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直接影响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规模第一的制造业大国。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仍有差距,同时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约束。因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迫切要求。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是驱动制造业升级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引擎,金融则是燃料,两者共同驱动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研究科技与金融如何有效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驱动制造业升级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Porter[1]认为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影响。Varum[2]发现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推动不同产业成为高增长率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Lucchese[3]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的差异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叶琪[4]、程强和武笛[5]、曾繁华等[6]、毕克新等[7]、阳立高等[8]对科技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二是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Rajan和Zingales[9]、Beck和Levine[10]、Fisman和Love[11]认为金融发展对不同产业的成长存在差异性的影响,在金融体系发达的环境下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增长更快。Acemoglu和Guerrieri[12]、Buera[13]分析了金融发展对部门间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国内学者多从实证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刘飞[14]分析了各省域金融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刘佳宁[15]从规模、结构和效率等三个维度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张旭等[16]从规模、效率和集聚度等三方面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综观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科技创新或金融发展单一角度研究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少有从科技与金融相互影响及融合的角度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科技与金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两者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深度融合的影响等三个层面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驱动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制造业升级指随着科技进步及分工的深化,制造业结构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演进的过程。驱动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最基本、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两大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是驱动制造业升级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则提供制造业发展和升级所需资金。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驱动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重影响机制是直接影响机制,即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产生直接影响,促进和推动制造业升级,这是驱动制造升级的最基本力量。科技创新能力越强,金融功能越有效率,则越能有效驱动制造业升级。
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企业家精神,市场需求和技术力量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另外两大动力来源[17]。当一项创新活动具有市场需求和技术力量时,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将增加科技投入,对生产的要素和技术进行革新,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根据创新程度的差异,可将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技术和工艺进行较小幅度的、局部性的改进,突破式创新则是与主流市场上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截然不同的质变性质的创新。
渐进式创新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两种促进性的影响,即创造市场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18]。首先,在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的驱动下,企业通过渐进式创新对已有的产品或者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其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优于同类型的其他产品,从而为其产品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其他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争夺市场份额,同样会不断进行渐进式创新以改进其产品的质量、性能,从而形成行业内企业间相互赶超式的渐进式创新,并推动整个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其次,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进行渐进式创新的结果。对于需求层次相差不大、质量和性能无法形成相对优势的产品,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为了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企业将不断进行渐进式创新,使用比对手生产成本更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市场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除了伴随着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还会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促使制造业附加值提高,从而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渐进式创新主要是在已有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也主要是推动制造业产业内的升级,影响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为促进传统产业新兴化、推动主导产业形成、发展与更替。
突破式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则主要是引起产业关联效应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并驱动制造业产业间的升级。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制造业部门发展对其他制造业部门所产生的直接、间接的影响。突破式创新往往导致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兴起。由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新技术相对旧技术有明显的优势,能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将得到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前向效应促进其下游制造业部门发展,并通过回顾效应促进其上游制造业部门发展,形成新兴制造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制造业的整体升级。突破式创新还会引起生产要素在不同制造业间的转移,从而驱动制造业产业间的升级。生产要素的转移取决于不同制造业部门之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累积效应”导致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制造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新兴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部门转移,生产率较高的新兴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最终结果将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间的升级。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的直接影响机制为:通过创造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引起生产要素和产业关联的变动等途径,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图1)。
图1 科技创新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直接影响机制
制造业升级本质上是生产要素、社会资金在不同制造业部门及同一制造业部门不同企业之间优化配置的问题,即将生产要素、社会资金从技术水平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逐渐转移到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更高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涉及社会资源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存量调整即在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要素、社会资金从技术水平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逐渐转移到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更高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增量调整则为增加的生产要素、社会资金配置到那些效率更高的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直接影响机制是通过发挥金融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配置给那些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及部门,从而驱动、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直接影响机制(图2):
1.动员储蓄机制
不管是制造业部门的存量调整还是增量调整,都需要金融体系发挥动员储蓄的功能,将储蓄者的资金积聚起来,配置给那些效率更高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动员储蓄即将资金从分散的储蓄者手中集聚起来转化为投资而产生成本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任何投资项目都存在最低投资规模。相对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每个储蓄者的资金一般都是有限的,而且储蓄者的资金要真正有效转化为投资,还需克服和降低与动员储蓄相关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如果不能提供一种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许许多多的生产项目都将被抑制在效率极其低下的规模。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提供了有效动员储蓄的机制和功能。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一种良好且恒久的声誉,使储蓄者将其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时感到放心,降低与动员储蓄相关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将资金配置给那些效率更高的制造业部门,促进制造业升级。证券市场具有分割企业权益和动员储蓄的功能,将企业的权益分割成股票和债券等小单位的金融工具,并为金融工具提供交易场所和流动性,从而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积聚起来投向那些具有生产性和研发性的投资项目,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制造业的升级。
2.资金导向机制
资金导向、配置资源的功能是金融体系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主要直接影响机制(见图2)。金融体系通过资金导向机制,将社会资金以增量和存量调整的方式导向、配置给那些技术水平及附加值更高的制造业部门及企业,驱动制造业升级。政策性金融具有引导功能,通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或干预以及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放,间接引导市场性金融将资金投向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符合产业政策意图的制造业部门,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量的资金引导大量的市场资金投入到需要支持的制造业部门,支持制造业的升级。金融机构具有的金融功能使得其能对信贷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金融机构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识别出那些有更好的机会进行创新的企业家,将信贷资金投向那些收益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等制造业部门及企业,失去竞争力的、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的落后制造业部门及企业则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各种生产要素将不断向新兴制造业、主导制造业转移,从而推动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证券市场具有资金导向功能。在股票发行时,附加值高、效益好的企业更有扩张的需求,会积极向证券市场申请融资上市,发行制度的安排及审核则对申请上市企业进行强制性筛选,这些因素都使得技术水平及附加值高的公司更可能实现上市筹资的目的,从而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在二级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及并购机制会将资金导向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及公司,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图2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直接影响机制
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对制造业升级产生第二重的间接影响效应。
20世纪70年代以来,爆发了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导致金融业发展的信息科技化,对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货币及金融工具形态的改变提供了条件,并导致交易方式的变革。信息与通讯技术、客户端服务器、远程过程调用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的应用,使得异地的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以及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在几乎时间同步的状态下通过电子方式实现各种金融交易,打破地域空间及时间的限制,拓展了配置金融资源的空间,大大降低了配置金融资源的时间,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2.降低金融运行的信息成本
存在信息成本被认为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原因。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具有规模经济性,大大降低了收集、分析信息的成本。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则使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高效且低成本。信息成本的降低使得金融部门能将资金短缺者和资金盈余者的信息采集起来并进行有效匹配,从而提高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
3.提升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技术有强烈的需求。要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需要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科技创新为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工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专业处理,促进了对金融风险的预测、监测和评估的量化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有效定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使金融“工程化”,创造出各种规避、对冲风险的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
4.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刺激了客户的需求,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高效、方便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网上银行、股票网络交易系统、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等,都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发展通过发挥金融功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发挥资金形成功能促进科技创新
高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特征和重要条件。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不同数量、不同性质的资金投入,而且越到后期需要投入的资金越大,否则创新过程就可能中断。因此资金形成是决定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都具有动员储蓄形成资金的功能,能够聚集巨额金融资源,满足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活动。
2.发挥分散与管理风险功能促进科技创新
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创新过程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仅不知道与结果相联系的可能性,甚至连潜在结果的形式也是不清楚的[19]。因此,要有效促进科技创新,需要分散和管理与创新相联系的高风险。证券市场能提供可分散单个项目风险的投资组合的金融工具,降低与单个项目或企业相联系的横向风险,且这些金融工具在证券市场可以进行交易而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因此,证券市场具有横向风险多样化分散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功能,使得进行技术创新的公司能获得投资者的资金,从而促进科技创新。金融机构具有跨期风险分散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功能,分散创新项目的投资风险。金融机构通过对长期有发展前景的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在经济繁荣期获得相对较低的回报而在萧条期则获得相对高的回报,从而将跨期风险分散。金融机构能为储蓄者提供流动性需求的储蓄,并进行高流动性低回报的投资和非流动性但高回报投资的一种混合投资,在满足流动性的同时又对高回报创新项目进行长期投资,促进科技创新活动。
3.发挥信息生产与处理功能促进科技创新
证券市场具有信息生产、传递和处理的功能。在证券市场,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将公司创新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股票的价格也传递着关于公司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及技术创新等重要信息,投资者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并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这种多元的投资决策机制使得部分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能发现创新项目的价值并进行投资。因此,证券市场为新技术提供融资时更有效率,其信息生产与处理机制能促进科技创新[20]。金融机构具有生产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规模优势,其集中授权的投资决策机制有利于支持观点分歧小的较成熟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中、后期,技术发展路径已渐趋明确,关于创新的观点分歧较小,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将具有优势。因此,金融机构有利于支持和促进中后期的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间接影响机制即科技创新通过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通过支持科技创新而间接推动制造业升级(见图3)。信息技术革命全面推动了金融业发展的信息科技化,通过提高金融交易和配置资源的效率、降低信息成本、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等途径,大大提升金融的功能和效率。金融发展通过发挥资金形成、分散与管理风险和信息生产与处理等功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使得科技创新的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由于科技创新能有效地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也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间接影响将成为强化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直接影响机制的驱动力量,在更高程度和水平上推动制造业升级。
图3 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间接影响机制
正反馈是指物体或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助长、相互促进的力量,会强化并放大原有的发展趋势[2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形成的金融信息科技化对金融业的变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金融通过发挥金融功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正反馈机制(见图4)。
图4 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深度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
这种正反馈机制,表现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所实现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累积效应和螺旋上升效应。在这一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科技促进、激发金融创新,金融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形成一种不断累积的动态的深度融合效应,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量。如果说在信息技术革命前,科技与金融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是一种普通的正反馈机制,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则最终将演化为科技金融一体化。科技金融一体化表现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两者紧密融合为一体[22],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金融创新,并提升金融绩效,而金融也能最大程度或者说最优化地满足创新的资金需求,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即科技创新和金融效率达到社会最优水平的状态。科技金融一体化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是制造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引擎,金融则是经济运行的燃料。首先,科技金融一体化意味着创新与金融的无缝对接,金融能最大限度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将金融资源高效地配置给科技创新活动。由于创新存在高风险,同时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导致的市场摩擦会使得创新难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金融体系具有资金形成、分散与管理风险、信息生产与处理等金融功能,能很大程度地解决创新融资中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及风险分散问题,从而将资金配置给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普遍应用所形成的金融科技化则使得金融体系收集、处理信息、管理风险的功能更为完善和强大,从而将金融资源非常高效地配置给科技创新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创新的融资需要。其次,金融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会使得社会创新活动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又会通过正反馈机制作用于金融发展。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金融部门,使得金融信息科技化,更高创新水平的信息技术又会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绩效。再次,在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的影响效应所形成的一种正反馈机制中,金融体系功能和绩效的提升会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如此不断循环反馈,形成一种累计效应和螺旋上升效应,使得科技创新和金融效率达到社会最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