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兮
“既不要成材,又要成材。”这话说得真让人迷糊,到底要不要成材呢?
庄子的这个“成材论”同时肯定了一对相互矛盾的命题,违反了矛盾律。
成材与不成材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命题。也就是说,根据矛盾律,“成材”与“不成材”,我们只能选择其一。选择了“成材”,就不可能“不成材”,反之也一样。所以不可能出现庄子说的“既不要成材,又要成材”的情况。
这篇“成材论”改编自《庄子》的一篇文章,一起来欣赏一下原文吧。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
南伯子綦①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异:“结驷②千乘,隐将芘其所藾③。”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④,则轴解⑤而不可以为棺椁;咶⑥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⑦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注释
① 南伯子綦:名子綦,居于南郭,为南郭之长,因此被称为南伯。
② 结:聚。驷:四匹马拉的一辆车。
③ 芘:荫庇、遮盖。藾:树荫。
④ 根:树干。
⑤ 轴:树心。解:稀松。
⑥ 咶:通“舐”,舔。
⑦ 酲:音“成”,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