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用好的设计打动人心

2020-03-12 04:53冬青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1期
关键词:用户产品设计

冬青

80后成都姑娘李婧将创业的过程比作一场能够拓展人生宽度的修炼。

阳光、自信的80后成都姑娘李婧将创业的过程比作一场修炼。从英国学成归来,曾在百度担任体验设计师的她选择用创业拓展人生。她说:“创业让人可以更深刻地思考,更坚强地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与问题。”

与“人机交互”结缘

“不会写代码的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人。”这是李婧对自己的概括。从事人机交互体验设计已有11年的她可谓是该领域的“老兵”。200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就读时,李婧便参与到一个名为Irisphere的创业项目中去,并获得2008年创业大赛一等奖。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李婧写过4年代码。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对交互设计十分感兴趣,便专门去英国约克大学学习人机交互的专业知识。勤奋优秀的她获得当年该校的国际奖学金。毕业后,李婧加入百度移动用户体验部担任体验设计师,负责手机百度、语音助手等核心产品。

“人机交互”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实际上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苹果手机有个经典的滑动解锁设计。当一个老人拿到手机,他下意识地一划,手机就解锁了。”李婧说,这种不需要经过逻辑思考和分析,用户基于本能的操作行为就是“直觉式交互”。而“体验设计”就是要把这种人与计算器打交道的方式,做得更加符合大家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既能够方便用户简单直接地进行操作,同时也能达到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身为体验设计师,李婧奔波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与不少创业公司建立联系。她发现,市场对产品体验有强烈的需求。“企业想要进行移动产品设计或体验优化,需要组建自己的专业研发团队,但国内用户体验及人机交互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对于想要寻求线上转型的传统线下企业而言,更是难上加难。而创业大潮下,公司也缺乏产品人的成长体系和前沿交互预研的能力,产品人的发展受阻,后续创新乏力。”李婧认为,这个市场空白是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

李婧是个有梦想的行动派,她希望能够在交互体验设计上有更为自由的发挥。恰逢此时成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互联网创业环境,2014年,李婧回到成都,想在熟悉的地方大展拳脚。

回到成都后,李婧原本打算先投靠某家公司,适应下环境,再考虑未来。然而,成都在人机交互领域还未有涉足较深的公司。市场空白意味着机会,李婧索性自立门户。2015年,她开始以个人身份帮一些公司做交互设计顾问咨询。一年之后,她创立艾体验AIUX,开始公司化运营。

“全才”的炼成

“不善逻辑推理的人机交互不是好的用户体验。”这是李婧对人机交互的理解。她认为:界面设计、平面设计、图标设计、外观设计,好用的设计并不应该只是好看而已,好用的设计应该从交互设计、动效设计、信息结构设计、产品结构等多方面考虑,从而最终衡定这个设计是否好用。如若将此延伸到智能交互大设计中去,就能形成好用的设计。好用的设计就是在智能交互大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智能化、商业化、科技化设计。

想要做出好的交互设计并不容易,这对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会技术开发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用户需求并能用合适的产品形式表达;有产品能力的同时,还要理解用户的心理以及商业层面的信息;会心理分析的同时,还要知道机器逻辑以及事物间发展的逻辑关系。简单而言,交互体验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具备多学科背景且拥有极强学习和分析能力的“全才”。

李婧非常感恩此前在约克大学所接受的训练。当时,她的系主任Paul是数学、计算机和心理学的“三料大牛”,而教授认知心理学的Helen,则是逻辑和心理学的双料学者,“另外几位教授不是手里有成功的案例,就是已经做过多项综合研究课题的老师”。

因为曾经接受过系统有效的训练,李婧对团队亦十分注重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她要求每位员工善于使用新的APP、收集各类新闻。有时候她会进行突击检查:在不准偷看原稿的前提下,“告诉我你这期收集的信息中哪几个是重点”。

在海量信息中找寻重点并不容易。对此,李婧认为,只要用对方法,这也能很简单。她让员工“结构化信息”,即找到信息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当你浏览到15条信息的时候,可以尝试将这些信息结构化,将其变为5条,再做分析。循环往复,你就可以习得构造结构化思路的方式。”

“打造国内最具科技商业能力的大设计服务及智能体验设计公司”是李婧对艾体验发展的愿景。她将面向的企业群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公司,艾体验负责帮助其从0到1设计产品;第二类是已有成熟产品,但产品未达到用户满意度的中小企业,且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交互和体验的团队;第三类是产品很成熟、体验也比较好,但需要创新点做改版的公司。

艾体验一方面致力于为B端企业提供“智能交互体验设计”服务,根据已有商业模式或者产品痛点,提供商业+科技+设计+体验的产品解决方案,改变现有设计行业高端复合人才缺少、服务链条无保障、设计缺失商业化、设计效能低效等4个核心问题;另一方面,艾体验还构建了一套先进的“体验智库”模型,通过建立设计数据库,有效地将现有无结构的设计模式结构化,为后续的智能设计产品“AIUX大脑”提供基础。

好产品带来好体验

从2016年成立艾体验开始,李婧一直坚持写博客,分享自己对智能交互、产品体验的种种思考。她希望通过“大设计”基础数据和领域体验数据的不断积累,设计有效的分析系统,以期更有效地为合作企业提供深度服务。

公司成立不久,便有一家前来咨询的青岛企业。对方负责人表示,一直想优化一款自主研发的管理软件,但公司团队主要由研发工程师构成,缺少用户体验方面的人才,“因为在网上读到了李婧的专栏文章,被这位创始人的专业与自信打动”,便决定前来试试。

通过几次线上交流,李婧和团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用户体验服务方案。这让这位负责人多多少少有些惊讶。在他看来,要对自己的管理软件做用户体验改进,不仅需要对项目管理的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兼顾这个产品多年积累下的用户习惯,这对设计团队的挑战难度可想而知。而艾体验却能在初期方案中便已经考虑周全,实在是让这位负责人有些意想不到。

尽管方案让对方很满意,但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对方害怕跨地域合作會影响沟通效果和效率,存在一定的顾虑,当年的合作并没有如愿实现。2017年,这家公司负责人再次找到李婧,表示还是希望由她的团队来完成产品用户体验的改进,最终敲定了合作。

这次合作让对方觉得相当“值”。这家青岛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艾体验团队的专业、热心、耐心、严谨、开阔的思路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电话会议、QQ群、微信、微信群聊,再加上线下的几次沟通交流,完全感觉不到地域给我们的距离感。两个团队奇妙地按照一个节奏合作了起来。”

得益于精准的定位与专业化的服务,创业第一年,艾体验便已经服务了18家公司,获得不错的营收并实现盈利。虽然业绩喜人,口碑也渐渐建立,但李婧表示艾体验还存在不足,“如市场对产品体验服务的概念还不够深,该领域传达给外界的‘声音还较少”。她希望在市场的培育下,外界都能认识到产品设计、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因此,在公司的业务之外,李婧一直致力于与更多的人分享智能交互设计、体验设计以及该领域的前沿思想。每年6月,她都会筹备一场体验大会,邀请各行业的创业者共同交流。“在一个思维碰撞更充盈的环境下共同进步,这也是作为创业者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2018年,艾体验拿到了首轮融资。如今,艾体验20多人的创业团队已经服务了包括湖南卫视、Boss直聘、智联招聘、鲁大师等多家国内企业。艾体验的未来,无限可期。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用户产品设计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BUBA台灯设计
信用卡资深用户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