿出两个温热的鸡蛋,一脸通红,递给我鸡蛋时一直想努力对我说什么,却始终没能说出来。我知道,她想对我说声:“谢谢!”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她叫小倩。
2011 年,我调职到另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担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有了多年农村教育的积淀,作为负责人,我有了更广阔的教育规划——让更多农村孩子读好书、好读书,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农村特殊儿童的送课上门、特殊家庭孩子上学的应急学校经费处置办法等都一一得到解决。鼓励孩子阳光成长,无时无刻关注孩子前行路上不走弯路,为孩子们点亮一盏明灯,是励志我从事农村教育的动力。
30 年时间过去,万物沧桑流变,唯一不变的,是我扎根农村教育的初心。无论何种境遇,胸蕴诚信,心怀感恩,以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去拥抱真、善、美。某种意义而言,农村教育人的温度就是农村教育的温度。
当年我为那11 个垫付学费的孩子,也都成为了为别人点亮明灯的人。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