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外科护理教学视角下实习模式的探索

2020-03-13 10:20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手术室病例中职

杨 俊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21)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临床见习模式普遍有两种:一种是当前的“集中式”模式,先在校接受学校教师的授课两年,第三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最初开始阶段医院安排2~4周的见习期,然后再真正进入实习阶段。另一种是传统的见习模式,把临床见习穿插在两年的学校教学当中,比如教师在校讲完一个系统的疾病之后,就带领学生到附属医院去见习真正的病人,第三年直接进入实习阶段。如果真正考虑对教学效果的显著影响,培养更加实用型和技能型的护理人才,使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无缝对接,笔者认为应该把两种见习模式综合起来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1 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特别是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有比较强烈的需求。但作为层次较低的中职护理人才,绝大多数是下到基层医院或是在三级大医院从事护理员、助理护士等较低层次的护理工作。针对这种就业的形势和特点,中职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专业人才。现代的中职职教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突出技能培养,提倡“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思想。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实操课的开展。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大多数是比较低的,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无论学校的实验课如何加强完善,课堂上听教师如何举例,都比不上“百闻不如一见”,也就是及时到医院见习活生生的病人,参观各种临床护理工作,分析各种实际的临床病例,听临床教师讲授护理知识和心得。

2 外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室设备相对不足

揭阳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省重点中职学校,新校区是按照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标准建设。笔者参观过广东省内和省外的几所中职卫生学校,了解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室或多或少都存在设备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外科护理实验室,仪器设备少且落后,实验室房间数量少。比如学生分组练习时实验用品就不够,而且多人挤在一个房间内,影响相互间的观摩和练习,有不少学生抱怨动手的机会很少,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操作时面对的是模型,而不是活生生的病人,没有生命,没有语言,也没有感情,很难培养出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和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2.2 缺乏科学的实验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

外科实践实训操作很多都只要求学生懂得,不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实验成绩的评价完全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往往只注重动作是否规范,而忽视了护理的整体性。虽然校本教材里有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但还是不够规范不够详细,而且缺少与临床医院的护理专家的沟通和统一,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每年的实习生都会反映共同的一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校教的和医院里的不一样?”诚然,护理操作限于各家医院条件不同和用物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大原则是统一的,绝对不能违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穿插一些见习,通过学校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共同的指导,学生们自然会理解,也少了心中的疑惑。

3 外科护理教学中两种临床见习结合的必要性

3.1 两种见习模式的利与弊

学校多年来采用“2+1”教学模式,即“2年校内理论学习+1年校外生产实习”,这种“集中式”见习模式直接把见习和实习连贯在一起,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有利于学生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医院的工作氛围,有效地减少实习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学生交通的不便之处,便于学校和医院对学生的管理,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安全隐患。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前两年在校学校期间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接触较少,缺乏职业岗位认知[1]。这种“集中式”见习的模式,学期前半集中理论教学,后半集中见习,既很好解决了患者资源少、病种匮乏的问题,又增加了学生实操、接触患者的机会,但因理论与实践分开,学生未及时利用所学理论,形成手脑联动以加深记忆,见习时会记忆淡化[2]。而传统的见习模式是在头两年学校学习生活中,分次分批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教学医院进行参观学习。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和章节,讲完每一个系统的疾病之后,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最少保证每个科室见习一次,包括普外、神经外、胸外、泌尿外、骨外,还有手术室。这种见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加深巩固,因为刚学完理论知识,就到医院见习活生生的案例,强烈刺激学生的神经,真正地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容易忘记。但是因为要多次带领众多学生往返医院和学校,增加学校管理的困难,而且存在较重的安全隐患。

3.2 临床见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课,就算是再精彩的授课和内容,也有审美疲劳感。如果这时换一下环境,带领她们到向往已久的医院见习,相信学生都会欢呼雀跃,犹如身体里面注入一支兴奋剂。去医院之前,学生们定会主动地复习相关病例的理论知识,就算是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到了医院以后,陌生的环境和真实的病例会大大地触动学生,激发她们的职业情感,再加上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病人的同情心,及早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对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打下基础。而提前接触医院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医院的工作,等到她们去实习时也能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当中,少了一些恐惧和陌生感,而多了一份亲切和熟悉。

3.3 临床见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外科护理课本中关于手术室的教学,非常有必要及时去医院见习,因为中职学校的手术室实验室还无法达到像医院的手术室一样的标准。而学校实验室的手术室还有可能误导学生,比如无菌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并没有正规地分界。虽然授课教师会口头上强调并做好解释,但是实验室的直观感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也就把对手术室错误的直观印象留存在心理。对于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有限的中职生来说,确实非常容易让她们困惑。所以这时更需要带领她们去医院的手术室参观,留下正确的印象,那么再来回顾课本的知识就得心应手了。在手术室见习,首先就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为进入手术室要更换衣裤鞋帽、戴口罩,如果是见习器械护士,还必须进行外科洗手、穿脱手术衣、传递器械等。这些操作是学生在校刚刚学习过的,但是还不熟练巩固。通过临床见习,加深了学生对手术室操作的印象,而且不容易忘记。学生们还可以把临床教师和学校教师教的操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总结出操作的原则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比起学生们在学校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练习操作的效果强多了。

3.4 临床见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笔者平时在教学当中,特别是讲授完几种常见的、重要的疾病的理论后,特别需要一个活生生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烈触动学生的感官,比起单纯地做一个文字理论上的病例分析更加生动更加直观。如果这时带领学生及时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地临床见习,直接接触刚刚学习过的病例,相信学生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难以忘记。这就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临床中的真实病例不是想当然的,医院的病人的病情与课本也会有一些不同之处。这就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她们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比如外科急腹症病人,其病因和腹痛的临床特点各有不同,相应的辅助检查也各有意义。这就需要学生在见习前复习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医院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收集患者的资料,询问病史,查阅病例,再提出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计划,制订合适的护理措施。每个小组接触的急腹症病人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病例,再根据带教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整理、讨论。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今后类似病例的学习。总之,临床见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什么时候进行临床见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两种见习模式结合在一起,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一进入医院就立即实习的慌乱局面,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临床的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于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班级都是大班制,一个班至少50个人,有些甚至达到70多个。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带领几十个学生去医院见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却又不影响医院的工作?任何临床见习模式都都有一定利弊,寻找一种切实可行、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还需不断研究努力。

猜你喜欢
手术室病例中职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病例”和“病历”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