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隆江 李思云 黄晓蓬 刘华江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江西省南昌市 330003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就诊病症,可引起患者疼痛不适和关节功能障碍,最终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1]。由于软骨组织缺乏血管、软骨细胞再生能力差,较大的软骨缺损几乎不可能自我愈合,因此手术干预成为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有软骨成形术、软骨下钻孔术、微骨折术和骨软骨移植术,而对于全层软骨缺损或小面积胫骨间室软骨缺损,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以短期内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故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手段,但自体骨软骨移植存在软骨来源有限、供区继发病变等缺点[2]。近年来,生物学疗法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价值引起了广泛关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多种活性因子的载体,可以促进关节骨软骨缺损的修复,促进周围正常软骨整合,延迟骨关节炎的发生[3]。研究显示[4-5],氧化应激所产生的自由基可导致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与关节软骨损伤关系密切。PRP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是否与氧化应激有关,既往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PRP对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1.1 实验动物 40只SPF级新西兰大白兔由南昌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5月龄,雌雄各半,体重1.8~2.2kg。
1.2 方法
1.2.1 兔自体PRP制备:从兔耳耳根方向进针,刺入兔耳中心静脉,抽取5ml动脉血置于EDTA管中,做好标记。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第1次离心转速2 000转/min,离心10min,离心后将下层红细胞吸除,剩余部分再次离心,转速2 000转/min,离心10min,将血清层上方3/4部分吸除,剩余部分即为PRP。
1.2.2 动物模型制作:随机将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移植组、PRP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用25%乌拉坦(4ml/kg)进行麻醉,固定后用2%利多卡因进行膝关节局部麻醉。分离后腿膝关节皮下组织,从髌骨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在膝关节伸直位时将髌骨推至脱位,将膝关节屈曲,暴露股骨内侧髁。于股骨内侧髁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用骨科电钻钻出直径4mm、深度3mm的孔洞。清理缺损部位的组织碎屑和血块后,在股骨髁非负重区取相应直径及深度的骨软骨块用于移植。对照组为健康兔,不做任何干预;模型组单纯建立骨软骨缺损模型;移植组将自体骨软骨植入缺损处;PRP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将单纯富血小板血浆植入软骨缺损处;联合组将PRP与自体骨软骨复合体植入缺损处。兔干预后给予庆大霉素4万U/d,连续3d,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1.3.1 组织病理学观察[6]:干预8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所有兔子,解剖出完整的膝关节,用4%甲醛固定24h,随后用EDTA进行脱钙处理,5周后对标本进行脱水、包埋、切片。检测时常规脱蜡,用PBS清洗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随后用中性树脂封片,MODEL CX41RF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CRS)组织学分级评分法评定并量化修复效果。
1.3.2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干预8周后,从髌骨内缘做纵行切口,分离关节囊,在关节液最集中部位用手术刀划开关节囊,注入1.5ml生理盐水,反复抽吸后抽出关节液。4℃15 000转/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
2.1 组织病理学观察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修复组织由一层非软骨组织组成,缺损凹凸不平、关节面变形。移植组和PRP组均发现新形成的软骨组织,新生的组织与周围软骨之间有明显间隙。移植组缺损区中可见修复组织,表现为透明/纤维软骨特征,另外可见许多活细胞呈簇状分布。PRP组可见更多的纤维软骨,细胞分布紊乱。联合组可见相对平滑的透明样软骨,软骨细胞柱状排列,骨软骨缺陷中填充的再生组织与正常透明软骨和软骨下骨整合,见图1。
2.2 病理学评分 ICRS组织学分级评分如表1显示,可见移植组、PRP组和联合组的骨表面、软骨矿化、基质和细胞分布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而细胞群和软骨下骨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软骨矿化、基质和细胞分布分级评分均高于移植组和PRP组(P<0.05)。
2.3 各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关节液中GSH和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和8-OHdG明显升高(P<0.05)。移植8周后,移植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而PRP组和联合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RP组关节液中GSH和SOD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而MDA和8-OHdG水平低于移植组(P<0.05)。联合组MDA水平明显低于PRP组(P<0.05),见表2。
骨软骨移植术是治疗软骨缺损的重要方法,但是该手术只能修复小范围的软骨损伤[7]。组织再生及修复时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因此植入软骨的同时若能加入生长因子,势必会促进骨愈合。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生长因子的种类均比较单一且价格昂贵,修复组织的效果也不甚理想[8]。PRP是经过自体血获取的血小板浓聚物,其含有的血小板数量是全血的3倍以上,血小板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和组织损伤愈合[9]。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PRP可促进移植的自体软骨新生,并促进其与周围骨质的紧密结合,进而提高自体骨软骨移植的疗效[10]。本研究同样显示,联合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独自体骨软骨移植。
图1 移植后8周用HE染色法观察再生软骨的组织学表现
表1 四组ICRS组织学分级评分比较
注:与模型组比,①P<0.05;与移植组比,②P<0.05;与PRP组比,③P<0.05。
表2 不同组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①P<0.05;与模型组比,②P<0.05;与移植组比,③P<0.05;与PRP组比,④P<0.05。
PRP促进骨缺损修复的机制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1)血小板活化后分泌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而促进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这些细胞因子在启动骨修复、刺激血管生成方面有重要作用[11]。(2)在凝血酶和钙离子诱导下,或者创伤环境中,PRP中的血小板可以释放α-颗粒,内含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物质,引起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骨基质形成[3]。(3)PRP中富含血管生长因子,利于局部血管生长,特别是在无细胞的人工骨移植的血管生成中。另外血管生长因子还有助于成骨细胞聚集和骨化[12]。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过氧化物清除能力,机体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进而造成组织损伤[10]。关节软骨损伤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PRP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少有报道。有研究发现,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并激活抗氧化反应元件[12]。本研究发现,PRP组和联合组干预8周后,GSH和SOD水平明显升高,而MDA和8-OHdG水平明显下降,移植组干预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说明PRP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而促进软骨修复,进而提高自体骨软骨移植的疗效。
综上所述,PRP能够明显改善关节氧化应激损伤,可有效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有助于提高自体骨软骨移植的疗效。本研究的局限性为:(1)仅检测了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未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2)未从分子信号通路方面对氧化应激损伤进行评价,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