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鹏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农村青年作为农村中最有生机、最有力量的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大有作为。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为有效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化解农村青年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对农村青年的侵扰,不断提升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其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此次关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安徽省T镇15~44岁的农村青年,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90.3%。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6.2%,女性占53.8%。年龄分层情况:30~44岁占44.6%,20~29岁占33.1%,15~19岁占22.3%。学历方面,初中占比最大为34.8%,其他依次为高中及中专、小学、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问卷内容除了设计调研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个人信息外,还涉及其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知度调查、对于当前农村存在的道德风俗的看法、对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信念的调查以及对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各方面建议与想法等30道题。
乡镇一级领导干部以及村两委是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只有基层干部重视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才会保持正确性与科学性,才会使农村青年始终坚持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有55.1%的农村青年认为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并不太重视或不重视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有9.4%的农村青年认为重视,其余35.5%的农村青年认为比较重视。
首先,体现在未设置专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乡镇及村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由其他干部兼任,难以将部分时间投入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上来,缺乏专业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知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因也使其忽视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其次,对于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性弱,对于农村青年思想的变化发展关注不足,不能够根据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和农村青年表现出来的新问题立马进行教育,不关注能够有效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机,缺乏抓住机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敏锐性。
最后,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重视不够,忽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不重视通过活动载体、媒体载体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仅通过开大会、拉横幅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低,而且将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效果。
思想的表现不一定以单纯的主观观念形态单独呈现出来,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特征。调查发现,有26.6%的农村青年认为,现阶段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是因为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并持赞同态度,还有34.8%的农村青年认为是形势所迫,愿意随大流。这些青年在思想上认同这些陋习,往往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而当前简单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农村青年的思想问题与其他生活及工作等方面问题。
首先,体现在教育方法不具有专指性。教育方法通常较为宽泛,不能针对具体的青年的思想等问题利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起不到教育青年的作用。调查发现,有67.2%的农村青年认为当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太单一,只是拉横幅、刷标语,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往往受到局限,必须采用综合的教育方法,方能形成教育合力[2]。
其次,体现在教育方法的浅易性。对于农村青年出现思想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长辈往往采取口头严厉的批评教育或恐吓,强调问题及后果的严重性,但是此教育方法治标不治本。
最后,体现在教育方法不具备预见性。在对农村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仅仅是就事论事,不能根据青年的现状及特点发现其潜在的问题。这种教育方法虽然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但是不能保证该问题以后不会出现,不能够有效进行预防。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向被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知识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3]。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政治性、广泛性与科学性等特点,能对农村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等方方面面产生教育效果,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显得过于单调,教育力量也略显单薄。
首先,教育内容不具备目的性。不能充分考虑到青年人年轻力盛、求知欲强、思想活跃等特点开展有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容易忽视农村青年群体思想的实际状态中也有先进、一般和落后之分,教育者不能够针对不同思想状态有区别的选择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内容不能吸引广大农村青年参与进来,不能满足农村青年的需要,教育效果也不佳。
其次,教育内容不具备系统性。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育内容互不相关,不能够尊重教育内容结构的科学性,难以形成一个内部结构优化的教育内容系统,农村青年对这种复杂的教育内容接受率低,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教育内容不具备丰富性。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等理论灌输,对于政治性的教育内容宣传到位,但是对于中华传统美德、人生价值理想、社会道德观等方面教育较少,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塑造难以产生最有效的影响。
在农村,没有专业人员和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层干部在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思想认识以及能力决定了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在从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尚存在认识不足问题。
首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他方面工作的引领作用,不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需求和激发奋斗动力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凝聚社会力量团结一致的重大作用认识不足。
其次,对于农村青年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基层领导认为家庭和谐、社区安定、村镇在政治、经济建设等方面平稳进步不出问题即达到发展的要求,侧重于要求青年人要对农村发展做出具体贡献而忽视对青年人的思想进行引领,没有将对青年人思想建设纳入到工作中去,不能对农村青年的思想建设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
最后,忽视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基层干部在重视农村物质建设时往往忽视农村的精神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没有认识到只有保证农村青年思想的健康,农村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才能健康发展,农村才能稳定和谐,也没有意识到只有保证农村青年的思想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对青年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在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对象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农村青年能否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农村青年能否主动消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村青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态度不明晰,不能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难以积极主动消化吸收。
首先,农村青年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笔者调查发现,53.8%的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处于初中及以下,不能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功能,难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人的自我发展和物质、精神需要的重要性,难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村青年不能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阻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平时忙于工作,对于政府所开展的对于国家大政方针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讲解活动不愿意参与其中。例如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72.8%的农村青年虽然有印象但是说不出具体内容,其中大部分人认为不了解这类内容也能生活得很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参与率低,增加了政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最后,传统思想禁锢青年的思想观念。他们中有些人认为只要家庭安定、吃喝不愁就满足了,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显得被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始终发挥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引导人的思想观念等功能,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比较而言,环境影响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4]。营造针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推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及开放性等特点,使得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产生困境。
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在物质环境构建方面,由于资金不足,乡镇及村一级图书室建设落后,文化设施建设不完善甚至基本缺失,这使得农村青年享受不到文化设施的服务,欠缺进一步提升的学习平台。在精神环境构建方面,由于资金不足,针对农村青年的文化娱乐活动少,而且形式僵化、枯燥无味,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弱,难以通过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将农村青年聚集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简单化,对于农村青年形成正确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难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并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年流动性大,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由于农村青年在外务工,返乡次数少时间短,难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中来,家庭环境建设受阻,社会环境建设难度加大,更难以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给予的积极影响,最终致使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效果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是应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采取丰富的内容进行教育,要在抓住重点教育内容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关键教育内容,做到教育内容一元性与包容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5]。
首先,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牢牢把握住政治教育这个重点,增进农村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促进农村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要对农村青年开展基本国情、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的教育,切实保证农村青年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其次,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等方面教育,促进农村青年深刻了解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社会公德;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家庭美德以及孝顺、正义等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农村青年品德与境界的不断升华。
最后,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精神教育,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法治精神教育,等等,帮助农村青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知晓中国共产党人及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心血;帮助农村青年深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变化;同时帮助农村青年知法、守法并会用法。以此着力提升农村青年的精神境界。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指为达到教育目的,教育者对农村青年所采用的一系列教育方式。由于农村青年在思想或行为上的种种表现是主客观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环境中种种因素影响的产物,因此教育方法不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导致教育效果下降,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针对特定的问题,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首先,要恰当地应用主从式教育方法,以某一种教育方式为主,其他多种教育方式为辅。例如以乡镇干部等教育者的教育为主,农村青年的自我教育为辅,教育者的教育是向农村青年灌输理论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经验方法等,同时教育者需要启发农村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教育内容的消化吸收,同时在生活中会自我教育,以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正确使用并列式教育方法。为了应对农村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复杂性特点,根据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必须灵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将理论教育方法与实践活动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青年所面临的思想及行为等一方面问题,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在选择渗透式、交替式等其他教育方法时,要始终坚持以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社会环境状况为依据,实事求是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农村青年更好地接受教育内容。采取综合的教育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仅靠贴横幅、拉标语、开大会等简单的教育方法,着力提升针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针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到农村青年所处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任何时期、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6]。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立足于农村青年的发展需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达成目标的需要,不断改善教育环境,积极培育和弘扬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坚决剔除和摒弃该教育环境中消极的、落后的因素,使得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首先,大力改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教育者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建设农村文化广场,添置文化娱乐设施,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书籍种类,真正做到书屋为青年服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此同时要注意自然环境的美化,使得农村青年处于自然环境优美、文化设施完善的环境之中,必将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要大力净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在农村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着力净化社会风气,用先进科学的思想净化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用优秀的文化精神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精神环境对农村青年的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农村青年的育人效应。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受教育者的迫切需要,通过彻底改变原来单调的教育内容和简单的教育方法,大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浓厚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着力提升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农村青年个人在精神品质、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等全面进步与发展,必然带动整个农村社会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