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君 聂婧怡 杨亚宁 赵佳璐
摘 要:中国境内遍布山川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景观为创作背景的艺术形式及精神活动,逐渐发展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并延续至今。通过对山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的探究,可以了解到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这些山水文化的,从而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将山水资源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
关键词:山水文化;山水画;园林
山水在古人心中代表着自然天地万物,山水造化万千,寒来暑往,朝升暮落,有无穷无尽的乐趣。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离不开自然,山水文化是中国人对自然山水感悟的产物,其独特的意蕴与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情结,衍生出了如山水诗赋、山水书画、古典园林等。
一、自然崇拜
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就是古人对山水的崇拜。中国地大物博,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富足的自然资源。古代人们因生存所迫四处迁徙,虽然停留的环境改变了,但自然万物始终不变。古人由于对大自然的认知不足,因而对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物质产生了敬畏,将天地万物视为神明作为精神寄托,即自然崇拜。
在上古时期,人们将山视为力量与天的象征。《山海经》中记载了人们对许多山有着祭祀活动,说明自然崇拜在当时是很普遍且重要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昆仑虚被视为万山之祖,方圆八百里,高有七万尺,有结满珍珠美玉的高大树木,内有九井。门有神兽守护,这里是众神之所。在人的心中,神仙们都喜欢住在高山上,山作为天的枢纽,是凡间沟通天界的大门,因此,最高统治者们便模拟山的形态搭建“台”,古人认为统治者只有登上仿山而作的台才能接受天的谕命,这说明山已经被人们神化。原始社会的早期,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就是打猎和捕鱼,水中取食的生存经历使人们经常与水打交道,再加上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耕种离不开水,人临水而居,受水之恩,对水也产生了崇拜,以此演化出一系列对于司水神灵的崇拜及祭祀。
二、哲学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派思想逐步形成。儒家与道家加上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这三者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佛国仙山等境界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与道家所称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思想相通,是后世“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的来源。
(一)山水“比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把知者、仁者与山水相关联,表达了知者爱水似水,悠然淡泊,仁者爱山似山,静穆崇高。在这里以山水来比喻品行高尚,引导人们从山水中获得感悟,培养山水般的品德。孟子说孔子曾经登上泰山举目纵观,发现天地万物一览无余。孔子还感叹过,光阴像流水一样消逝。儒家将品德与山水联系起来,让山水人格化,再以此反比人的德行,从山水之中感悟人生。
(二)道法自然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萌芽,主张人们要遵循遵循自然规律,崇尚山水自然。老子将从山水中所观所感加以注解与阐述,作成对后世山水文化影响深远的山水哲学理论《道德经》。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做人应如水,润泽万物但超然物外,这样才最接近“道”。在“道法自然”这一主张的影响下,中国的山水文化发展从始至终都顺应自然。后来,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模式也是在这种的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依托自然、营造自然,将自然中的山水浓缩进一隅之地,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三)天地有大美
庄子在老子的山水哲学基础上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提出“天地有大美”的理念,赋予了山水“美”的含义。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将道家的“天、地、人”思想进一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引导着人望向天空时不再向往天神而是实实在在地观察自然,感受自然,领悟自然。其“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的思想,也不再晦涩,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庄子认为人应当到自然中去,在山水之间感悟天地,以求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成为后来文人对山水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时强调“人画合一,情境合一”的理论来源和评价标准,使人在诗画庭院中就能达成对自然的审美。
三、文化衍生
《易经》中有关于卦象与山水的描写,说明古人对于山水认知起源很早。《诗经》中也有关于山、水的独立诗篇。春秋时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开始将山水赋予品德精神内涵。汉代,仕不得志的士大夫们沉湎于山水,归于山水间成了一种人生追求和情趣。到了东晋时期,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诗派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粉墨登场,山水逐渐被情趣化、艺术化,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心向山水的文人,诗歌、书画成为山水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山水与诗赋
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对山水的描写。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山水的诗词。屈原的《楚辞》中也有对于山水的描写。屈原生在山光水色的南方,他身处的环境使他在无意识之中就对山水做出了描绘,如《湘夫人》中的景色描写。屈原在流放途中作诗歌,以山水景色来衬托流亡之愁苦。东汉曹操作《观沧海》,曹操以观山河之壮丽来反衬心胸的宽广。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但在书法史上是一大经典之作,同样也是一篇描绘山水之美的散文诗篇。魏晋诗人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将山水作为主角来进行詩文创作的人,他将闲适洒脱的山水之行与情趣结合起来,以清新俊逸的诗句取代了枯燥沉闷的诗句,从此,山水文化开启了新的篇章。到了唐代,山水诗发展到鼎盛阶段。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通过对我国山河壮阔之景的描述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对月照春江之景的描写和不同于其他模山范水的诗句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使人为之倾倒。竹林七贤隐居竹林,在山川间自得其乐,后世文人秉承其精神,他们看山水,赏山水,融入山水,在山水中流连忘返,嬉戏抒情,创作出了大量辞致雅赡的诗赋。
(二)山水与书画
我国的对山水的绘制也历史悠久。原始绘画中人们日常所用的彩陶上常常绘有各种图案纹样,很多都是对自然的摹仿。早期的山水主要是作为人物画中的背景,不过那时,山水已经不再是观念性的,而是具象的物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人物在山水虚实远近、林木散落分布之间迭次出现,展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隋初绘画大家展子虔的《游春图》中运用抒情写实手法,描绘春日的山水万物,游春时的悠然之情跃然纸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之始。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特色的画派。自此以后,在山水画派中人才辈出。山水画在北宋时期发展到了高潮,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论证山水之美,阐述山水画的意义,提出透视等画技,这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通过理论阐释山水画论的序作,对山水画的发展与山水审美都有很大意义。这一时期的《千里江山图》等都是展现中国人独特审美与绘画技法的作品,画中树木茂密,山川雄阔,意境悠遠。北宋的画家郭熙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创立了“高远、深远、平远”三远论的总结。到了明朝时期,山水文化进一步发展成熟,出现了以沈周和文徵明为代表的山水哲学意象画派,唐寅和仇英也同样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朝延续了元明以来文人画兴盛的趋势,是山水画的成熟期。
(三)山水与园林
园林萌芽于商周时期,称“囿”,即将禽兽圈养于风景秀美之处,供帝王游猎。秦汉时期,发展为帝王们的灵囿宫苑,亭台楼阁、花木池沼、奇珍异兽皆是其中所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人们投身自然、寄情山水的隐逸之风盛行,他们将自己置入自然中去,推动了挖池筑山的造园风尚习气。到了隋唐时期,园林建设开始从纯粹模拟自然倾向于写意山水,许多文人都亲自参与到造园中去。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在追求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由此,隋唐时期也成为我国园林发展的成熟期。宋元时期,山河动荡,园林发展也处于滞缓期。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造园艺术发展到了高潮阶段,名誉天下的江南园林大多兴建于那时。
中国园林与文人情趣的关系甚密,文人诗词、书画均被囊括进园林中去。童寯先生在《东南园墅》中写:“中国古典之园林,实为三维中国画卷。”园林就像山水画,造园者和游园者应该有颗“画心”。一个好的园子,也必然是由丹青高手“绘制”的。不论是何种园林,都意在将山水纳入到一小方天地中去。无论时代背景如何,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在园林中重现山水的元素。古人今人都渴望回归自然,无论是诗词歌赋,书画美篇还是造园,都想通过一些方式来营造自然,这是中国文人独特的世界观。
四、结语
山水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事物或一道风景,其中蕴含了中国人的审美与情结。山水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人们审美风尚的变化,彰显着独特的民族性格特征,在后人眼中逐渐呈现出艺术美学的特征。山水文化中的人文风情久盛不衰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憧憬,其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无限生机和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山水中发现自然之美,感悟自然之美,感受山水文化的独特风格和意境,结合中国哲学和美学内涵、文人思想,使人与建筑、景观和谐共生,展现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景观规划中的沿用。
参考文献:
[1]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论语[M].陈晓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4]童寯.东南园墅[M].童明,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