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声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 南宁 530000)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青年一代的发展状况,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结合我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高瞻远瞩地提出许多重要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青年教育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不仅是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复前提,而且对于造就新时代中国青年,使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大展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277。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在自己的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中,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才会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2]27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总书记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青年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基于青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考量,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277。
首先,这是内发于青年的自身成长条件。从生理特点来看,青年群体的智力和体力都处在人生最活跃、最旺盛的阶段;从心理特点来看,青年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自尊心、自信心、社会意识不断增强;从需求特点来看,青年时期需求范围广泛、层次多,不仅有学习和受教育的需要,健康娱乐的需要,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需要,扩大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还渴望创新创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这些特点使得青年总是血气方刚、富有热情,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习总书记高度赞扬“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3],并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了广大青年身上。
其次,是由青年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青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社会功能。前辈们建设的社会,最后要靠青年来完成;前辈们开创的事业,最终也要靠青年来存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条件。正因如此,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此外,青年时期是开始选择职业并步入社会的重要时期。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关乎着一个人的未来。习总书记深情地寄语广大青年群体,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4]。在阔步迈进下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当中,祖国需要一批又一批立志做大事的年青人。因此,广大青年在自己职业的选择时,要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将“青春之我”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不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收获精彩的人生篇章。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他们能否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5]2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爱国摆在突出位置,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习总书记曾对广大青年深情地说道:“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6]在此,青年群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对以下三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首先,要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保持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将爱国主义行动与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断衰落的悲惨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昌盛的光明前景。这时工人阶级就变成了新中国的领导阶级,并通过自己先进的政党共产党来执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便有了自己的祖国,即社会主义中国。所以,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7]。当前广大青年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下的爱国主义;笃行报国之志,就是要带着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奋进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
其次,要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国格和人格。国格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荣誉、尊严和品格,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生活水平、科学道德进步趋势等的客观标准。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依旧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的荣誉、尊严、声望和影响,依然是国际交往的核心要素,国家的形象仍深刻影响着个人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在对外交往时会感受到,双方首先关注的不是彼此的职业、身份以及其他方面,而是相互的国籍,是来自哪个国家。国籍是国民的第一身份,国格代表了国人共同的人格。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双方习惯于依据共同的人格进行单体的判断,用国家的信誉度考量国人的道德水平。所以,爱国就应该成为广大青年的第一职责。习总书记也曾明确说道:“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7]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跨出国门,选择去国外旅游、读书或者就业,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潮流。在对外交往中,当代青年应该牢记没有完善的国格,是不会有受人尊敬的人格的。维护好自己的国格,讲好自己国家的故事,这本身就是时代赋予广大青年的使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最后,必须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假借着“解构主义”和“质疑论”,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潮流,将矛盾直接指向中国共产党。“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喧嚣一时的局面,习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8]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为此,当代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感悟建党九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充满自信,新时代广大青年又应该坚守怎样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如此,方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人无自信,终将会一事无成。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9]这种自信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功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强烈认同。习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新时代每一位青年都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信仰。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0]新中国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旗帜,是我们立国、建国的根本指针。然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制造国内矛盾,煽动社会对立情绪,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国青年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号召广大青年要不断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当前中国发展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意识,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近些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长期乏力、贫富差距不断分化,政治上也是乱象丛生,导致了西方国内民粹主义高涨、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无法调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广大青年就要站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深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一是要正确地认识共产主义,理解其作为一种关于美好理想和实际行动的深刻含义,以增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主动性;二是要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用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来鞭策自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向共产主义迈进而努力奋斗;三是要自觉地实践共产主义,把对共产主义的崇高追求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主动实践、奋发进取,不断将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最后,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党来领导,人民民主专政要靠党来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靠党来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靠党来领导。党在领导史无前例的全新事业中充满各种挑战和风险,出现失误和问题是不足奇怪的。但是,这决不能因为党的某些失误和错误而削弱党的领导。事实证明,共产党人是能够为人民而坚持真理、纠正自己错误的。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思想境界,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广大青年就必须坚定对党领导一切的信心,真正从内心拥护党的领导,并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政治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一大要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6]。当前是广大青年实现个人梦想的最好时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广大青年生逢其时,所以就要不负韶华,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最美好的青春挥洒在圆梦的前进道路中。
首先,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帮扶作用。共青团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又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绝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工作,而是一项从属于党的群众工作,要承担起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任。共青团要责无旁贷地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同时,要从青年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准确地了解和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要求,使党了解青年、熟悉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使青年在党的关怀下更好地成长。习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总体改善的同时,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12]共青团在做青年工作时,需要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和青年求新、求变的特点,不断交换工作方式和工作套路。一方面,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团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除此之外,团的干部一定要心系广大青年、心向广大青年,着力增进对青年的感情,做青年的友,不做青年的“官”,不断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青年的特点,提高做青年工作的各项能力。
其次,广大青年要勇于实践,砥砺奋斗。习总书记早年在基层一线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尤其是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使得他对劳动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勉励当代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5]53。为此,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当代青年树立良好的实践观:一方面,他鼓励广大青年“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13]。另一方面,他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造、敢于创新。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创新能力评估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另外,我国经济社会是否能够顺利度过“新常态”,创新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抓住了创新,就是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牛鼻子”[14]。新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青年作为当今社会最富有激情与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此外,广大青年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传承下来的优秀品格,在今天依旧不过时。习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15]温室里培养不出坚强的花朵,“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7]。广大青年只有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不断淬炼自己各项本领,真正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最后,广大青年要珍惜韶华,勤奋学习。习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5]45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民族进步的希望,那么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应该学习什么呢?一方面,广大青年要养成学习、求知的习惯,不要仅满足于获取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式的知识,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另一方面,广大青年要在对外交往中,学习国外先进文明,增长世界眼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习总书记看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16]。他认为,青年人意气风发、志趣相近,不同国家青年之间很容易找到共鸣点,结下最纯真的友谊。不同国家的青年,除了能够面对面交流外,还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深入了解对方,为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契机。因此,习总书记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强调,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各国青年之间互学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当然,在对外交往中,我们首先要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7]广大青年在对外交往中,要不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供更多的人文帮助和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