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科技管理科
(广东省公安厅,广东 广州510050)
泛互联网终端智能报警小程序是广东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综合指导科赵全忠、黄延浩、陈刚、李名共同研发完成的成果,该成果获得“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项目组创新应用,开发了泛互联网终端智能报警小程序,嵌入多个国内主流APP、手机操作系统并通过安全边界连通“110”接处警系统提供报警服务,解决“110”报警无定位或定位不准、无音视频、图文报警等问题,提升了“110”接处警水平。技术应用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创新点:(1)首创嵌入魅族、小天才手机系统,实现拨号报警时自动向“110”提交GPS、北斗精准定位信息。这是当前国际最简便、快捷获取报警精准位置的报警方式。(2)首创嵌入多个主流APP,在滴滴出行、微信、百度、支付宝、高德地图等主流APP上嵌入小程序、方便群众找到报警入口。(3)创新民警处警方式。精准定位、视频、图文等警情信息通过安全边界传送到“110”接处警系统后,关联流转至属地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处警;拓展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功能,实现报警、定责及后期的定损理赔一站式处理。该项目推广成本低,除可推广至全国“110”外,还可拓展应用至“119”、“120”等需要精准定位的领域。
传统“110”报警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公安机关获得报警人精准位置需要依靠报警人描述,在很多情况下,报警人对环境不熟、口音、陌生环境、特殊人群等原因无法准确描述警情发生位置,极大影响接处警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存在公安机关无法直观感受事发现场情况,报警人与接警员交互性差、报警方式单一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各地“110”接处警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公安机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深圳公安机关推出路灯杆报警定位措施,后因存在难以维护更新等问题,目前已基本弃用;前些年,广东省统一开发建设的手机报警基站定位,也存在不能100%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接处警实战需要。近年来,省内外公安机关也曾推广报警类APP,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推广应用难。虽然公安机关进行大量的宣传和引导,但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存在报警APP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需要报警时又来不及下载的尴尬,造成APP的推广难、存留时间短;其次是应用区域小。各地公安推出的报警APP仅能受理辖区内的警情。当报警人在外地报警时,还需查找当地报警APP并下载,延误报警时间;第三是跨网融合难。报警APP仅能在互联网端实现接警,无法与公安网内系统实时对接,警情数据无法自动流转到“110”接处警系统,无法利用公安网内丰富的警务数据资源指挥调度处警;第四是使用门槛问题。对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或时间紧急报警的群众,不适用APP报警,从而无法获取位置信息。如果直接拨打“110”报警,通过基站定位成功率低、偏差大。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报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项目组通过深入调研,疏理总结今后互联网报警需要通过技术应用创新满足以下需求:一是精准定位需求。融合多种定位技术优点,实现报警时的精准定位,解决报警人说不清位置、接警民警不知道位置、处警民警不能快速找到位置的困扰。二是群众使用便捷性需求。首先需要为群众提供多种报警渠道,方便群众找到报警入口;其次应免去群众下载安装的繁琐操作,同时,需要实现全省甚至全国统一接入,避免用户搜寻和下载不同地市报警应用程序的情况。另外,对于部分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不会使用小程序的情况,需要在传统拨打“110”报警的方式下,公安机关也可以获取报警的精准位置信息。三是提升工作效率需求。通过精准定位节省接警员询问位置的时间、免去民警到场后搜寻报警人的情况,提升处警工作效率。同时也需要实现互联网和公安网的跨网融合通信,使警情信息能自动流转到属地“110”接处警系统,节省接警员录入时间。通过视频、图文等信息直观掌握现场情况,并利用公安网内丰富的警务数据资源指挥调度处警。四是提前感知现场情况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处警工作。五是节省成本、易于推广需求。需要具备“统一接入、集中汇聚、自动分发”的模式,能让小程序根据报警位置自动分流到辖区“110”接处警系统,具备服务全国的能力;其次需要简化接入方式,使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能够简单快速的接入使用,避免重复建设,从而节省建设成本。
该项目通过融合多媒体交互、精准定位、智能识别等技术,着力解决报警位置不精准、无法直观掌握现场情况、无音视频及图文报警等问题。将报警定位和语音、视频、自助报警等功能,以小程序方式嵌入微信、支付宝、百度、滴滴出行、高德地图、今日头条等常用APP;拓展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功能,实现报警、定责及后期的定损理赔一站式处理,民警、保险查勘员无需到场。小程序同时嵌入到智能手机、手表等泛互联网终端操作系统中,实现群众拨打“110”时,自动向公安机关发送精准位置。项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报警精准定位难的问题。针对目前依靠报警群众口头表述,无法自动快速的确定报警位置的情况,通过卫星、基站融合定位方式,结合卫星定位信号和蜂窝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在终端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时采用卫星定位方式,当终端在接受卫星信号不好的环境时采用基站接收辅助信号实现辅助定位。另外,通过手机操作系统内集成小程序报警定位模块,实现群众拨打报警电话时自动快速精准定位,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报警精准定位难的问题,这也创新了当前国际最简便、快捷获取报警精准位置的报警方式。
二是解决无法直观掌握现场情况的问题。利用流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采集渲染、通道管理、FEC、前后处理、播放控制、容错保护、视频编解码等技术,实现报警群众与接警员之间的实时视频通话,并运用补偿机制、FEC向前纠错技术、PLC丢包隐藏等技术对视频通话质量进行保障,让接警员能够通过清晰流畅的视频画面直观掌握现场情况,解决传统报警方式无法直观掌握现场情况的问题,同时也能将视频作为现场证据予以保留。
三是解决多媒体报警、交互问题。该项目通过采用图片及音频处理技术,实现了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和交互。为群众提供了录音、录视频以及图文等多种报警方式。解决群众在特殊环境下静默报警的需求。
四是解决跨网融合问题。该项目依托省公安厅统一建设的边界接入平台,实现公安网与互联网跨网融合,民警可利用公安网内丰富的警务数据资源指挥调度处警,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互联网报警与公安网系统无直接对接问题。
五是解决当前报警APP推广难、存留时间短的问题。部分国家和国内地区也开通了报警APP及公众号,但普遍存在APP推广难、存留时间短的问题。相比之下,本项目以小程序方式应用于微信、滴滴出行、支付宝等常用APP,以及应用于魅族、小天才等智能手机系统底层,不必预先安装报警APP,方便快捷。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报警求助、指挥处置等方面,于2018年10月在全省21个地市上线试运行。项目具备服务全国能力,重庆市已完成对接并初步计划近期上线,河北、青海等地正对接该项目,北京、江苏、河南、海南等地也准备接入。项目上线以来,累计使用次数达4120650次;其中有效报警数达302978次,包括视频报警数101577次,网络语音报警数71346次,图文报警数130055次。
应用成效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便民利民。为群众提供图文、音视频报警方式,方便特殊场合、特殊人士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报警;群众可根据事发时使用APP的情况选择最快的报警入口,对不会使用APP的人士或者未成年人,也可通过魅族、小天才等终端拨打报警电话自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精准位置。二是精准定位。通过融合定位技术自动获取报警人精准位置,解决了报警人对环境不熟、口音、特殊环境或者特殊人群等原因无法准确描述警情发生位置的困扰,也解决传统基站定位成功率不高、定位不准的问题。三是提高效率。自动获取报警人位置,相关位置坐标直接填入“110”接处警系统相关数据项,接警时间从原来的180s减少到平均约150s,处警时间平均缩短约90s,大大提高报警人获得救助的时效性;民警借助视频报警可直观感知现场情况,针对性开展接处警工作。四是降低成本。该项目统一部署、集中接入、自动分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特别是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无需民警、保险查勘员到场,年均减少出现场次数约8万次、节省保险公司支出近千万元,实现撤离3min,报警5min,理赔30min。五是社会普遍认同。该项目上线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境内外媒体网站纷纷报道广东“110”互联网智能报警平台上线。其中,人民日报以《广东警方推出互联网智能报警平台》为题,新华社以《广东公安在多个手机APP设置“110”报警服务》为题,中新社以《广东公安“110”推出全新报警方式支持多媒体报警》为题,经济日报以《打“110”不在担心说不清自己位置了广东公安推出全新报警方式》为题,央广网以《广东公安“110”推出全新报警方式在多个互联网平台设有报警服务入口》为题,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以《广东“110”报警服务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为题等,给予较大篇幅报道。南方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以整版篇幅报道,南方+还制作一段长达2min多钟的视频宣传广东“110”报警“新姿势”。羊城晚报、南方法治报以《广东公安“110”的再出发》为题配发评论,盛赞广东公安此举与三十三年前首创“110”报警服务一样意义重大。六是领导高度肯定。2019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在广东“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视察时,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肯定;8月26日,公安部赵克志部长到广东省公安厅视察时,听取该项工作汇报,对该项目表示充分肯定;7月18日,马兴瑞省长对该项目作出批示:省公安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入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服务群众报警求助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广东“110”的成效值得充分肯定;3月1日,公安部杜航伟副部长到广东省公安厅视察时,要求将该项目特别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向全国推广。
该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不仅简单易行,也有利于项目的发展。项目已经具备服务全国的能力,只需外省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系统与项目对接,项目对接报的警情数据将根据报警人位置自动流转到属地“110”接处警系统处警,避免小程序的重复开发、与各类常用APP及手机厂商的重复对接,共用互联网端、安全边界等资源。考虑到各地的差异,项目支持自定义接入方式,不需要视频报警服务的,只需在公安网内按照项目接口文档进行对接、对本地“110”接处警系统进行改造,即可完成互联网报警接入服务;需要视频报警服务的,只需要增加配备接通互联网多媒体电脑的视频接处警席位并安装配置专用软件便可实现。
目前,广东省群众通过该小程序报警日均约1000起,远没有发挥最大作用。如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服务面扩大,有利于提高小程序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APP、手机厂商加入,形成更完善的“110”报警生态圈,更加方便群众报警。目前,重庆市已完成对接,初步计划于近期上线使用,河北、青海等地正对接该项目,北京、江苏、河南、海南等地也准备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