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曲调奇,交流深且长
——俄罗斯鞑靼族民歌与中国蒙古族民歌同宗曲调初探

2020-03-12 06:54乌兰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汗国乌兰乐段

乌兰杰

金帐汗国(1243—1502),亦称钦察汗国,13世纪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之子——拔都汗所建立。拔都率领蒙古军第二次西征,战胜钦察、不里阿耳、斡罗思、马扎尔(匈牙利)等诸多民族和国家。1243 年建立金帐汗国,定都伏尔加河畔的萨莱城。金帐汗国领土广袤,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1357 年,蒙古统治者发生内讧,金帐汗国发生分裂,产生白帐汗国。15 世纪20 年代再次发生分裂,产生西伯利亚汗国。后来,相继出现克里木汗国(1443—1783)、喀山汗国(1445—1552)、阿斯特拉罕汗国(1460—1556)。1502 年,继承金帐汗国正统地位的大帐汗国灭亡。①有关“金帐汗国”的相关内容详见《蒙古学百科全书》编委会编:《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一、聆听七首俄罗斯鞑靼族民歌

金帐汗国灭亡已有五百多年时间,由于文献资料十分有限,无法知晓蒙古宫廷和平民的音乐情况。现今,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生活着六百多万鞑靼人。保持着自己的语言(不同于蒙古语),信奉伊斯兰教。鞑靼人是金帐汗国的遗民,同蒙古族有着族源关系。鞑靼人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发生了变化,但民歌却依旧保持着蒙古风格,并没有彻底突厥化、伊斯兰化。对于我们来说,鞑靼民歌是宝贵资料。通过比较俄罗斯鞑靼民歌和我国蒙古族民歌,找出两者之间内在联系,既可寻觅金帐汗国音乐风格的蛛丝马迹,又向学术界同仁提供有关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翔实资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一)俄罗斯鞑靼族民歌——《头发飘起来了》

俄罗斯鞑靼族民歌《头发飘起来了》(见谱1),五声音阶徵调式,上下两句乐段结构。第一乐句前两小节为乐汇式核心音调,重复三遍,贯穿发展,构成一支完整的曲调。歌词大意:“野外风雨声中,头发飘起来了。那些忧伤和惆怅,被风雨一扫而光!”②《“头发飘起来了”喀山鞑靼族民歌(Sibelə chəchem)》,“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8日发布。

谱1 《头发飘起来了》

谱2 《仁沁哥哥》

谱3 《仁钦哥哥》

《仁沁哥哥》③《仁沁哥哥》是科尔沁民歌,由查干巴拉演唱、乌兰杰记谱。歌词大意:“要出嫁,要出嫁,我就嫁给仁沁哥。不嫁给仁沁哥哥,我就呆在家里过。”蒙文歌词详见附录。(见谱2)和《仁钦哥哥》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835页。(见谱3)是同一首民歌,只是歌名译法不同而已。《仁沁哥哥》的演唱者查干巴拉和笔者是忘年交,都是民歌手,应邀参加宴会,一起演唱科尔沁民歌,包括《仁沁哥哥》。通过比较发现,《头发飘起来了》和《仁沁哥哥》这两首民歌,无论是旋律、调式、节奏型,抑或是音乐风格方面都十分相似,明显存在着内在联系。诚然,长期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两个不同的变体。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曲调、结构和调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同源分流的渊源关系清晰可见,从而成为比较音乐学方面的珍贵资料。

(二)俄罗斯鞑靼族民歌——《路边》

俄罗斯鞑靼族民歌《路边》⑤《鞑靼族歌唱家艾达尔·法伊兹拉赫曼(Aydar Fəizrakhman)作品两首》,“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9年3月28日发布。(见谱4),五声音阶羽调式,三句构成的乐段体,每个乐句都是三小节,将不对称的“奇数三”结构原则发挥到极致,十分罕见。曲调轻快流畅,节奏活泼跳荡,带有鲜明的舞蹈性质。

无独有偶,呼伦贝尔草原布里亚特蒙古民歌中,有一首舞曲叫做《乌兰吉花开》⑥《乌兰吉花开》,努玛演唱、乌兰杰记谱,歌词大意:“夏季到来美好时光,乌兰吉花开遍地香。草原上的蒙古人呵,和睦相处歌声嘹亮!”蒙文歌词详见附录(努玛主编:《布里亚特民歌集》,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页)。(见谱5),其曲调和《路边》十分相似。但是,两首民歌的结构不同,《乌兰吉花开》是上下句乐段体,每句四小节,为对称性结构。另外,《路边》是2∕4拍,而《乌兰吉花开》则是3∕4 拍,节奏延长,也不相同。但两者音调雷同,不排除是一首同宗民歌曲调,如果谱子上看得不是很清晰,聆听歌唱家的演唱,便能明显感受到两首民歌的共同性。

谱4 《路边》

谱5 《乌兰吉花开》

(三)俄罗斯鞑靼族民歌——《我们在歌唱》

俄罗斯鞑靼族民歌《我们在歌唱》⑦《“我们在歌唱”喀山鞑靼族民歌(Bez cırlıybız)》,“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7年12月29日发布。(见谱6),因没有找到汉文歌词,难以判断其内容。从其曲调来看是五声音阶羽调式,四句乐段体结构。第一、第二句是重复的,都是六小节。节奏短促平均、欢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第三、第四句音调变得舒展,节奏拉长,富有歌唱性,与前面形成对比,带有副歌意味。

有趣的是,《我们在歌唱》的曲调和科尔沁安代舞曲《哲古尔·奈古尔》⑧乌兰杰:《蒙古族萨满教音乐研究》,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见谱7)的曲调十分相似,明显具有内在联系。俄国鞑靼共和国与中国内蒙古的布里亚特、科尔沁蒙古部落,分别处于东北亚和欧洲,东西相隔数万里,竟然存在着同宗民歌曲调,似乎是不可思议,但却是铁一样的事实。

通过比较发现,《我们在歌唱》(见谱6)的结构大大扩充,四句不对称的复乐段结构,长达二十小节,具有“主歌—副歌”的意味。如果对《我们在歌唱》的曲调进行压缩,使其变成上下句乐段结构,便会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歌唱》(见谱8)是《哲古尔·奈古尔》(见谱7)的变体,不排除是同宗民歌。相对而言,《哲古尔·奈古尔》结构简洁,风格古朴,尚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历史应该更加古老。反之,《我们在歌唱》的曲调则是后来发展的产物。

《哲古尔·奈古尔》是一首科尔沁安代舞曲,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变体很多。从历史上看,大凡蒙古族活动的地区,都可以找到《哲古尔·奈古尔》的踪迹。例如,达斡尔族民歌《农夫打兔》、满族船工号子《跑南海》,以及云南白族《阿勒勒》舞曲,均同《哲古尔·奈古尔》具有亲缘关系,可能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

谱6 《我们在歌唱》

谱7 《哲古尔·奈古尔》(安代舞曲)

谱8 《我们在歌唱》(压缩版)

匈牙利民间舞曲《载歌载舞》⑨许勇三:《略论巴托克为民歌配置多声的手法》,中国音乐家协会贵州分会第三辑(内部发行),第96页。(见谱9)与《哲古尔·奈古尔》同样十分相似,应该也是一首同宗民歌曲调。拔都西征时蒙古军曾占领匈牙利,留下了一部分驻军。他们的后裔形成准噶尔部落,至今生活在匈牙利境内。因此,从匈牙利音乐中找到蒙古族音乐的痕迹,并不奇怪。

一首短短八小节的安代舞曲《哲古尔·奈古尔》,伴随着蒙古铁骑的洪流,穿越时空传遍欧亚大陆,几乎覆盖了大元帝国和蒙古四大汗国的全部版图,形成庞大的《哲古尔·奈古尔》同宗曲调家族,堪称是音乐史上的一项奇迹!

谱9 《载歌载舞》

(四)俄罗斯鞑靼、巴什基尔民歌——《旅顺港》

1904年,沙皇俄国和日本在中国东北旅顺口发生大规模战争,沙俄遭到惨败。俄国军队中服役的鞑靼、巴什基尔族士兵,利用民歌曲调编唱《旅顺港》,表达厌恶战争,思念家乡的情感,后广为流传。《旅顺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曲一是“库来笛”(胡笳)独奏;曲二⑩《“旅顺港”(Port Artur)鞑靼-巴什基尔族经典历史题材民歌》,“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9年4月15日发布。(见谱10)为男高音独唱;曲三则为女高音独唱,曲调稍有变化。曲三是四句乐段体结构,前两句重复形成所谓“双句头”,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普遍存在这种结构形式。三部分曲调基本轮廓相同,稍有变化,编曲者作转调处理,加以发展变化,专业表现手法十分高明。

科尔沁萨满教歌曲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曲调,甚至可以找到原始音乐的遗存,被称之为“活化石”,《送神曲》⑪《送神曲》是由甘珠尔扎布演唱、乌兰杰记谱,蒙文歌词详见附录(乌兰杰:《蒙古族萨满教音乐研究》,第40页)。(见谱11)即是一例。通过比较发现,《送神曲》的旋律、节奏型、终止式和《旅顺港》很相似,应该是一首同宗曲调。歌词大意:“蔚蓝的长生天唔嘿呀,驾着云雾走吧,唔嘿呀!辽阔的草原唔嘿呀,顺着地边走吧,唔嘿呀!”

(五)俄罗斯鞑靼族民歌——《黎明之歌》

《黎明之歌》⑫《鞑靼族年轻歌唱家菲吕斯·卡希尔(Filüs Kahir)作品四首(上)》,“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26日发布。(见谱12)是一首俄罗斯鞑靼族民歌,五声音阶宫调式,四句乐段体,共十六小节。前两句加以反复,为“双句头”结构。终止式主音上同音反复,形成“三点式”节奏。《黎明之歌》是一首情歌,其词云:“左边的道路,左边的道路,谁来漫游?青年人在早晨唱歌,姑娘该怎样应付?”

《上朝》(见谱13)是一首说书调曲牌,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广泛流行,变体较多。从其音调、结构、调式方面来看,与《黎明之歌》颇为相似,应该是一首同宗民歌曲调。

谱10 《旅顺港》(曲二)

谱11 《送神曲》

谱12 《黎明之歌》

谱13 《上朝》(曲牌)

从结构上看,《上朝》是两句八小节,《黎明之歌》则是四句十六小节,结构扩充了一倍。但两者的亲缘关系却一目了然,不排除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从时代风格方面来看,《上朝》更加古老,无疑产生在《黎明之歌》之前。

(六)俄罗斯鞑靼族民歌——《梦中情人》

《梦中情人》⑬《鞑靼族歌唱家白希来·纳希尔(Bəshirə Nasıyr)作品四首(上)》,“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20年10月1日发布。(见谱14)是一首俄罗斯鞑靼族爱情民歌,宫调式、四句乐段结构。前两句是重复乐段,每句六小节,形成所谓“双句头”。后两句则是引入对比性音调,每句四小节。最后的终止式是第一句后两小节下方五度模进,带有再现的意味。

《热希玛》⑭《热希玛》也可称为《拉西玛》,乌兰杰演唱,蒙文歌词详见附录。(见谱15)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地区的一首情歌。宫调式,上下两句乐段体结构。每句四小节,上句停留在属音g(5)上,下句则终止在主音c(1)上,形成“主—属”正格呼应关系。其词云:“六月里来好风光,草原百花齐开放。我的情人热希玛呵,梦里你我配成双。”不难发现,《梦中情人》和《热希玛》两首民歌,其曲调非常相似,明显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将《梦中情人》的开头和结尾衔接起来,即可得到《热希玛》的完整曲调。由此可知,这两首民歌应该属于同宗民歌范畴。《梦中情人》在结构方面比《热希玛》有了很大扩充。由两句乐段体结构变为四句复乐段体结构,带有某些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的味道。另外,《梦中情人》在句法方面颇有特点,前两句变成六小节,打破了《热希玛》的方整性对称结构,对比性更加强烈,增加了向前发展的动力感。一般说来,传统民歌产生的年代,结构简单者产生在前,结构复杂者则产生在后。由此可以推测,蒙古族民歌《热希玛》产生的年代,应早于鞑靼民歌《梦中情人》。

谱14 《梦中情人》

值得提出的是,内蒙古地区流传的《热希玛》(又名《拉西玛》)有不同的曲调变体,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曾收录的《热希玛》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下),第857页。《拉西玛》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下),第662页。(见谱16)。就其结构、曲调和调式而言,两者并无太大变化,都算是《梦中情人》的同宗民歌曲调。

谱15 《热希玛》

谱16 《拉西玛》

(七)俄罗斯鞑靼族长调民歌——《吉雷鲁克》

《古雷鲁克》⑰《“吉雷鲁克”喀山鞑靼族经典长调歌曲(Ziləylük)》,“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16日发布。(见谱17)是俄罗斯鞑靼族具有代表性的长调民歌。旋律优美、古朴苍劲、深沉内在,受到鞑靼人民的热爱和推崇。这是一首五声音阶宫调式,结构庞大、节奏自由、音域宽广,带有“诺古拉”唱法,具有长调民歌的典型特征。

前面对比过的鞑靼族和蒙古族民歌,大都是短调民歌,且以布里亚特、巴尔虎、科尔沁蒙古部落民歌居多。那么,长调民歌领域内,鞑靼族和蒙古族有没有同宗民歌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长颈铁青马》⑱该曲由巴德玛演唱、乌兰杰记谱,蒙文歌词详见附录(阿日布登编:《巴尔虎民歌365》,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年版,第98页)。(见谱18)是呼伦贝尔草原新巴尔虎旗长调民歌。其词云:“大雁般长颈的铁青马,踏镫上马多么漂亮。出嫁到遥远的地方呵,谁家的女儿都悲伤!”《长颈铁青马》的旋律、调式、节奏型和“诺古拉”唱法,与鞑靼长调民歌《吉雷鲁克》十分相似。亲近程度大大缩短了地理距离,简直像是同一地区的长调民歌。不由让人联想,这两首长调民歌无疑是属于同一家族谱系的同宗曲调。

谱17 《吉雷鲁克》

谱18 《长颈铁青马》

二、有关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几点感悟

音乐的民族风格一旦形成,便通过各种渠道传承下去。在我国“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堪称是最为稳定的因素,其变化要比语言文字缓慢得多。自西汉、北魏、盛唐、大元以来,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繁荣。然而,我们研究草原丝绸之路,往往注重科技和商贸,对文化交流关注不够,尤其对音乐交流不够重视。如果说涉及到东西方音乐交流的话,也是关注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元代中国文化,包括蒙古族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远比《马可波罗游记》所谈的大得多。

(一)中国蒙古族民歌与俄罗斯鞑靼族民歌的亲缘关系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中亚和俄罗斯各个民族的民歌传入中国,其中包括喀山鞑靼人的民歌,打开了我们的眼界。笔者在这篇论文中所引用的俄罗斯鞑靼族民歌资料,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哲尔的世界”。该公众号的开办者是蒙古族青年学者散萨尔,在此向他表示诚挚地感谢。散萨尔先生说:“很多用户听过本公众号分享的音乐作品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现它们和中国很多地方的音乐传统的高度相似(尤其是华北、东北、内蒙古、陕甘宁青、华东以及‘长调’的传统),这反映了鞑靼—巴什基尔民族音乐和东亚/北亚五声调式音乐(也有学者称为‘中国音乐体系’,有别于‘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之间古老的渊源。虽然在语言、宗教、生活习惯方面,鞑靼—巴什基尔族的文化更多受到的是西亚、中亚、东欧的深刻影响,但在音乐方面,鞑靼—巴什基尔的文化和东亚/北亚(比如中国)有独树一帜的渊源,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⑲《“头发飘起来了”喀山鞑靼族民歌(Sibelə chəchem)》,“哲尔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8日发布。

通过比较研究俄罗斯鞑靼族民歌,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几点判断:其一,俄罗斯鞑靼人的音乐属于“中国—亚洲”五声音阶调式体系,调式中也存在突厥化、伊斯兰化现象,但并不占主导地位。其二,鞑靼民歌中既有短调民歌也有长调民歌,音乐形态类型与我国蒙古族民歌基本相同。其三,鞑靼民歌的音乐风格与我国蒙古族民歌音乐风格基本一致,明显存在着内在联系。其四,元代中国和蒙古四大汗国时期,蒙古音乐的共同风格已基本形成。超越时代、国家、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的界限,基本完整的保持到今天。

(二)“远距离相似,近距离相异”——欧亚蒙古音乐风格圈

从时代风格方面来看,布里亚特、巴尔虎民歌—科尔沁民歌—俄国鞑靼民歌、巴什基尔民歌,代表着13 世纪至16 世纪以来的蒙古音乐风格,横跨欧亚大陆,具有世界意义。反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察哈尔—锡林郭勒”长调音乐风格,应该是形成于北元达延汗至清朝中叶,比起布里亚特民歌—科尔沁民歌—俄国鞑靼民歌风格,时间上要晚得多。由此可知,蒙古音乐分布的东西“远距离相似,近距离相异”现象,远远超出中国范围,欧亚大陆范围内同样如此。

(三)金帐汗国蒙古音乐风格的强大辐射力

13 世纪中叶,蒙古人的三次西征,尤其是金帐汗国对俄罗斯和东欧的长期统治,是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接受蒙古音乐影响的重要原因。1985年,笔者曾提出蒙古族音乐与匈牙利音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且将产生这一音乐现象的原因归于北匈奴人的西迁。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是不全面的。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情势的局限,没有看到金帐汗国音乐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强大辐射力。据杜亚雄先生介绍,匈牙利至今还有蒙古准噶尔部落,他们是拔都西征时留下来的蒙古守军后裔。既然如此,必然会把蒙古音乐带到匈牙利。

(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

比较研究我国蒙古族民歌和俄罗斯鞑靼族民歌,我们找到了一些同宗民歌曲调。这些资料足以证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密切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其密切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⑳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我国蒙古族和俄罗斯鞑靼族的同宗民歌曲调,堪称是古代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单从音乐交流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附录:

图1 《仁沁哥哥》蒙文歌词

图2 《乌兰吉花开》蒙文歌词

图3 《送神曲》蒙文歌词

图4 《热希玛》蒙文歌词

图5 《长颈铁青马》蒙文歌词

猜你喜欢
汗国乌兰乐段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威慑力满满的元朝
那些草裹紧我的身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视唱练耳与钢琴
蒙古征服的遗产
杨艺晗??《壶》
俄第一工程旅接收首辆“乌兰”—14无人灭火车
从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看元代与伊利汗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