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青
摘 要:将逻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融合进日常教学中,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价值提升和实现的关键。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能够促进初中数学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和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和价值。
關键词:游戏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几何、三视图以及函数方程式等是初中数学中让学生颇为头疼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问题抽丝剥茧,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这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也大有裨益。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一)提升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弱也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初中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师纵然再努力地讲授,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更为关注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反映,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意愿。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无论是平面图形的学习还是函数的学习,都能够借助游戏的形式变得妙趣横生。运用游戏教学法也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生参与其中,与教师一同探究数学原理或者图形性质等问题,逐渐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念,将被动的数学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学习,有利于提升初中生在初中数学中的学习动机。
(二)降低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其教学难度也不断加强。在中考中,部分教师会建议学生放弃最后一个大题的最后两个问题,只做出第一小问即可。这是因为最后一个大题杂糅了几何证明、二次函数甚至还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对于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且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掌握情况要求较高。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对初中数学最后一个大题这一类的复杂问题抽丝剥茧,将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一点一点剖析开来。
比如,2019年中考题中,有一小问“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这里考查的是函数问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列出函数方程式,计算a的值。第二小问“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且PE=1/4OD,求PBE的面积”,考查的几何图形面积的知识,杂糅了几何知识、函数知识和坐标轴知识。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抢答的方式,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同时找到深埋在题目要求中的考查的知识类型和范围等,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一步步将问题剥离开来,最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答案了。这样一来,无形中降低了的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也能够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巧用游戏教学法来引导新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新概念和新理论,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背诵下来,在考试中套用公式和理论即可。但是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的关系,部分学生还是会在心中存疑“为什么理论或者概念是这样的”。游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新概念和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形成深层次的数学认知和理解,相较于死记硬背,学生在日后做题中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在游戏中学到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比如,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运用火柴或者小短棒、橡皮筋来制作一个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选择长度不等的火柴或者短棒分别尝试组成不同的四边形,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矩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概念。这样能够让初中生在调整和尝试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清晰明确不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概念。
(二)巧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开展初中游戏教学
数学中的很多理论和概念都是数学家从生活中获得的启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同样可以巧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来开展。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注,也注重用初中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说,在青岛版九年级下册《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掷骰子活动或者模仿商场抽奖活动,让初中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加深对“概率”的认知。掷骰子或者抽奖活动,都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必定踊跃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记录骰子不同数字的出现频次,然后导入“概率”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到讲台上,模仿商场抽奖的方式,让学生一起计算获奖的概率。因为这些游戏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很多学生也好奇商场抽奖能够抽中的概率,所以也会更为聚精会神地听课。在学习了“概率”的内容之后,有的学生还会回家与家长分享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有的学生也会到商场去参加抽奖,实际体验一次。
(三)适度开展游戏教学,避免喧宾夺主
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还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游戏占比过多,发生喧宾夺主的情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其对于生动有趣的游戏的关注度往往多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期待数学游戏,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就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数学知识不足以及教学质量差的问题。有些学生一堂课下来,只做了数学游戏,头脑中一片空白,没有掌握数学知识。
为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从游戏教学在整体授课中的占比以及课堂时间占比两个方面入手,合理把控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发挥其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活跃课堂氛围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做好备课,找到游戏教学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游戏占比控制在五分之一左右即可,明确游戏教学的辅助定位,切不可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在游戏时间的把控方面,如上文掷骰子的游戏,学生很容易沉迷这一类的游戏而忽视了时间。教师需要做游戏时间的把控者,将游戏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切不可大量占用教学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游戏教学作为课堂导入或者课堂中间的知识教学辅助手段,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后,点到为止,及时强化数学知识的教学。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游戏教学中,如果能够尊重初中生的意愿和兴趣偏好,以及其提出的创新想法,不仅能够提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也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来。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立足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坚持“适度游戏”的原则,深化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仅颠覆了初中数学的固有印象,更是大大提升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刘亚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18):49—50.
[2]朱建英.对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相关问题的探讨[J].名师在线,2020(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