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苏萍, 叶新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2)
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以大血管病变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AS)。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被视为评估全身AS的“窗口”,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可作为早期CAS监测的敏感指标[1-2]。近年来,有研究[3]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DL-C/HDL-C)为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纯LDL-C而言, LDL-C/HDL-C对CAS的发生发展更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目前,国内有关LDL-C/HDL-C比值变化及其在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以中老年T2DM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T2DM合并CAS患者血清LDL-C/HDL-C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早期监测及预防提供新的依据。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病房就诊的年龄45周岁以上的T2DM患者共220例,均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1.0 mm为切点[5],将研究对象分为2 组。T2DM未合并CAS组(T2DM-NCAS)110例,其中,男53例,女57例,平均(60.80±9.65)岁; T2DM合并CAS组(T2DM-CAS)110例,其中男54例,女56例,平均(62.10±9.88)岁。所有受试者均未口服降脂药物,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肿瘤者。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问卷调查记录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高血压史。专人测量身高、体质量(BMI)。禁食8~12 h后于次日清晨坐位采集静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酶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HDL-C、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 透射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胱抑素C(Cys C)。颈动脉内膜检测采用阿洛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10 MHz高频探头,连续测量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近段、颈动脉窦部及颈总动脉远端的IMT。
各组间性别、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NCAS组相比,T2DM-CAS组HDL-C水平显著降低(P< 0.05)。见表1。T2DM-CAS组病程、HbA1c、Cys C、ApoB、TC、LDL-C及LDL-C/HDL-C水平均高于T2DM-N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表1 2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BMI: 体质量指数; ALT: 谷丙转氨酶; AST: 谷草转氨酶;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BUN: 血液尿素氮; Scr: 血清肌酐;Cys C: 胱抑素C; ApoA1: 载脂蛋白A1; ApoB: 载脂蛋白B;Lp(a): 脂蛋白(a); FFA: 游离脂肪酸; TC: 总胆固醇;TG: 甘油三酯;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T2DM-NCAS组比较, *P< 0.05。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T2DM-CAS与病程、HbA1c、Cys C、ApoB、TC、LDL-C及LDL-C/H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见表2。进一步以T2DM是否合并CAS为因变量,以病程、HbA1c、Cys C、ApoB、TC、LDL-C及LDL-C/HDL-C为自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HbA1c、Cys C及LDL-C/HDL-C是 T2DM-CA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LDL-C并非 T2DM-CAS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T2DM-CAS与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
BMI: 体质量指数; ALT: 谷丙转氨酶; AST: 谷草转氨酶;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BUN: 血液尿素氮; Scr: 血清肌酐;Cys C: 胱抑素C; ApoA1: 载脂蛋白A1; ApoB: 载脂蛋白B;Lp(a): 脂蛋白(a); FFA: 游离脂肪酸; TC: 总胆固醇;TG: 甘油三酯;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表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CAS的相关因素
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Cys C: 胱抑素C; ApoB: 载脂蛋白B; TC: 总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2DM-CAS发生率随着LDL-C/HDL-C升高而增高,其比值<2.15、2.15~2.65、>2.65的T2DM-CAS发生率分别为34.24%、54.79%及60.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以LDL-C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后,其水平<2.35、2.35~3.00、>3.00 mmol/L 的T2DM-CAS发生率分别为41.10%、47.95%及59.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目前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大血管病变为T2DM慢性并发症之一。大血管病变已成为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6-7]。因此,早期发现大血管结构、功能改变,及时有效干预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在T2DM大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方法中,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踝臂血压指数、心电图运动试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脉搏波传到速度等[8], 缺乏更敏感、可靠、有效的血清学预判指标。AS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当体内血脂增加,自由基清除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大量产生,使得前列环素/血栓素-2失调,血小板聚集增加, 5-羟色胺释放,凝血活性增强,内皮细胞损伤,促使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发生AS[9]。因此,血清脂质水平改变先于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变。
在众多血脂指标中,LDL-C及HDL-C与AS的发生发展最为密切。周春亭[10]研究发现,在T2DM患者中血清LDL-C水平可反映AS程度,对早期预防A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Fernández-Friera等[11]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DL-C均与AS的发生及程度独立相关。另一方面,血清HDL-C水平与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以预防AS[12]。Abi-Ayad等[13]在探讨HDL-C、ApoA1及VLDL-TG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关系时发现,校正年龄、性别与BMI后,仅有HDL-C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独立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T2DM未合并CAS相比, T2DM合并CAS血清LDL-C及LDL-C/HDL-C水平显著升高, HDL-C水平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T2DM合并CAS与LDL-C及LDL-C/H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然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众多有差异的血脂指标中,仅有LDL-C/HDL-C为T2DM合并CAS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亦根据LDL-C/HDL-C水平三分位分组后发现, T2DM合并CAS发生率随着LDL-C/HDL-C水平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根据LDL-C水平三分位分组, T2DM合并CA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对于LDL-C而言, LDL-C/HDL-C水平能更好地评估T2DM患者合并CAS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 LDL-C/HDL-C更适合作为中老年T2DM合并CAS患者早期血清学预判指标。但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该比值预测的具体分界线尚不明确,有待于开展更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