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月,李昊书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重要使命,正加速进入崭新的发展格局。中外合作办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愈发关系到新时代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及国际化人才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与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1]然而,一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团建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共青团组织所具有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共青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也未能充分实现,这都需要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和更高层次上,重新审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团建路径与策略。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增多,机制日趋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也日渐提高,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的目前统计数据获悉,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已达2365个。在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了“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在共青团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一批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构成。
2017年教育部联合各部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办法中提到了着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同时,更要加强高校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同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双一流”大学建设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工程。至此,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众多评价标准中,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到了高校的五大职能中来。在我国高校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手段。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团建工作开展的情况,则直接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密不可分。
“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至今,已经从大写意的总体布局进入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时代,为中国和世界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3]。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需要充分把握契机“走出去”,实现有效衔接与协同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国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交织碰撞也不可避免,加之中外合作办学特点,学生更容易受到他国意识形态的同化和影响,因此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团建工作的开展,以期在中外价值观念碰撞中凝聚共识、在多元文化思潮传播中确立主导、在他国意识形态渗透中弘扬主旋律,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以及改革强化保障支持等五个方面,为新时代开展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7月2日,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5]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充分重视,也深刻回答了当前背景下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的重要时代课题。而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团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团建中的薄弱环节,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团建工作当前面临的既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需要切实提质增量的攻坚克难时期。面对新的要求与任务,应当着力探索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团建工作开展的新路径,切实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充分激发团组织活力与创造力,不负时代考验。
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开展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以及服务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共青团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厘清当前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基本依托二级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进行,合作办学针对大部分高校的办学主体而言不占优势,同时受高校学科性质、专业背景及办学层次的限制,不同高校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团建工作的开展重视程度也有一定差异。加之参加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数量与比例较低,因此许多高校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团建工作一直处于不够重视的程度,并未将其摆在特殊位置加以规划,或并未纳入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长期忽视了在高校中最易被他国意识形态感染和同化的学生群体。
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个性需求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群体具有和非合作办学学生迥然不同的个性化特点,如思想状况活跃、综合素质较强、富有挑战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民主意识强、规矩意识弱、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程度较差、对于传统团建模式与机制的配合程度与意愿较低等特点。这些情况都对团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做到工作开展的“因势而新”,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将传统意义上的团建工作及思想引领的单向供给模式转换为对话式表达,避免空洞说教,提升话语亲和力,创新团建工作形式,切实增强团组织和团建工作的引领与感召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与其他非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不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到外来文化源,不可避免地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比较,而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但阅历尚浅,需求多元化但辨别能力不足,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过程中,将会使学生产生文化涵化与文化休克,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身份遵循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影响,大多数学生面临着语言学习及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加之学生大多需要出国完成课程学习,许多高校更多地将精力投放到组织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工作中,导致学生在境外学习期间长期缺乏团建工作指导,同时,国外高校不会组织各类团建活动,团支部及团干部等共青团作用发挥的重要依托处于被忽视或搁置的状态。在回国学习阶段,学生又大多处于高年级,面临毕业或工作的压力。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功能弱化,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团建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应坚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6],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于高校育人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但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培养的现实语境中,受教学组织形态的阶段性调整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团建活动开展重要载体的班级建制也难以稳定存续,加之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受到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等客观情况限制,难以做到思想引领和团建工作的延续性,不利于团组织文化建设、团干部培养以及组织机制运行,育人体系构建受到一定影响。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国际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在随之调整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应具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开展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团建与思想引领工作适应了当前的时代要求,也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需要迎难直上,直面时代话题,勇担时代重任。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7]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希望通过利用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合力培养立足中国、放眼国际的新时代人才。高校共青团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托,我国高校应该提高认识,将中外合作办学的团建工作纳入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顶层设计。
首先,应坚守中国立场,加强新时代思想引领,转换话语表达,贴近学生时代场域。应该清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的模式和手段,学生和其他非合作办学学生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遵循。但是,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所处的时代场域和个性特点。积极推动思想引领方式、手段和载体的创新,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言说,避免缺乏感染力的一般号召和空洞说教,注重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找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团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加深学生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
其次,要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文化沿袭,如何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横向对比与碰撞中,坚守自身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是当前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要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利用好优秀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清楚当前的文化自信是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掌握,是其作为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具备的重要优势。应该充分汲取其他国家文明中的优秀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多元交流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视野下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要明确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8]在高校长期的具体实践中,中外合作办学团建工作的开展一直是高校团建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团组织建制不够完善,共青团活动的开展也处于不够活跃的状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应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团组织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1]65在学生国内学习期间,也应配齐组织建制,培养一批政治素养强的团干部。在学生的出国阶段,尝试在境外建立团学组织,如学生团委、学生会等,探索建立“一心双环”式的组织格局,实现团学组织对各个团支部的引领和号召。同时,继续坚持对团组织开展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推行班团一体化建设。此外,要重视团干部的职能发挥与工作激励,定期组织对团干部的考核评价,作为党员发展、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和考察指标。推动构建以“高校团委—境外团学组织—团支部—团干部—青年团员”为组织架构的中外合作办学团建新模式,实现团员全覆盖以及与国内外组织的有效衔接。
其次,应该重视团建活动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客观条件限制了许多传统的团建活动开展,应该探索团建活动开展的新形式。第一,通过组织线上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青年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第二,号召学生积极开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独特的视角与现实意义,如共青团中央曾多次举办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计划,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自身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并内化为坚定信仰;第三,充分利用我国的驻外大使馆、留学生社团协会的力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举办的各级各类活动,关心关注国内重要时事大事、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其自觉抵御国外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思想侵蚀和同化,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微博、微信等实时通讯新媒体已经迅速占据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为信息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与空间,同时其跨越空间、实时传输、内容形式多样的特点与优势,也为当前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开展团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应积极构建“互联网+共青团”新格局,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团建新媒体平台,做到多媒体、多层级的团建平台覆盖,实现矩阵效应。针对学生境外学习特点,尝试构建国外团学组织各类公众平台、网上团支部,并将境外的各类平台纳入到高校团委的总体统筹和监管中,积极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及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各类线上团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将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国内与国外、家庭与学校的信息联通与共享的重要纽带,破除信息茧房,激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团建内生动力。清晰新媒体团建平台的定位,聚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在加强思想统领的同时,也要注重需求导向,真正贴近青年学习生活,积极发挥新媒体时代网络团建平台引导、联系、服务青年的重要职能。
综上所述,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使命召唤担当。中外合作办学当前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高校需要充分重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团建工作的开展,摸索有效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能力与水平,提升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