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方成大器
——论 “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020-03-12 10:09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张伟华
工会博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热情工匠精神工匠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张伟华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现如今,年轻的父母在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提起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深有感触。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人人都要飞黄腾达的年代,我们都希望自己,亦或我们的下一代,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精英”之所以称为精英,正是因其少数性,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终会成为分母上的九百九十九,九千九百九十九。

我们大多数人已忘记或不愿成为那或千或万的分母上的“工匠”。可你知道,我们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举,有多少是那些所谓“平庸的匠人”创造的?我们所处的奋力奔跑的时代所稀缺的,恰恰是那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精雕细琢、方成大器”的“工匠精神”。“精英”难得,“工匠”亦难得。

一、工匠精神是什么?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工匠精神”并不是什么值得推崇的事情。无论是那精美的雕梁画柱,还是那精准的钟表机器,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致,你、我、他都能做得到。可其实,说来容易做来难的耐心和细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坚持,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信念,也是一种潜心专注的热情……

二、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

我们有时候会诟病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说他们“跟风”去买日本的、德国的产品,甚至连国外的马桶盖也要背回国。可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大家都愿意购买有着极致品质的优秀产品吗?

我也曾因为“抵制日货”而为找不到合适的单反相机苦恼。我们的节奏太快,我们追求速度,追求市场,可却往往忽略了品质。我们几乎做得出各种高科技产品,可却因为不够精细,甚至粗制滥造,连我们自己的国人都不愿意购买。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看过某知名品牌电池生产流程的视频,我触动很大。其实整个生产过程并不复杂,就连我这个外行,也看得明白。拿电芯卷绕这一个流程来说,大部分电芯生产厂为了保证尺寸的准确,只能把所有0.001毫米级的基板切成同样的尺寸,再一层层的叠加,封边。而这个厂家的生产却是将基板一层层缠绕,每绕一圈的增加量都是通过精确的计算以及精准度极高的机器来完成,制成品堪称完美。他们的整个生产流程对客户和竞争对手都是开放的,没有一点保密。我想,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地展示自己,靠的一定不是复杂的工艺和难懂的科技。他们引以为豪和不惧超越的,正是把一件简单事情做到极致完美的“工匠精神”。

我的朋友是一位不错的软件工程师,此前在一个对精度要求极其严格的行业工作。当我问他离职的原因时,他很无奈地说,“无论我做的控制多么的准确,可产品本身的工艺达不到,我所做的任何努力也无疑是纸上谈兵。”我不禁为这类事情感到遗憾。其实,真的不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不行,做不到的原因,很多情况下都是由简单的基础工作造成的拖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所缺少的,并不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高科技。高科技进步所需要的,更是基础工作中精准品质的支撑。而这强有力的支撑,都必须依靠每一个人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态度”实现。

三、“工匠精神”是持之以恒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愚公移山”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一不代表着一种匠人的信念。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不懈的坚持,又如何会有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如果没有千百万长城工匠的血汗坚持,又如何会有现如今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可喜的。坚持不懈不会是速度的阻力,可反之,有时候“速度”却会成为“坚持”的绊脚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产品的速成化,让我们不停地从这个行业转到那个行业,不仅企业如此,个人也如此。浮躁盲目的追求,让我们都忘记了坚持。殊不知,真正做好一件事,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就可以做到的。哪一个伟大的事业,不是经历数年、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坚持和努力才得以实现?

坚持做好一件事,比做了一千件虎头蛇尾的事更值得人敬佩。有人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我很赞成这种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种重复,而无论你从事哪一种工作,一样会有大量的枯燥重复。平庸和卓越的差别,就在于你如何对待重复。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所做的工作千篇一律,因此将无法摆脱平庸,就以一种机械的、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我想,这不是工匠精神所代表的持之以恒,而是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苟且。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在坚持的过程中,获得过硬的技术,在真正的熟稔中,迸发灵感,创造卓越!熟能生巧,苦尽甘来,精彩纷呈的背后不光是灵光乍现的幸运,还有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打磨和锻炼。工匠精神不是要让人成为重复固定动作的机器人,而是需要让我们具有“工匠”般持之以恒的信念,在重复中,学会创造;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四、“工匠精神”是潜心专注

如果有人问起:“你去工作,为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会是养家糊口。这样的回答无可厚非,因为于我自己,工作的意义也是如此。说实话,我的工作于我,并不是爱好所在,如果可以,我情愿去读书,去画画。可我相信,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父母都不会像龙应台那样,会告诉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所以,我们中大部分人所做的,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工作。我不想说,所有人都必须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崇高,也不想说“工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心存敬畏。这样略带勉强的情绪,并不能激发我们发自内心真正的热爱。

那是否因为不够喜爱,这种潜心专注的热情就不必有了呢?当然不是。

这里,我想以我亲身经历的工作来解释这件事。是那一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先是喜欢,才会倾注热情。而是,你愿意倾注热情,就会喜欢。

有一次,我所在的团队接到了一个研发任务,任务不算难,但却经历了一个产品从研发到出厂的整个过程。一个产品的从无到有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真正地去实践,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一只接触器从收到触发信号的那一刻到它真正导通的那一段延时,会给你在控制逻辑上造成多大的困扰。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冰冷的厂房里,不停地测试,头碰头地讨论,解决了一个难题,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就这样,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磨难和艰辛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那个产品。当它通过了试验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我们亲切的称它是“我们的孩子”。我相信,那真的是倾注了我们的专注与热情之后的热爱!与我们本来的爱好无关,亦与养家糊口无关。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份工作,那为何不去把它做好呢?成就一件事情,也是匠人们的幸福感所在。专注的去做一件事,一份工作,把不热爱变为热爱,把没有热情变为充满激情,正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五、工匠精神不是墨守成规

“工匠精神”是不畏枯燥的持之以恒,是在反复磨练中的追求极致,是倾注心血的满腔热情。但是,我想说,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光有这些还不够。如果工匠精神真的仅仅局限于那毫无怨言的机械劳动,那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不会前进。所以,“工匠精神”不等于一成不变,不等于墨守成规,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要义。

我很想分享一个关于“柏林蓝”的小故事。“柏林蓝”是一种颜料,有一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到一家生产“柏林蓝”的公司考察,他看到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一位工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李比希很是奇怪: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去以后,他反复实验发现,其实是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才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他的发现,提高了颜料质量,也让工人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我想,如果没有李比希的发现,卖力的工人们应该会这样一直“努力”下去吧。

所以,“一成不变”的重复,不是我们所推崇的工匠精神,真正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倾注热情、经历磨练之后,智慧的迸发。

六、工匠精神之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机器能代替传统的手工业,却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仰,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弘扬。古有“三十年磨一剑”,今天,我们更需要成千上万的“鲁班”和“杜康”。

工匠精神就是勤劳,就是智慧,就是坚持!它在我们这一代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未来,都将成为越发重要的一种精神品质。未来的世界将是追求速度和准确度的世界,各行各业终将会在精准和品质上博弈。而那时,追求卓越、精雕细琢的“工匠品质”将更加珍贵。

放眼大局,工匠精神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中优秀的精遗存神。而着眼当下,工匠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它能让我们的企业在众多的竞争中坚忍不拔,屹立不倒,也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会坚持,不惧卑微!让我们活得更有价值,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热情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工匠神形
“热情”的沙漠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