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肖,张伟英,赵春艳,贺亚楠,宋舒,朱艳,陈婕,唐宝鑫
(1.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5东病区,上海 200120;2.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护理部;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5西病区;4.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南院16楼病区;5.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南院14楼病区)
急诊高血压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前者指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8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120 mmHg,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而后者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1]。最新数据[2]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发病率大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2%[3]。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的特点,如未及时救治预后极差,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4]。护士对病情的准确评估、预警报告及正确处理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本研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培训方式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2019年2-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心脑血管及急诊注册护士共15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一线护士;(2)本科室工作≥7个月;(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规范化培训护士、进修护士;(2)处于产假、病假或其他原因不在岗的护士;(3)目前因有心理疾病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护士。根据方积乾等[5]主编的《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中的公式:样本量=[Max(维度数)×(15~20)]×[1+(15%~20%)]。本研究量表为4个维度,算得样本量为52~72个,为避免无效率,计划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护士150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心脑血管及急诊护士对急诊高血压知识的贮备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是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共同发表的《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制定[1],包含以下内容:(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工龄、科室、本科室工作年限、初始学历、现学历、职称、能级等。(2)急诊高血压相关知识。共22个条目,包括急诊高血压的概念(6个条目)、急诊高血压的临床表现(7个条目)、急诊高血压的降压原则(9个条目)等三方面知识。其中,14条以“是”、“否”作答,8条为单选题,答对给1分,答错不得分。总分22分,换算成标准分100分,每题标准分为4.55分。正确率(%)=正确条目数/总条目数×100%。(3)意愿培训途径。问卷选择5名护理专家,经过2轮专家讨论与修改,得出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条目内容效度介于0.8~1.0。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5名心内科护士行预实验,测得问卷Cranbach’s α系数为0.869。
1.2.2 资料收集方法 将调查问卷转化为电子问卷。由研究团队统一对三个专业、9个科室的护士长培训后,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2.1 研究对象的高血压认知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本组护士急诊高血压认知总分为31.82~95.45分,平均(63.27±12.92)分。不同性别、工龄、科室的护士,其急诊高血压认知现状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本科室工作年限、现学历、职称、能级的护士,其急诊高血压认知现状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高血压认知现状的单因素分析[N=150,n(%)]
2.2 护士对急诊高血压各维度的认知情况 问卷中三方面知识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急诊高血压的概念[(65.22±18.312)分]、高血压急症的降压原则[(60.38±20.009)分]、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64.22±18.782)分]。
2.3 急诊高血压知识意愿培训途径需求 接受调查的150名专科护士中,急诊高血压知识最佳意愿培训途径需求中,选择网络授课的人数最多,为63名,占42%;选择大班授课、小班授课、宣传册的人数分别为51、19、17名,分别占34%、13%、11%。
3.1 心脑血管及急诊护士急诊高血压认知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 本调查显示,心脑血管及急诊护士急诊高血压认知得分为(63.27±12.92)分。其中,正确率在60%以上者仅占58%。此结果提示,《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推行后,相关护士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护士对疾病知识掌握不足,除护士对自身业务提高不重视外,与我国临床护理重操作、轻理论不无关系[6]。此外,还可能与急诊高血压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而我国护理教材更新慢,导致护士的急诊高血压知识陈旧有关。因此,提示教科书的内容应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7];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在职教育,督促护士加强指南及新进展的学习,及时更新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高血压护理的新进展。
3.2 急诊高血压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 ≤25岁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分最低,26~35岁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分有所提升,36~45岁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分最高,≥46岁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分又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相比≤25岁的护士,26~35岁的护士已积累一定量的工作经验,随着护士年龄及年资的增长,其临床经验更加丰富,业务水平也逐步提高[8];相比≥46岁的护士,26~35岁年龄段的护士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强。因此,此年龄阶段的护士学习和工作能力大都比较突出,对急诊高血压的了解好于其他人群。
3.2.2 本科室工作年限 护士对急诊高血压认知得分随本科室工作年限的增长而有所增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科室急诊高血压常见,对护士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护士的重视程度更高。这提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新进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
3.2.3 现学历 不同学历的护士急诊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得分越高。究其原因,可能与学历高的护士主动学习能力较强,理论基础较扎实,素质较高[9]有关,说明学历的提升有利于知识水平的提升。
3.2.4 职称、能级 不同职称、能级护士急诊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其原因,随着职称、能级的提升,护士的工作经验更丰富,随之获得更为丰富的培训资源及信息渠道,理论知识面也更广,因此护理水平及技能能获得相应程度的提升。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新进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并鼓励和促进护士进行学历教育[10]。充分发挥中青年、高学历、高职称、高能级护理人员的带动作用[11];对于46岁以上年龄段的护士,培训内容应更加具体、实用。另外,分配工作时可考虑适度降低岗位风险。
3.3 心脑血管及急诊护士急诊高血压认知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中,护士对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知识掌握水平较低,说明调查对象对此类知识普遍缺乏了解。后期应着重加强该方面培训,提升护士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知识掌握水平,从而提升专科急救及护理能力。
3.4 心脑血管专科及急诊护士对急诊高血压知识培训途径的需求情况 对于培训途径的需求,42%的护士愿意接受网络授课方式,34%的护士愿意接受大班授课方式。研究[12]表明,网络授课与面授形式相比,具有教学时空的延续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操作便捷性等优点,深受各级护理人员的好评。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采取网络授课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急诊高血压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