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保障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利用探析

2020-03-13 08:22:08蔡迎春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3期
关键词:免费文献图书馆

●蔡 颖 蔡迎春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1 引言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理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根据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和《百思达开放存取式出版宣言》(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给出的相关定义,OA资源是指利用因特网可以被公众免费获取,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的在线全文信息,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它对检索者唯一的限制是使用者应保证作者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相应的引用信息。通过文献调研,发现2016年前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OA资源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研究范围涉及对OA资源特点的描述、OA资源的类型、OA资源的组织与整合、OA资源的开放利用、OA资源的保存等[1]。从OA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的角度,国内学者黄如花分析了其在提升馆藏质量方面的作用[2],吴群英等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OA资源情况作了整体调查[3],陆韡、孔繁超等分别从实践技术角度提出提高OA资源全文检索的方法[4,5]。可见在现阶段国内对于OA资源不仅在理论上理解并接受,而且已经在实践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摸索,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OA资源做了良好铺垫。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迅速席卷全国,是继2003年SARS以后我国发生的又一次重大疫情。全国上下为了抗击疫情,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假期、推迟开学、延后开工等措施。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各高校都面临了延期开学、停课和线上教学等新情况,这给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情报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万方、维普、超星、清华大学出版社、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EPS数据平台等多家数据库商和出版社纷纷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向读者开放了各种数字文献资源的下载权限,为许多不方便使用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了文献信息的保障服务。在这场“战疫”中,高校图书馆不得不从传统的以线下服务为主,转变为主要通过网络来引导读者获取官方权威信息和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包括出版商免费提供的通常在付费专区刊登的期刊文章,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短时间内大量增长的需要,并疏导读者心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作为高校图书馆应对重大公共意外事件的解决方案之一,OA资源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了作用,是否仅局限在学界的象牙塔中,在知识共享中遇到了哪些障碍,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2 国内OA资源发展现状

2.1 公共资助机构OA政策进展

开放获取政策对学术交流模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在开放获取知识库登记网站ROARMAP(The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y Mandates and Policies)上查询,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国大陆地区在ROAR中成功注册的国内知识库有93个,但登记开放获取政策的机构仅4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2014年5月15日分别发布了政策声明,要求得到公共资助的科研论文在发表后把论文最终审定稿存储到相应的知识库中,在发表后12个月内实行开放获取[6],该声明标志着中国开放获取政策的正式发布。在高校层面,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3年率先发布了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试行),并被不少高校效仿,但总体来说高校发布的政策一直滞后于平台和内容建设,且都属于非强制性政策,无约束力,实际保障作用有限。

2.2 OA资源实践进展

从OA资源的来源角度看,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出版类OA资源,主要指OA期刊;第二种是仓储类OA资源,指特定的研究团体在一定使用许可下的网络免费资源,知识机构库和学科知识库是其常见形式;第三种是交互类的OA资源,一般没有同行评议,如微博、论坛、公开视频、MOOC等。

对于出版类OA期刊资源,有学者对国内社会科学领域核心期刊CSSCI(2014—2015年)的OA程度进行了调研,发现全部533种学术期刊中,OA期刊仅占整体期刊比例的25%,非OA期刊占了绝大多数[7]。从目前国际上认知度最高的OA期刊目录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中收录我国期刊的情况来看,OA期刊的类别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其次为健康科学领域[8]。与某些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期刊都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实现了OA的情况相比,仍需进一步提升我国OA期刊的数量及质量。除OA期刊外,网上还有部分OA图书,由出版社、个人、商业机构、教育机构等提供给读者使用。这部分OA图书的规模不大,而且提供的免费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出于公益或个人爱好,提供完全免费的电子图书;有些出于促销或版权等其它原因,提供部分免费的电子图书或电子图书的部分章节供读者阅读。

仓储类OA资源中,国内的知识库多为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知识库,少数为高校知识库,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总计有2 956所[9],但在“CALIS机构知识库”网站上登记注册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只有48家,还不到高校总数的2%[10]。在已建知识库的高校中,目前提供资源共享的开放程度也很有限,有些平台没有访问权限,需要在校园IP地址范围内访问,如同济大学知识机构库;有些平台可以访问,但需要校内的账号登录,才能浏览和获取全文,如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库;有些只提供部分资源的浏览和下载全文,如武汉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可以查看文摘和论文的前16页,有全文的可以在线浏览全文内容;还有些平台只提供科研成果的题目、作者、合著作者、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信息,没有提供学者在做此项研究过程的具体数据和全文,读者只能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或者到馆阅览获取全文,原则上不算真正的OA资源[11]。从开放性程度来看,学科知识库的情况与知识机构库类似,如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学科特色数据库平台同样只面向校内用户开放,校外用户只能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或到馆阅览接受服务;复旦大学的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库的访问对象也受限,只针对高校、政府及科研机构开放。

交互类OA资源,由于不需要同行评议,因此开放程度较高,在百度、谷歌等网站直接搜索即可获取相关资源。但据2018年一项针对985高校MOOC视频的OA服务调查可知,这类资源通常具有数量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缺乏深层次整合等特征[12]。很多图书馆在收集和组织此类OA资源时,只提供简单的链接,或仅仅只做了简单的分类,宣传也很少。在进行统一查询时,也无法与自建库和其他馆藏资源合并获取完整全面的查询结果。

3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影响

本文采用关键词查找,使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匹配“开放资源”“免费资源”在百度展开搜索,并结合文献调研的方式,对显示结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3.1 国内外疫情防控科普资源

疫情发生以后,国外很多新闻媒体、医药杂志以及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和数据库商都新增或开放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及专题,公众可以免费阅读,以推动学术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传播。新闻媒体方面,原本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现在免费开放新冠病毒方面的报道,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网站在其“健康”版提供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尽管《纽约时报》网站每月只能免费访问有限数量的文章,但关于冠状病毒方面的页面和标题可以免费浏览。医药杂志方面的数据库紧急免费开放,如BMJ出版社的循证医学数据库“Best Practice”推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主题,所有内容均免费开放。大型数据库商Elsevier、Clarivate、SpringerNature、Wiley、Taylor&FrancisGroup等也都开放旗下所有冠状病毒的相关论文,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并推出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信息专栏,可以查找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以及公共卫生防疫的专家意见,包括临床医生和病患指南,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冠状病毒的专业知识,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关于冠状病毒的热点研究。

在国内,由国家全额拨款的科研机构和公共资金赞助的机构在此次疫情防控信息资源服务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家全额拨款的科研机构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于2月3日上线发布了“新型肺炎应急文献信息专栏”,支持疫情防控,为社会大众及科研人员免费提供服务,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检测动态、科技报告、病原研究、疫苗研究等多个方面。除了在主网站设置专栏并向全国40个服务站提供在线文献检索、信息浏览及原文传递服务外,NSTL还在疫情期间向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大众和科技人员提供检索和获取全文文献传递,相应费用由NSTL全额补贴。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也推出“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发布了国内重要的权威信息,并整合了全球冠状病毒基因及基因组大数据,建立了全球冠状病毒资源大数据平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提供支撑。此外,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的“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中科院“新冠专题”知识服务与科研攻关交流平台、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和建设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等都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相关快报和分类汇编资源均可下载。

国内的数据库商和出版公司也纷纷推出OA服务,有些还在免费浏览下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操作门槛。如万方医学网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频道,提供最新发布的医学论文,以及中医药防治方法、抗疫公益直播等,无需注册,可直接查看下载,为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提供了科研支撑。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依靠专业优势,推出战“疫”书柜,在各大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布,免费向大众开放。这批电子图书内容涵盖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及个人防护、防治,防控知识问答,心理防护、疏导,防护儿童绘本,传染病防治法等诸多防控、防护主题书籍,有助于缓解社会公众的焦虑心理。科学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等传统出版商也纷纷跟进,数字化一批已出版的纸本书,在疫情持续期间提供权威护理电子参考图书免费阅读和下载。

3.2 电子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一个日益普遍的国际现象,已逐渐成为诸多高等教育机构自觉的变革选择。在此次重大疫情发生之前,已经有教育界人士认识到建设电子教材教参平台的重要性,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智慧泛在课堂”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自主研发的教参服务平台,都已取得良好的口碑。但此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各大高校都需要竭尽所能为广大师生提供相关课程的电子版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而许多原本不提供电子教参服务的高校只能求助于网上的OA资源。

在政府层面,目前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部组织的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其中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由政府提供的OA资源平台,涵盖教材、课程、资源三部分内容,与部分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用户通过注册平台账号即可使用。教育部组织的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则为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提供了选择,涵盖课程2.4万余门,覆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

在出版社层面,国内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社,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发挥专业优势,以限时免费的形式向全国用户提供资源。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华狮小助手”为核心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师教育类电子书,内容包括教育管理、教学艺术、课堂与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经典、教育观察、教育随笔等,通过扫码二维码的形式即可免费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自2月12日起向全国高校教师免费开放“人大芸窗数字教材平台”,只需申请即可获取资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诺疫情结束前免费开放“爱听外语”,包含多个系列教材、教辅音频资源共100种。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泉学堂”网站,是针对国内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内容的知识库平台,在疫情期间全国用户皆可免费使用,教师用户在认证身份后可以下载教学资源。国外的一些老牌出版社也在这样做,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最近开放了网页版高等教育教材,Cambridge Core(剑桥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数据库)中有涵盖21个学科领域,超过700本教材让世界各地的人在疫情期间免费使用[13]。

在社会公众层面,有些网友从视频网站中自发收集了世界开放课件运动中有较大影响力的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英美著名高校的公开课和2018年中国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已发布资源翻译和本土化的基础上,努力把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应用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3.3 学术资源

多家数据库商响应国家号召,紧急开通“文献资源免费使用”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为个人用户开通多项免费服务,努力满足社会组织、企业、大中小学和个人足不出户的科研、学习需求。向注册用户开放下载权限的有维普中文期刊网、万方数据APP、全国报刊索引平台、超星学术资源、锐思数据等;提供免费账号登录使用的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等;无需注册或登录即可使用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简称国研网)等。

扩大受众范围,使学术成果得到尽可能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原本就是学术传播的本质要求。科研人员是OA资源的主要利用者之一,在紧急情况下,去除传统数据库使用过程中的障碍,使其变为限时OA,不仅扩大了社会公众知情权范围,而且能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学术资源,为支持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3.4 阅读推广资源

疫情期间,面对全民宅家的状况,阅读的陪伴与疗愈作用尤为明显。阅读与疫情有关的图书,可以从客观角度看待封城状态下的市民的心态,有助于人们理解此次疫情;阅读科普类书籍,可以让人们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认识自己的身体,面对疫情和谣言可以更加冷静;阅读文化经典类书籍,可以从经典中吸收力量,收获宁静与沉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微信读书、豆瓣阅读、网易云阅读、喜马拉雅听书等网络OA电子书资源早已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了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社和京东读书校园版、当当云阅读等阅读平台在疫情期间又联合推出限时免费阅读福利。据微信读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每百人比上个月平均多读110本书[14],可想而知整个疫情结束以后这个读书报告的数据会更高。以上海师范大学在京东读书校园版APP的阅读数据为例,自2月中旬开通以来,在一个月内注册人数约1 200人,累积阅读书目达到4 500册以上,这些数据将是今后继续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参考数据。毋庸置疑,限时免费的OA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疫情期间读者在家学习、娱乐等需求,令读者不出门也可以充实心灵。

4 OA资源在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作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全国各地多家高校图书馆紧密结合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优化和重构各服务板块功能,调集全馆和社会OA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线上服务,制定了各种校外访问指南和远程方案,尽己所能帮助本馆用户,开展服务全校“战疫”的支撑保障工作。

4.1 开展文献传递

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是采购文献资源建立馆藏,然后依托馆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应急模式下,这种传统模式被迫中断,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原有线上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了服务力度,帮助本校读者获取电子文献。在这中间,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CASHL、BALIS等各类学术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宣布文献传递全面免费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文献需求井喷的情况下,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数据库商的限时免费资源和众多机构库的免费开放使得网络上的OA资源迅速增加,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够有效组织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支撑教学与科研的文献压力。实践中,有多家高校图书馆通过扩建微信群、QQ群,创新开展电子文献传递、查收查引查重、文献荐购及各项学科馆员服务工作。读者可以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系统中或者各类群中提交文献请求,经馆员专业检索和整合后,再把成功获取的文献电子版发到读者指定的邮箱,大大减轻了文献需求压力。

4.2 促进阅读推广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一些相关资讯、新闻铺天盖地,伪科学、谣言也掺杂其中,让人难以辨别,一些夸大的不实消息还会导致人心惶惶。对公众来说,获取关于这种病毒以及一般传染病的权威可靠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具备信息素养的专业图书馆员,起到了引导读者访问权威官方网站、学术期刊资源网站和阅读正规出版的书籍的作用。他们先对信息来源进行区分,再对权威信息进行整合和汇总,在图书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阅读推广,效果十分明显。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检索、评估以及充分利用所需信息,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成为必然的趋势。例如,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从2月19日起就从OA资源中开始收集汇总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研究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整理成信息汇总单,方便读者查询或使用。这些相关信息可以回答防疫书籍在哪里、新型冠状病毒科研资源在哪里、钟南山团队论文在哪里首发等问题,对稳定读者情绪及学术导航很有帮助。除了疫情相关资讯,具有敏锐信息意识的图书馆员还整理汇总了校外限时免费的OA电子图书,提出有价值的阅读建议,及时全面地提供给本校师生,有些还以专题形式进行推广,在潜移默化间引导读者参与阅读,习惯阅读。从1月底开始,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多家高校图书馆自发地进行了OA资源的整理与发布,在高校馆间引起连锁反应,后续几乎所有馆都跟进了这项工作,在客观上促进了OA资源的阅读推广。

4.3 保障教参服务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在抗击疫情的情况下,为本校师生提供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材教参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采用线上教学以后,面临着资源查找困难、学科领域资源缺乏、资源质量及内容更新等挑战。新环境下,图书馆需要利用自身资源,以新的方式支持教师课程发展,而OA资源具有开放性、自由性、易获取等特点。因此图书馆员加强了OA教材教参和MOOC文献的收集和保存,来替代传统的学习资料,为全校春季学期的课程补充电子教科书。虽然在平时大部分电子图书发售较之印刷型图书有较长时滞,甚至一些特色学科图书根本就不通过电子版销售,导致一部分适合课程教学的OA电子图书不易获取,但在应急保障时期,不少在电子教材方面已经有所积累的高校知识库和教育类图书出版社都在推行限时免费开放,也为普通高校拓展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机会。虽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但正是由于OA资源基于“自由、开放、共建、共享”理念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模式,使得高校图书馆保障教参服务的压力减轻了很多,能够显示出自己在教学支持中的作用。普通高校图书馆可从三方面发展教参保障服务:首先在搜集、评估、整理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课程资源指南,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利用;其次与教师保持密切合作,推广OA教材在教学上的运用;再次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图书馆资源和OA教育资源的链接,进一步发展嵌入式教学服务。

5 思考与建议

5.1 注重OA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整合

OA资源是值得图书馆关注的一种资源,在后疫情时期,图书馆也可以把OA资源纳入信息资源体系,实现采购、采集两条腿走路。目前促进OA资源的发现与获取仍然是图书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据一份针对国内高校图书馆OA资源组织揭示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多数院校已经把OA资源与其他数据库资源相结合,纳入到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体系中,但整合程度差异很大。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图书馆将OA资源与图书馆购买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统一检索;大多数图书馆只是通过列表形式链接到所要揭示的OA资源,仍然不方便读者使用[15]。另外,网络OA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应地缺乏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学术价值质量也参差不齐,需要图书馆员经常维护。不管是高校自身机构知识库的获取,还是对其他OA资源的整合利用,都应该做好资源的组织工作,以便分类查找或进行关键词检索。

5.2 提高国内OA机构库和学科库的开放程度

据已有调查显示,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受开放获取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的影响,为了规避侵权问题,我国各高校机构知识库和学科库的开放共享程度不高,90%以上限制在校IP访问范围内实现全文浏览,即大多仅限于向本校师生开放,开放程度十分有限[16]。这种现状阻碍了成果的共享、使用和传播速度,也成为成果作者和所属机构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障碍性因素,因此提高开放程度应成为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对比,美国知名高校机构库基本都允许其他系统收割元数据和被专业搜索引擎收录,从而扩展了资源检索和获取途径。例如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访问麻省理工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的知识机构库,且DSpace@MIT、ScholarsArchive@OSU和Deep Blue这三个机构库中论文文献均可全文下载[17]。虽然部分数据库还是会对一些数据资源的下载进行限制,或是部分论文限制机构外部人员全文下载,但就总体而言,国外的高校机构和学科库比我国的开放程度要高。

5.3 加强对网络OA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图书馆收藏OA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供用户使用。一个图书馆拥有丰富的OA资源以及先进的OA资源检索与服务系统,而没有对OA资源及相关服务进行宣传与推广的话,OA资源就不会引起用户的兴趣与关注,也就无从发挥OA资源的优势。美国的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等著名高校都在图书馆网站对OA资源进行专门介绍,而国内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对OA资源的宣传虽有改善,但在推广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在高校或一些科研机构职称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更倾向于纸质期刊,对OA期刊的认同度不高。为此,建议当前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来重点推荐有特色的OA资源,加强OA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尤其要提高对OA期刊的了解和认知度。

5.4 改善OA资源的政策环境

国家和职能机构对开放获取运动的支持,将极大地推动OA资源的建设。目前国内高校层面对OA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相对于OA资源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比如高校的OA建设政策均为非强制性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研人员的投稿动力不足。而且在双一流高校中,也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制定了统一的开放获取政策,包括内容政策、提交政策、使用政策、保存政策、撤回政策、隐私政策等部分[18]。改善OA的政策环境不仅能够保证OA资源建设的持续性和一致性,还可以提高用户对图书馆OA资源的重视程度,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及相关用户积极投稿和使用OA资源,消除他们的顾虑,使开放存取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切实发挥OA资源的作用。

6 结语

OA所倡导的资源共享理念在国外已经逐步渗透到科研机构、文化机构、政府机构和商业组织,多数用户在获取和使用资源时受益颇多。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OA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原有馆藏资源的融合,提高机构库资源的开放程度,加强OA资源宣传并推动改善OA资源的政策环境。在后疫情时期国内图书馆应积极寻求更多机会参与OA服务,推动开放获取运动在我国取得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免费文献图书馆
该不该免费送货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免费开放
幽默大师(2019年10期)2019-01-14 08:46:20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