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中,银行扮演着调剂金融、扶助工商的角色,对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这与当时银行所奉行的企业宗旨是分不开的。以近代史上的民营商业银行为例,它们除追求营业利润以外,往往还将支援生产、造福社会视为己任,将赚取利益与服务社会列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其企业宗旨与以赚取利润为唯一追求的一般企业大有不同。而甘肃省银行作为甘肃唯一之地方银行,其性质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对服务社会、建设地方的理念更为看重,将之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甚至要高于盈利之上。本文拟从甘肃省银行的业务、经济调查、庆典与仪式,阐释其“服务地方社会”的企业宗旨。
对于“服务地方社会”这一宗旨,甘肃省银行全体人员均有着一致的认识。总经理朱迈沧就曾说:“我们要问问,政府所创的事业,究竟与私人企业有何不同。我们马上可以答复,是求‘众利共利’,而不是‘专利私利’。”①《甘行周讯》中一名行员也这样写道:“本行宗旨向以奉行国策,配合政令调剂地方金融,辅助生产事业,并以建设西北,服务民众为经营一贯方针。”②对于金融业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甘肃省银行上下亦有着清晰的认知:“我们深知银行功用,能支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资本能起领导经济建设作用。”③而支持经济建设的结果,则是能够“予社会经济之反映,即为有利之繁荣与发展,复由经济之相对繁荣与发展,乃益本行业务之发达。”④也就是说,甘肃省银行认为扶持地方建设事业,不仅能够繁荣地方经济,而且也能够反过来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所以他们要“建设公库网以佐澄清政治,开办金融网以发展经济。”⑤正是在这种宗旨的影响下,甘肃省银行办理了许多建设甘肃地方经济事业的业务,其中投资、放贷方面最为突出。甘肃省银行认为:“本省工矿农村各生产建设事业虽较落后,然其可扶植与创办者甚多,以省银行之地位与使命而言,对于有关发展地方经济与改善本省人民生活之事业,可予以巨额投资,藉资倡导。”⑥1945年以前,先后投资华西建设公司伍万元,甘肃兴陇工业公司一百八十万元,裕陇仓库五十万元等,贷款方面则是拟定《小工业贷款办法》,《农村副业贷款办法》,《畜牧贷款办法》等,以谋积极复兴本省农村经济,甚至于有些业务是负盈利,而甘肃省银行也都毫无怨言,积极开办。如代理收付工赈款项“并无收益可言,甚或负担损失,然为配合政策计,本行自当尽力推进,绝不顾及任何得失。”⑦
除了在营业上积极开办“建设地方社会”的相关业务以外,甘肃省银行经济研究室开展的经济调查活动,更是这一宗旨的生动反映。抗战期间,西北、西南成为大后方,国人“开发西北”、“复兴西北”的声浪高入云端,政府官方与民间人士组织的考察团络绎不绝,完成了相当数量的西北考察学术成果。而作为西北的一家重要银行,甘肃省银行在开展银行业务的同时,还专门成立了经济研究室,旨在“配合本省经济建设工作”,“积极蒐集有关本省金融经济各项资料,分类研究,整编刊印,以供参考。”⑧对甘肃各地的山川风貌、自然资源、农牧业、工商业、交通、民风民俗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详细的调查。从档案资料来看,仅1947——1948年间,该室进行的调查活动就有此六项:“兰州市工商金融概况调查、甘肃之金融业调查、兰州市金融物价行情调查”⑨“甘肃交通调查、甘肃省各县市工商业征信调查、甘肃之商业调查。”⑩该室成立期间,先后出版了《甘肃之工业》、《甘肃之水利建设》、《甘肃之特产》、《西北食盐》、《甘肃省各县经济概况》、《甘肃工业资源兰州市工厂调查》、《甘肃省西南边区考察记》等专著,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志文“自兰州赴岷县,历经临潭卓尼夏河各县,凡一月有余,徘徊于广漠之原野,日与藏民相往还。”返回兰州以后,他“深感藏区建设,不容缓图,故藉文字之力,露布藏区真相,发人深省,以促进建设,尤为当务之急。”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能够看出,甘肃省银行“服务地方社会”的企业宗旨绝不是一句空谈,而是牢牢做到了实处,践行到了银行的各项业务中。
每年的六月一日,甘肃省银行都会举办周年行庆庆典。比如1945年的六周年行庆,由于总经理朱迈沧在河西视察各行处,未能返回主持庆典,这一年的行庆便从简办理,取消了往年的同仁聚餐会,门市也照常营业,除了组织看电影、球赛等文娱活动外,此次行庆的主要活动是举行纪念会、发行纪念刊物《甘肃省银行成立六周年纪念特刊》,其内容均是对六年以来甘肃省银行发展状况的肯定,然后再阐述甘肃省银行“服务地方社会”的企业宗旨。
行庆纪念会于上午七时在总行部门街大楼礼堂举行,参加的人员有:“董监事及来宾同业二十余人,加之行员学员约百余人。”行庆纪念会的过程为:“丁董事长主席,行礼如仪后,首恭读谷主席训词,继即报告本行之现状及前途,词毕,本行前董事长任现甘宁青铨叙处处长水老先生梓致词,对于省行在将来之废立问题……语词诙谐,发人深省,时时博得听众之掌声。末由孙协理致答词,散会已在十时左右。”整个仪式经历三个小时,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是董事长丁宜中和前董事长水梓的演讲,他们在演讲中充分表达了甘肃省银行“服务地方社会”的宗旨。董事长丁宜中说:“我行近年来有下列两种怀抱:第一,企图诱导自治财政入正轨,借良好的政治,发展地方生产建设事业。这一点因为县公库接着代国库和省公库普遍成立,已经收到不少的效果。第二,企图网罗流通大量的资金,提供西北国防建设。”他借此提出:“希望我们应该解库的盈余,依旧留存在行里,一而作地方生产建设事业的基金……一而由行里借这种基金,扩大其营运,发挥其企图。”水梓在讲演中谈到了甘肃省银行自身定位的问题:“对于本行的地位,究竟属于中央呢?还是属于地方呢?到现在还没有十分确定。”他的观点是“据我愚见,省银行不会消减,也不当消减!……省银行自有它的特性,如果改为国家银行,他是一个具有地方性的国家银行……我以为将来的省银行,应该是一个地方银行……如果还有省的制度,省有省财政,自然应有省银行的。”
而从本次行庆出版的纪念刊物《甘肃省银行成立六周年纪念特刊》中,更能感受到甘肃省银行全体员工怀有强烈的“服务地方社会”宗旨。比如,总经理朱迈沧在其撰文《欢慰感策中之期望》中写道:“本行目标,以‘建设西北,服务民众’为中心。建设西北,经络万端,本行使命虽在金融,而影响实及于整个之经济政治与社会,且银行旨在接近民众,始能善尽所务。本行工作,侧重地方,尤非达此目标,不能为功。”协理孙汝楠在《六周纪念之回顾与前瞻》中写道:“本行服务宗旨,向以奉行国策,配合政令,扶助生产事业,发展经济建设为主,并以建设西北服务民众为营业方针,六年以来,始终本此鹄的,竞勤以赴。”经济研究室专员李望潮在《当前行务之改进——为纪念六周年对行务之检讨》一文中,主张甘肃省银行今后应当尽力扩大工矿专业贷款数额,并能按当地实际需要,放款贷款尺度,原因在于“蓋地方企业之勃兴,不仅能繁荣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且与国家经济,政府财政有莫大裨益。”
当企业取得了某项杰出的成就时,庆典仪式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典型事迹提出肯定和赞颂,并且直接展现出企业宗旨,使企业员工留下深刻印象。在六周年的行庆庆典中,无论是纪念会上董事、总经理的演讲,还是六周年纪念特刊中的文章,都彰显出甘肃省银行“服务地方社会”的企业宗旨,促进着全体员工一致遵循与践行。
“总理纪念周”(简称“纪念周”)是1925年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纪念孙中山的一项仪式,“是国民党推行仪式政治的集中反映,它被当做一种政治运行手段,用于建构和巩固集权统一的党治国家权威,成为民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纪念周的时间是每周的星期一上午,总行全体行员都要参加,仪式的各项程序是:全体肃立、向总理遗像三鞠躬、宣读总理遗训并默念三分钟、演说。其中前三项程序蕴含纪念意义,然而加起来不过十分钟,重点环节是最后一项的演讲,演讲的内容一般是政治演说或工作报告。纪念周广泛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无所不入,甘肃省银行也不例外。
甘肃省银行纪念周演讲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甘肃省银行董事的训词,对全体员工进行精神教育,第二种是甘肃省银行董事、总经理等人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是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说明甘肃省银行过去在业务上的经营状况,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计划,从中能够体现出甘肃省银行的企业宗旨。在1945年一月八日的纪念周讲话上,总经理朱迈沧对过去几年中存款、放款、汇款等业务的情况进行了报告,对会计、稽核、库务、人事、经济研究、行员训练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陈述了企业宗旨:开辟有形的盈余,培养无形的盈余。所谓有形的盈余,自然是指账面报表上的数字表现,而无形的盈余,就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散布在穷乡僻壤,培养于广大民众中间的各种力量。”这当然就不是统计数字所能表现出来的。而在谈到增设行处的话题时,朱迈沧说扩充分支机构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资金下乡的主张,使汇兑网公库网得以普遍。”并且明确表示不会裁撤机构的态度:“少数一两个行处赔钱,只要他对地方多少有些贡献帮助,我们也不必裁撤这些行处,因为我们是地方银行,为地方服务是应该的,如果我们怕赔钱不去,那么还有哪个银行肯去呢?”在1946年三月四日的纪念周上,协理党家驹要求行员要以建设地方事业为工作中心:“对于地方一切有关民生问题,更要特别重视因此我们对于地方工商业,应如何扶植,对于地方生产事业,应如何促进,必须定为中心工作,并且要积极的去推动。”党家驹希望行员能够养成站在民众立场、处处以地方事业为前提的工作作风,要有建设地方事业的使命感,对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等也要根据实际情形,尽量的满足地方需要,“否则上无以报政府付托之重,下无以慰人民期许之殷。”
由上可见,甘肃省银行通过开展投资、贷款业务扶持甘肃农工商业发展,经济研究室对全省各地经济、金融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将“服务地方社会”的企业宗旨充分贯彻至业务的各个方面,而一年一度的行庆庆典与一周一次的纪念周仪式,则是对这一宗旨的反复宣传,起到促使员工感知银行意义的作用,使之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肩负起甘肃省银行调剂地方金融、支援西北建设的使命。
注释:
① 《今后本行工作应注意之要点:以开辟有形的盈余培养无形的盈余为中心——在一月八日本行纪念周训词》,《甘行周讯》,1945年第91期。
② 赵晋承:《本行今后的任务》,《甘行周讯》,1946年第162期。
③ 赵晋承:《本行今后的任务》,《甘行周讯》,1946年第162期。
④ 赵晋承:《本行今后的任务》,《甘行周讯》,1946年第162期。
⑤ 赵晋承:《本行今后的任务》,《甘行周讯》,1946年第162期。
⑥ 《甘肃省银行三十三年度业务报告》,甘肃省银行编,1945年版,第28页。
⑦ 《甘肃省银行行务报告(三十五年五月至十月)》,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46年版,第7页,图书分类号:562.5/178.2。
⑧ 《经济研究室工作报告》,兰州:甘肃省档案馆,1947年版,档案号:053-004-1071-0005。
⑨ 《经济研究室工作报告》,兰州:甘肃省档案馆,1947年版,档案号:053-004-1071-0005。
⑩ 《经济研究室工作报告》,兰州:甘肃省档案馆,1948年版,档案号:053-004-106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