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润媛
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再次表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的重要工作。借着国家总体战略的规划,民族地区要乘势而上,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的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政府、社会以及民族主体的优势,对民族地区产业的投资进行结构优化,促进一、二、三产业体系有序发展。从黔东南州发展实践来看,地方发展是与国家帮扶政策的指导方针紧密相关的,并且该州两县于11月23日宣布脱贫,如今的重点是通过增强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增加地方资源赋能为主体,继续扩大多元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和合作方式,丰富特色文化产业层次和产业项目,同时还应警惕可能预见的一系列风险,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多方主体责任,共同谋划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生活富裕,提高生活水平。作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兴旺是总目标实现的前提。自精准扶贫以来,产业扶贫一直是民族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建设的重点,伴随脱贫攻坚的胜利,产业扶贫走向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从“扶”到“强”解决的是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黔东南民族地区通过特色文化产业来激活内生动力,创造创新产业发展,是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建设方面。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在政府大力扶持、社会参与协作、组织自治等协同推进下思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的路径,以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一个可行性的策略。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学术界认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互斥性和衔接性。精准扶贫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乡村振兴为下一个目标做好前期准备,二者侧重点稍显不同。乡村振兴重在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脱贫攻坚重在具体对待、微观施策。产业扶贫侧重于在短期内将产业做起来,并使貧困户实现收入增长为目的,做到产业的“从无到有”;产业兴旺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从有到优”的产业发展要求[1]。民族地区文化风俗浓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后发优势,经过市场经济淘洗激发市场竞争意识,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加上产业扶贫时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经验,乡村文化产业有了基本的产业设施,能够在进一步投资中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扩大产业链,无形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民家庭与民族区域协同发展,厚植本地区发展基因,苗侗文化逐渐发展为省内外有名的特色节目,民族服饰穿着与制造等体验感极佳的休闲路线。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兴旺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经多层级化的主体——政府、村级组织、家庭组织或者个人的共同努力,扶贫的项目取得了进展,民族文化产业逐渐走向精细化、质优化、品牌化。
2 目前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特色产业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凭借独特的资源条件形成的具有独特产品品质以及特定消费市场的特殊农业类型。黔东南州苗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扩展名录的项数是贵州省各市州中最多的,总共达到56项,占贵州省的53.33%,远超其他市州。但由于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分散,无法形成集聚的旅游路线和旅游计划。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从地方特色出发,从2012年至今连续推出多项政策支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为做强“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等特色产业不断推出实施意见,并加强了专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协同治理,邀请国内外著名院校学者、设计师到地方进行交流,发掘地方民族文化内涵,积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和节庆活动,扩大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发展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企业,如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雷山县苗族银饰刺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江县胜菊刺绣厂等。但通过走访发现,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创意伪造的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意经过市场化的开发,扭曲了原本的内涵。例如,H县为了上央视推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扭曲国家级“非遗”苗族独木龙舟的内涵。其次是民族文化创意开发的产品参差不齐。以民族手工艺产品为例,许多号称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荷包,只要在景区或者民族地区就能够买到。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参差不齐,苗侗文化独领地方风骚,不断推出《侗族大歌》《珠朗娘美》等系列歌舞剧,涉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较少。部分项目开发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园区“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在文化产业推动上大多聚焦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化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但对文化产业制造推动上还相对较弱,偏向文旅,而在文化产业设计上缺乏专业人才,旅游文体项目的开发往往以“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
3 黔东南州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由于文化产业事务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动态性,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多方参与,多元的主体协同治理是应有之意。蔡岚认为协同治理是“为了实现一个公共目的,使人们有建设性地参与跨公共部门、跨不同层级政府或跨公共、私人、公民团体的,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的过程和结构”[2]。黔东南各州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各异,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坚持政府的领导为前提,以共识为导向产生的集体行动,在协同治理下各地区特色文化协同参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3.1 政府主导产业振兴,群策群力培育内生动力
以政府牵头,出台政策呵护特色文化产业萌芽。一是民族地区基层高素质工作队伍已经形成,这是政府主导的人才计划。二是财政的投入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政府信任营造的良好氛围。产业扶贫时期,民族地区产品销量提升,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政府牵头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以政府名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四是跨区域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沿海发达省市的对口帮扶涉及领域广、层次多、金额大,这种涉及多省市之间的帮扶与合作在党中央的统筹规划下成效显著。政府的号召力是不可比拟的,乡村振兴关乎国家任务的实现,政府引导各方的能力是长期的、持久的,能够激发各方建策献计,共享民族团结和繁荣,从而实现乡村发展。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外在结构性因素包括产业的市场逻辑主导和政府的行政逻辑主导,可以说精准扶贫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共同帮扶,而乡村振兴更多发自内生发展动力愿景,是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平等合作,加强了文化产业主体与外界合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