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增加收入、稳定税收等方面的中流砥柱。改革开发以来,新疆的外贸型中小微企业进入到成长的加速期。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具有创业及管理的成本相对较低,市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强等一系列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新疆经济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活跃的一部分。为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足额信贷资金支持,是助力企业快速成长的有力保障。然而,受限于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的融资之路充满艰辛。如何解决新疆贸易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3年9月,领导人创新性的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的构想由此产生。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各项政策红利的一一落实,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程度正一步步的加深。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战略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核心的新经济形势正在加速形成。
地处“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地带的新疆,是连通沿线70多个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纽带。根据外经贸厅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疆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有近3400余户,其中不乏主要贸易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微企业。宏观上看,沐浴在“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下的这些外贸型中小微企业,极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形势下拉动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帮助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充分融资、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就成了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的金融生态中,往往深受“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困扰,而这些对于新疆的外贸型中小微企业来说尤甚。由于中小微企业不像大型企业有着固定的贸易对手和订单来源,生产需求的测算准确度相对较差。一批出乎意料的订单需求,就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短缺。同时,这些企业往往对资金需求的时间较短,也许过了这波订单高峰,短时间内就不存在用款需求。“短、频、快、急”的融资需求就要求资金的提供方必须推出审批流程短、额度可循环、随借随还的融资方式。
与大型企业相比,受限于自身发展规模相对有限,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企业和会计制度,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时,所能提供的财务数据质量相对较差。加之出资方综合考虑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申贷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多数为私人经营,家族化管理,主要投资人往往缺乏财务素养,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不太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并不注意自身及企业的信用。致使新疆外贸型小微企业整体信用偏低,信用体系具有一定的缺陷。加之部分中小微企业在取得贷款后,并未将贷款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而是挪做其他利润更高,风险更大的项目中去,往往导致投资失败,无力归还贷款。这进一步破坏了企业与银行间的信任体系。为了规避自身风险,银行在进行贷前调查时对企业的征信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量征信不符合标准的中小微企业拒之门外,银行的这一惜贷行为,使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无法获得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在寻求资金支持时,银行除了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往往还会要求中小微企业提供其他还款来源。也即只有提供了足额的抵质押物,银行才会提供贷款。但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多数为轻资产企业,所能提供的房屋、厂房、大型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相对较少,往往无法满足银行对其他还款来源的要求,造成融资困难。
面对新经济模式下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仅仅依靠一方力量的推动,显然是杯水车薪。通过大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融合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力量,构建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或能有效的为企业纾困解难。
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能够完整的反映出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产销全流程,从而保证获得整条产业链上的真实数据,减少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缓解了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信任危机。同时,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也大大提高,金融机构可以轻松掌握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以此更好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贷款的合理定价提供技术支持。
尽管引入区块链技术能获得产业链真实数据,但这些数据仅能作为企业生产、流通及销售链条上单一维度数据,受整体产业链数据质量的影响很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为了多维度的考核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本融资模式将海关信息及税务信息融入大数据平台。一是利用海关最新提出的“单一窗口”模式,将舱单申报数据、货物申报数据、运输工具申报数据、企业资质数据、出口退税数据、税费支付数据等多项业务数据集成数据包整合上传至大数据云端,形成各项报关数据一键跟踪。二是将税务数据加入大数据平台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企业的年度纳税额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企业的资信和发展状况,按月更新纳税数据也可作为银行落实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为提升金融服务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能力,保障企业获得足额的信贷资金支持。建议由海关牵头,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出资成立针对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的风险补偿基金池。利用政府增信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的获贷成功率及获贷金额。
政府部门可运用大数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已经形成经营性现金流或已取得有效的业务订单;具备较高的市场拓展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符合规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信贷资金用途明确、合法,具备到期偿还能力的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形成白名单库上传至大数据平台,承诺当名单内企业出现资金问题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风险补偿基金池能够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风险缓释。
银行作为出资方加入大数据平台。具体对接风险补偿基金池内白名单企业,承担业务调查与受理的任务。一是与政府对接,核实白名单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二是开展贷前业务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实际资金需求,设定融资额度分界线,通过拟贷款金额的大小区别对待。对于拟贷款金额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采用纯信用的方式进行办理,从大数据平台中提取白名单企业信息,通过对共商信息、申报征收数据、财务报表、发票信息、违法违章信息等信息的抓取与银行自身授信模型比对,得出综合授信额度,并将可贷款额度在大数据平台公布,如满足企业需求,则可直接完成合同签订和在线放款。对于拟贷款金额在范围外的企业,则需企业提供房产抵押担保作为其他还款来源。
对于融资需求较大,但又无法提供足额担保的白名单内企业,引入担保公司作为补充担保方,通过签订三方合同的形式,明确约定当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资金时,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池、银行、担保公司三方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明确各自承担比例。通过适度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作为对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
规定停牌阀值,采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当贷款不良率超过停牌阈值时,系统自动暂停贷款的审批和发放,并将停牌信息发送至相关机构。停牌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分析,查明风险成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及时完善风险防控措施。潜在风险确实消除或不良贷款率下降至风险预警阈值以下的,将整改情况及后续措施报送相关机构,通过会议讨论同意后进行复牌。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大数据将各方资源整合,加快信息处理速度,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缓解新疆外贸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