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玲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会有压抑、孤独、暴躁等异常情绪,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存在偏差等。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主要围绕当代中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各个部门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存在心理障碍的中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一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新时代课程改革标准下,为了帮助中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需要学校领导以及各个教师共同思考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各个中学应当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在学习中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社会中,乐于助人。
1.当代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1.1孤独感和抑郁情绪较重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可以陪自己玩耍的伙伴。并且,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基本上没有可以供自己娱乐的时间。此外,假期时间也会被家长安排的各种补课班排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如此大的学习压力下,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问题,极其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的心理问题。
1.2恐惧感和厌倦情绪较重
从教育本身而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促进自己发展的知识,加强对自己对外界的认知能力。现阶段大部分中学生都受到考试分数的压力,尤其是排名这个无形的巨大压力,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长期如此,就会使学生产生恐慌的情绪,在遇到考试的时候就十分容易紧张,因害怕考试而躲避考试,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1]。
1.3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情绪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遇到一些学习问题的时候就十分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在校期间,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最害怕教师公布成绩以及排名。其次,在家里,中学生最害怕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戚、邻居询问自己的考试成绩。因此,这就使部分中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所有人只关心考试成绩、分数。这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十分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这部分学生总是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过于焦虑,产生暴躁等情绪。长期如此,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自卑而不敢尝试新的事物,经常否定自己,从而使得自己得不到进步。
2.解决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
2.1转变教育观念
现阶段,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学校领导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应当联合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中学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生活中的琐事来感受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可以安排教师给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帮助学生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1]。例如学校领导可以安排教师们在班内可以开展诵读活动,让生们各自找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文章,之后在上课的时候开展诵读比赛,以此来让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整篇文章,从而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心理情感,帮助学生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2]。
2.2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各种网络工具和手机的普及,新一代学生从海洋般的互联网方面获得了海量的信息,面对许多新媒体,面对许多复杂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意识形态和观念往往相互矛盾、相互矛盾,一些不良信息、误导思想、历史虚无主义等,“娱乐至死”的恶性网络发展倾向对许多新生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2]。所以学校领导在通过各种现代媒体手段和方法引起新生代学生的关注时,应该注意“划”出来的内容是对学生具有正面影響的,不存在暴力、血腥等等负面倾向,对于学生们来说,其仍旧具有较弱的分辨能力,其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依旧长期处在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如果不能建设出真实存在的一个正向积极的引导,任其自由“野蛮”生长,随“我开心就好”的心态而定,那么中学生最后的心理健康发展极大概率会偏离正常的人生“跑道”,甚至还会发生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恶性行为,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应当警醒。因此学校应当采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
2.3结合家庭开展教育
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领导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一定要保证学生家长在交流中所述内容为现实,不夸大、贬低自己家的孩子,在最大程度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尊重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兴趣喜好,以便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情况和在教育方面的父母身份,学校领导应同时了解家庭情况,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与此同时,值得所有中学教师注意的一点是,在中学教育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往往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也应放在家庭教育上,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业务能力,当好学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纽带”[3]。例如定期与学生们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合互动交流,确保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从而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新型人才。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和中学教育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项需要中学教师长期“费心、费力”的新研究活动,需要所有教师以及学校负责人继续探索、创新、深化新的方法,作为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中学生们的实际体验也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心理健康教学方面的教师需要共同作出更大的努力,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技能,确保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方晓义[主编].《中学生成长导航》[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07.
[2]吴增强,蒋薇美[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5.
[3]刘洋、漆昌柱:《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 年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