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李增添
文化治理方略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把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有机部分,作为制度来建设,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亦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道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形成和确立的科学决策,是历史赋予时代的使命。回溯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方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这是一条艰难探索的道路。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西方文化挟坚船利炮之势,强力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节节溃败。对旧中国的文化状况,毛泽东曾深刻地揭示道:“中国是一个被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后的国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即包括“民族文化的灾难”。①中国文化如何才能摆脱深重危机实现涅槃重生,成为摆在当时国人面前的紧迫课题。面对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日趋边缘化的困境,文化人梁漱溟先生率先提出了“中国文化翻身”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但在具体实施中国文化改造的实践过程中,梁氏发现此时的中国文化已经失语,不能自我表述,于是他进而提出“向东走”的口号,以期重构一个中国文化改造的新路径。②
1938年1月,梁漱溟带着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如何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问题,由西安转赴延安考察,与毛泽东以及当时在延安的中共各级负责人进行了长达十多天的广泛接触和交谈,特别是与毛泽东有六次(其中包括两次通宵达旦)深入恳谈。梁漱溟将自己的近著《乡村建设理论》赠送给毛泽东,请他指教。二人围绕中国社会与文化问题,进行了非常坦诚的交流。他们都一致认为,近代中国的深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自身的政治腐败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所造成,但根本或主要的原因则在中国社会文化本身。③在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文化问题上,二人则有较大分歧。概而言之,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经济是伦理本位的经济,其经济结构隐然有似一种共产,不需对之进行革命,只需加以改造而已。而毛泽东认为,梁漱溟的所谓“伦理本位的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封建经济,其所谓的“共产”特征,只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剥削关系上的家庭共产主义,中国社会需要彻底的革命。④事实证明,梁漱溟虽然提出了中国文化要“翻身”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并未找到中国文化“翻身”的有效途径。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社会与文化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方略的选择产生了较大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对“文化翻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找到了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文化要翻身,首先要推翻封建统治,革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命,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文化。这条道路的选择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初心是完全一致的。
从实践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治理思想。在建党之初至国民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在自身组织建设及领导工农运动和支持北伐战争。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深入,文化革命战线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治理方略首先在苏区展开。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确立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是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阶级教育方针。至1934年3月间,仅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苏区,就有3199所列宁小学,学生约10万人,苏区多数儿童都进了学校。⑥另外,苏区还通过大办各种业余学校,扫除文盲,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知识文化水平,推进了对工农群众的思想启蒙。当时中国共产党多使用“工农文化”“农民文化”“苏维埃文化”等相似概念,表达自身的文化治理方向与鲜明的阶级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革命斗争,主要是局部的实践探索,但其倡导的文化翻身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延安时期及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治理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得到较大推进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在1934年出版了《大众哲学》一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劳苦大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引起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37年,艾思奇来到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等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是“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和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翻身”斗争注入了新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出抗日方针之后,在文化政策方面亦做出调整,以争取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1938年7月,毛泽东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中,对未来的新中国作了原则性的设想与描绘:“在这个国家内,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的完全自由,各种优秀人物的天才都能发展,科学与一般文化都能提高,全国没有文盲。”⑦193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议,以建立革命的文化统一战线。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论述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论争进行了科学总结,阐述了如何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分别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大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相对立,实际上成为中国文化及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所提倡的“大众的文化”,还是一种民主的文化,也就是要为中国90%以上的劳苦大众服务的文化。在1945年党的七大开幕式上,林伯渠说:“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解放区人民已经翻了身,同样地在我党领导之下全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翻身。”⑧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体系中的“翻身”包括了政治翻身、经济翻身和文化翻身,言下之意,即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族人民可以实现文化翻身。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纲领,包括“要求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救济失学青年”“使青年和儿童得到有益的学习”等充满希望的文化发展具体目标。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与追求。
党的七大召开后不久,山东解放区于1946年12月创办了一份名为《文化翻身》的综合性期刊,至1948年出至总22期停刊,由山东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该刊旨在帮助农民实现文化翻身,面向大众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事新闻,宣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介绍各地文化学习的经验等,通过推广社会的文化教育,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文化战线上的服务和支持。从这份刊物的内容来看,“文化翻身”不仅指民众能学会一般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识字读书和算账写信,还指民众能从剥削阶级的思想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明确自身在新社会的文化权利与义务。在文盲半文盲占80%以上人口的国度,谋求“文化翻身”,是人民大众摆脱经济剥削、政治压迫的重要条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推进以文化教育为主的“文化翻身”有了完全充分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极其艰巨的文化改造任务。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这需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旧文化事业。在改造旧文化的同时,还要清除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和奴化文化的残余。而对教育的改造,既是前提,又是基础。1949年9月,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明确了新中国“革故鼎新、除旧布新”的文化工作任务。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书面报告中指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⑩人民政府在接管旧有公立学校的同时,还接收和处理了外国资助或举办的学校,逐步改造各种私立学校,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和文化领导权;对各类学校的学制、课程等进行改革,废除反动课程,调整高等院校设置,加强工农文化教育,使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宣传、出版发行、影视戏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也进行了机构改革与体制创建。在推进文化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又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于是,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全国展开,党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改造、组织清理和整风学习的文件。例如,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京津高等学校教师政治学习运动经验的通报》指出:学习运动的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逐步确立工人阶级思想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⑪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牢固树立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二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思想等。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加强党员干部和各阶层人民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加强在校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改造的重要内容。
改造旧文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1951年前后,发动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以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渗透,引导文化界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初步探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通过“三反”“五反”运动,革除人们头脑中的剥削阶级思想,树立起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和爱国精神;开展批判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化改造运动,从1953年起分别对梁漱溟思想、胡适派思想、胡风文艺思想等进行大规模的批判。显然,在这个时期,除了人们所熟悉的经济上的“三大改造”外,还存在着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改造。文化改造的最初意图主要是强调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保证文化团体、文教活动和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正确。1955年3月,文化部党组提出:“对一切国营的、公私合营的、合作社性质的、私营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切实地实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加强管理,并逐行逐业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和改造。”⑫1956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文化改造的报告,该报告认为“民间和私营文化事业、企业,是我们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国家整个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改造的“五个基本原则”,提出了对民间职业剧团、零散艺人、美术画像业、游艺场书场、影院剧场、出版发行业等加强领导管理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意见。⑬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私有文化事业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加强了党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总体而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文化翻身”,一方面使中国文化摆脱了西方殖民文化、本国封建文化的压迫和控制,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人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摆脱了文盲半文盲状态。在这长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内外交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文化翻身”做出了相当艰苦的努力,使得广大的劳苦大众在获得政治上当家做主即政治翻身的同时,在文化上也获得了根本翻身,成为“文化的主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必须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情势,在确定正确的“文化翻身”路线后,实践中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阶级斗争出现了扩大化,在如何处理文化改造的问题上走了弯路。譬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于私有文化的改造过于追求“纯粹”,出现类似在经济改造上追求绝对“公”的情形,不利于吸收非无产阶级的优秀文化成果;对待旧文化人和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问题,采取群众运动和政治批判的方式来解决,不利于团结各方面文化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应该总结和反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近代百年来的文化屈辱,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新征程,真正开始迈向民族复兴之路。毛泽东在新政协致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宣告:我们“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⑭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的国民经济发展、人民政权巩固、思想文化改造、社会改革运动等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功,为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的经济和政治形态必然要有新的文化与之相适应,因此,相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而言,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文化。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都是指我们党领导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文化,都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和特征。因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和“文化建设”这两者虽有所区别,但并不明显,基本是一词两意,同时并举,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即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历史上,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大规模、长时段开展的“向苏联学习”运动影响深远。这段学习苏联的运动在1950年至1955年达到了顶峰,1956年以后有所降温。“我们学习借鉴苏联文艺……这种学习借鉴对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⑮效法苏联开展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随着国家建设的顺利推进,在过渡时期党就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宣言。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未来一二十年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即“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⑯这里的“高度现代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既定奋斗目标。1956年9月,党的八大正式提出“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⑰,明确了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在此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多次用“现代科学文化”来表述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进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建设目标。
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关键在于“两个必须”,即“必须不断地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水平”,“必须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指导工作”。⑱这既指出了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事业的关键所在,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要坚持“两个必须”的原则,尤其是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由于受到左倾思想路线的影响,致使新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挫折。1957年6月开始的“反右派”斗争和其后的“大跃进”运动,强调“政治挂帅”、政治标准第一,强调文化建设服务于现实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使文化大批判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从1964年意识形态领域错误的政治批判开始,直至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党的文化方针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大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我党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深刻总结,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全面深刻的自我革命,这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的立场始终如一。历经“文化大革命”磨难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否定“两个凡是”、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确立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心,开启了宣传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从否定教育的“两个估计”和“文艺黑线专政”论开始,恢复了在实践中形成的指导文化发展的正确方针政策。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都提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而且是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同义词来说明,实际上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任务书。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建设高度文明的精神文明成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之一。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综合阐述,提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等理论观点,并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阐明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中“两个文明”的思想,以及精神文明与“两大建设”的关系等认识问题。⑲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总结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结合“三个面向”“四项基本原则”等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等问题。⑳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肯定了我国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快速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通过了第二个关于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治理新范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改革与探索。例如,中共中央要求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治理范式,调整知识分子政策,探索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改革,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机制,从而促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事业的科学发展。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艺术表演团体和电影领域,从其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开始探索。文化改革的相关论述主要出现在国务院及其部门的工作文件中。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化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1985年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提出用“承包经营责任制”来打破平均主义,1987年文化部等部门颁发《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提出实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随后两年对艺术表演团体逐步实行“双轨制”改革。1991年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提出促进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互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深刻地掌握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领导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改革新发展。
从文化治理的视角,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有机构成。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之前的文化建设倾向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融合了文化翻身、文化改造的内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勇于总结领导文化建设经验和教训,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正确判断,突出我国生产力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主要任务。后来因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内出现了“左”的倾向,使得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及此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党代会未能坚持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这些错误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使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受到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化建设根本改变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代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文化建设方向。中国共产党重新恢复和运用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此时的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探索中推进文化改革。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推行承包责任制,还是文艺院团“双轨制”改革等,都是为了变革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治理模式,建立与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机制。在这个阶段,党和国家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试点,在所有制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管理、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为党的十四大之后的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当然,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规律也有一个认识过程,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处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市场性”如何把握等,仍然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始终没有改变,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不断反思与探索中更加清晰。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方面,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双面剑”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对我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攻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严峻挑战,实现文化治理方略的与时俱进,成为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指出,文化“固然应对尾随生产的运动,然而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即它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也正是因为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发展功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与改革必须与时俱进,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新问题。
面对苏联东欧的剧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告诉人民:我国几十年来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要,能够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及大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恢复高考改革、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到实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都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唯物主义立场。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发出了向世界教育和科学高峰进军的动员令。《决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九五”计划对科教兴国战略加以规划和部署。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系统论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加强文化改革与治理的顶层设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兴国战略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内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日益畅顺繁荣。这些都构成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和推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实践依据,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中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等文化治理思想,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及其思想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共同理想、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等。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及价值理想追求。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新华社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从21世纪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描绘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与治理的壮丽图景。在这些文化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民族凝聚力建构、人民文化生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奋斗目标。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全局之中的同时,提出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纲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总结了文化兴国的成功经验,指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治理效能,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同时,《决定》明确了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治理目标,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11月,党的十八报告明确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等具体政策与实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治理思想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更深入全面地推进了文化强国实践探索,有效提升了新时代中国文化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在继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为增强文化自信与实现文化自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强调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党的文化治理经验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再次明确重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达79次之多,把文化强国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部分加以部署和推进。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着重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
回望新时代的历史进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亦在探索中不断奋进,中央印发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制度文件,为加强新时代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创建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证。藉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获得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8年增长7.0%。
面对“两个一百年”的使命,面对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文化兴国战略到文化强国战略的认识转变与历史跃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狠抓意识形态工作、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与治理的思想,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色,表明我们党文化治理的思想方略与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党的十八大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者,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及其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批判继承与转化创新;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探索、积淀与成长;来自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应对挑战、面向未来,不断取得文化发展新成就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是伴随着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确立起来的,这是一个认识与实践交错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党本身文化自觉成熟的过程,期间充满了曲折、挫折。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从“文化翻身”到“文化强国”的历史演进,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治理方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理解新时代我们党提出的文化自信,并使其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2页。
②罗志田:《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北京:《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6期。
③④马勇:《中国圣雄:梁漱溟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年,第203~204、203页。
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4页。
⑥王昌期:《苏区教育的发展》,瑞金:《红色中华》,1934年9月29日。
⑦《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4页。
⑧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大到十八大》(中),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2页。
⑩《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3页。
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7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3页。
⑫《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19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1页。
⑬《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2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24~331页。
⑭《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5页。
⑯《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554页。
⑰⑱《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8、354页。
⑲《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74~276页。
⑳《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1~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