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金
【摘 要】 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满足教育行业的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将对创新意识以及相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在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构建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分析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环境下,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以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夠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老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本质应该是思维的培养,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隐藏着大量的创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数学公式、法则、定理和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揭示出知识获取的思维过程,对于解题方法、解题思维和解题规律一定要有一个概括的过程。不单单需要把数学家的思维揭露出来,还需要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快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揭露把数学知识隐含的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这对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创新意识及相应的特征分析
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善于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的知识,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和发现问题,并且开展探究和自主研究,这就是创新意识。在高中阶段,数学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所学习的公式、定理和做题的结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创新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探索、求异和开创能力,所以需要数学课程老师能够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夯实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具备随机应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创造相应的问题情境。
二、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主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融入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在参与数学活动中提高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把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出来,发扬民主教学作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比如说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其推导的公式不理解,老师允许学生把问题提出来,这样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另外,还需要学生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只有完全解放学生的大脑,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创造性的优势,这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2.提出有效问题,建立创新意识
数学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来,这对于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问题的提出一定要体现出实用性和必要性,满足该阶段学生的认知需求,提出好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开展有积极性的互动,从而获得主动学习的兴趣。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创新能力就能够慢慢发展起来,可以说,创新的土壤来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但是,创新一定包含着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的心脏是问题,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淡化了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些现成的解决方法和处理的规则问题,对问题进行了加工和处理。只有不断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和问题加工处理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质疑精神
正确并且深入地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依靠人的观察来实现,观察是学生增长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现象中发现新的东西,这个过程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爱动脑筋的好习惯,通过问题来引发后续的思考,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白玛洛旦.发展数学思维,打造高效课堂——浅析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8(23):117-118.
[2]徐漫.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