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钛夹止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20-03-12 10:5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胃镜病灶常规

刘 毅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00170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多疾病导致的临床常见症候群,并以十二指肠悬韧带为界限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非静脉曲张性,主要出血灶为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胃、十二指肠、食管、胆管、胰腺等部位。患者往往表现出呕血、解柏油样黑便等临床症状。治疗不及时,失血过多,有引发周围循环衰竭、威胁生命安全的风险。目前临床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针对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主张及时止血[1]。且伴随内镜科技因高效、创伤小、准确等优势,成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止血手段。临床实践结果显示[2],注射药物止血和钛夹止血的效果不同。本文对诊治的24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分析,探讨胃镜下钛夹止血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份诊治的24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常规组(120例)和治疗组(120例)。入选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知情并签署意向书者。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及其他器官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常规组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58.49±15.46)岁;疾病分型: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2例,糜烂性胃炎28例;并发症:呕血36例,贫血49例,黑便者62例,发热者21例。治疗组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7.29±16.13)岁;疾病分型:十二指肠溃疡35例,胃溃疡57例,糜烂性胃炎28例;并发症:呕血40例,贫血55例,黑便者53例,发热者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电监护、吸氧、补液等基础治疗,并进行胃镜检查。术前禁食禁饮,术前30min肌肉注射10mg安定镇静,0.5mg阿托品减少唾液分泌,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喉部。根据患者胃部积血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及胃插管实施胃镜检查。常规组给予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在出血部位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剂量6~10ml。治疗组给予胃镜下钛夹止血,胃镜辅助下发现病灶,对准溃破管两侧按压指挥操作杆,收紧并慢慢断离金属钛夹,从而截断血流。为保证止血效果,根据病灶大小和血管情况选择钛夹个数。于出血病灶处喷洒生理盐水,保证完全止血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3]:根据患者出血、呕血、黑便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连续3次大便隐血实验结果,胃内抽出液体颜色及生命体征,将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48h内止血,症状消失,3次实验结果为阴性,液体变清,生命体征稳定;有效:72h内止血,症状明显减少,1次实验结果为阴性,液体变清,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无效:72h内未能止血,症状未见改善,需进一步治疗。(2)临床指标: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输血量、即时止血率(首次止血手术成功,且5min内未见出血)、再次出血率(新出现黑便、便血、呕血等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异常)。(3)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常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5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5,P=0.001<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临床指标 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输血量和7d再出血率均低于常规组,即时止血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2.3 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 治疗组患者的Cor、GH、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对比

3 讨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消化道出血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对患者健康形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各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借助胃镜直视操作,可帮助医生准确掌握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灶及出血原因[4]。常规注射肾上腺素止血的方法,对隐匿出血病灶的止血效果差,患者再出血发生率高。胃镜下钛夹止血运用外科血管缝合原理,夹住出血位置,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达到止血效果。

本文中,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治疗者,且即时止血率高,7d再出血率低,因而出血停止时间短,输血量少。在消化内镜辅助下,胃肠道情况的观察更加清晰,疾病判断更加准确。分析其中的原因,钛夹止血对出血部位组织夹取少,影响范围窄,降低了病灶溃及病情加重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运用血管结扎术原理,将出血血管及周围组织压紧,从根本阻断血流,提高止血效果[5]。此外,金属钛夹止血可进一步减少机体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发生。本文中,胃镜下钛夹止血的患者Cor、GH、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患者。

综上分析,胃镜下钛夹止血可明显提高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提升止血效果,降低机体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猜你喜欢
胃镜病灶常规
常规之外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别受限于常规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病灶大小对触诊不清的乳腺恶性病灶超声检出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