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提高经营业绩的主要措施为强化成本控制工作,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在目标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其主要是为企业取得快速发展提供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营造积极有效的内部运营环境,强化监督企业资金运行,以促使成本控制目标地实现,以尽快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地显著提升。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市场机制已在资源配置起到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必须重新审视面临的风险和收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企业的获益能力。成本效益原则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最基础和最广泛的原则,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益达成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必须本着该原则有效协调内部控制的效益实现与成本投入,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具体目标。
1企业内部控制成效和成本平衡原则
1.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学术界对其有比较多的定义和解释,对这些观点总结归纳后,得出内部控制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的动态过程,第二,必须对其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加以明确。综合二者特点,文章对内部控制做出了定義: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组织要实现相应的组织内的风险控制和效益目标,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控制管理方法,动作和举措的综合体系。
1.2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时效性
要分析内部控制的实效,搞清实施的必要性,就必须对该项工作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的评估。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它不像经营利润一样可以进行效益量化。从反面进行分析,假设企业不试用内部控制体系,对决策、领导、管理、经营单靠人为议定,未受到先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易发生各类风险事件,给企业带来意外损失。内部控制是一种预防性工作,它的效益体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且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现实的经营利润和资产增值,但要从战略层面来看内部控制的价值,它就是企业稳健致远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管理环节。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仅仅以企业短期的直接经营利润来评价内部控制效益,很容易使内部控制目标偏离正常轨道,所以要正确的设定内部控制收益的评价目标:第一,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第二,企业各类资产不受破坏;第三,财务数据和披露信息符合真实、完整、合理要求;第四,运营效率增强,运营成本率适当;第五,发展战略明确、可执行。围绕以上目标做好内部控制,能实现近远期目标的相统一,切实增强内部控制成效。
1.3运用成本效益原则探讨内部控制体系价值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就要求企业的投资项目最终获益要大于其投入。根据该原则对内部控制活动作分析,看该项体系的引入花费的成本是否会带来更多效益产出。对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成本而言,包括劳动力使用成本、相应办公设施购置建设成本、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软件成本,日常运营成本,第三方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指导、评估、审计产生的费用成本,对于大型上市企业而言,以上费用在其日常经营管理成本中的占比很小,不会因该类费用的支出对企业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架构产生负面作用,也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于内部控制成效的探讨,根据上述目标设置,对企业资产安全性、资金流动性、经营合规性、投资盈利性、发展长久性五个方面做有了明确的引导,既保证了企业在严苛的市场、法律、政策环境中稳定生存下来,有为后续的良性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着既定的企业战略努力前行。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投入并不需要大费周章,对企业的内部成本结构也没有巨大影响,但是其产生的长远效益是确保企业自身体系安全、科学发展,解决的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命题。因此,实施内部控制,完全符合长远的成本效益原则。
2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行过程中的问题
2.1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建立,投入了相当的成本,但未受到实际成效。国家五部委关于上市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指引中明确要求,在境内、境外的上市企业要统一按照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在第二年将覆盖范围涵盖了在上证、深证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业机构。至此,上市公司和其他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架构基本建立起来,逐渐成为其经营管理体系中的标配,而且这一体系仍在快速的推广与普及。但是对企业的实地督查评估中却发现,很多企业只是为了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架构,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办法,
而真正地用起来的不多,通过内部控制为企业增添实际效益的更少之又少。企业管理层仅是为在相关监管部门检查中应付过关,避免高额的处罚。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严重地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在前期的体系构建上花费了成本,但是并未受到预期效果,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不仅造成浪费,也没有起到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约束作用,仍存在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
2.2程序设置繁琐,流程冗余复杂
很多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设定相应的审核、审批程序,加大审计检查力度,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作用。这就导致业务流程越来越多,审批程序越来复杂,大量检查审查重复设置,这种情况易导致出现权力寻租行为,并且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和应变能力。
3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3.1现代企业对成本控制有全新的要求
当前时期下,全球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竞争十分激烈,国内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外部环境也变得十分激烈,从而使得现代企业生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若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就会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出现。对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就应该将管理理念加以创新,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实际而言,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有形与无形成本控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新时期下企业成本控制是由以往的资产管理过渡至目前的企业运营所有参与人员与物资的管理等方面。如果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那么就可以使得现代化企业成本控制迈上一个新台阶。
3.2内部控制是实现管理目标重要保障
一个企业若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其最佳的一个状态就是保持井然有序的状态。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实现既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势必要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因为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均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导致成本的大量流失。因此,应该强化改进以及研究成本控制,加快企业在各种调节下可以保持稳定性。同时,企业成本控制应从预算、核算以及分析考核等诸多方面强化管控。因此,并非小事,若按照经验加以摸索,也属于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4优化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4.1强化审计监督
加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审计和监督工作,是降低企业风险成本的关键措施。要通过规范有利的审计工作开展强化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内部控制理念,促使他们理解内部控制、敬畏内部控制、重视内部控制。要采取多元有效的方式进行审计监督,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账实不符、信息掩盖、人为制造盈利或亏损的行为。运用随机抽查方法,在远程监控等体系支持下,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监查,主要关注是否未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环节是否有漏洞等。应将外部和内部审计结合,外部审计时可以通过暗访抽查、随机调查等方式展开,防止被监督企业避重就轻,掩盖企业经营风险。
4.2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要调动企业的各方面积极性,必须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他们重视内部控制,参与内部控制。奖惩和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确保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到位,保障措施完善有效,也要督促基层员工认真学习内部控制理念,严格遵守各項内部控制制度。将管理层和基层的业绩成果与绩效工资和内部控制成效挂钩,奖优罚劣,就能有效地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地,营造全员积极主动地落实内部控制要求的经营管理环境。
4.3设计控制流程,突出重点环节
控制流程首先要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内容的全覆盖,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次在重点环节要重点把控,要有完备规范严格的监督和管控程序。最后,对各类事件做好分层分类控制,做到主次分明,内部控制资源要优化配置,抓大不放小,但要协调好集权和分权的层次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审查审批,比如小金额的零散费用报销完全可以由经营单位自主决定,不需要上报单位。
4.4增强内部控制的灵活性
对于大企业而言,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机构设置完备,可以较好执行全面内部控制要求,但随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覆盖,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制于业务规模和人力资源限制,施行全面的内部控制存在困难,所以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优化内部控制模式,以此更好的达成内部控制目标。
4.5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
互联网技术与审计工作的深度融合,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融合了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规避人为失误以及防止在人工审核时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情况,同时提高信息处理速率和突发情况的相应速率,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对工程企业而言,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准确掌握工程所需材料的具体数量类型及时间点,避免材料过早过晚采购,导致资金占用或供料不及时误工现象。
5结语
综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且为内部控制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能够为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十分重要的保证。强化内部控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能够将企业资产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加以维护,从而使得成本水平显著下降,增强企业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完善企业防范不良资产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J]郭春英聂平上海国资2008(10)
[2]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J]李宁商业故事2019(08)
[3]企业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J]杨墨霏中国石化2020(09)
作者简介:
童中原,女,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