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及创新探索

2020-03-11 15:18余璐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余璐

摘 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水平日渐提升,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也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极大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活动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本文简单分析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希望能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创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科技水平也一直在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1]。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网络教育,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创建更为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已建立信息化教学系统

如今,我国多数高校都已建设完成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包括校园网、教职工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此类信息系统极大方便了校内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但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2]。虽然许多高校配置了相关的信息教学设备,但仍有许多教师只习惯于借助PPT展示来进行教学,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应用效率有待提高。

(二)网络教学制度还需规范化

我国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高校开展网络教学想要跟上网络技术的前进步伐需要更多的努力,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制度与相关教育体系[3]。高校在进行网络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如何分配师资力量、制定考核机制、计算学分等一系列问题,规范化的网络教学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教学制度过于单一化,缺少多元性,将考核标准为考试成绩,没有以学生作为教学重点[4]。教学制度会对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我国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时存在教学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例如说教师的评级考核制度从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根本上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二)教学方式急需改进

我国高校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利用程度各有不同,许多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只是增添信息化教学设备,将传统教室改进为现代化信息教学多媒体教室,却并未转变具体的教学方式[5]。许多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陈旧,难以灵活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进度缓慢

传统的灌溉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一味固定在课桌后学习理论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更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将“教、学、做”相融合,积极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我国教学改革仍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无数教育工作者为推动我国教学改革而努力。

三、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建设策略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制度

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网络技术首先需要优化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制度,健全的教学制度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目前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高校优化相关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高校在分配师资力量、制定考核机制、计算学分等方面需要展开相关调研,进行探索并不断改进,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才能最大化实现信息化教学制度的优化。

(二)推进教学改革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尝试借助信息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更为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仅仅只有课堂,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学习并积极参与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开展个性化教学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开展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想要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情景教学模式、经典案例讲解、小组分工合作等。同时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帮助教师因材施教。

(四)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且应用社会各行业之中,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想要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必须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现代信息化设施,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乐于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能够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从另一方面而言,高校在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身的师资力量。

总结

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国一直在深入推进新课标改革,在教学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实际教育发展需求[6]。高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积极创新探索并总结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一定成果。

参考文献:

[1]余敏军,王月.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高校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对策略[J].英语教师,2020,20(17):99-101,114.

[2]原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毕博平台下的探究式实践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2):36-40.

[3]黄淑敏,张奕贤,陈心怡, 等.我国高校信息化O2O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绩效评价 ——以广州大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5):73-74.

[4]于海英,关洪海,李树平.地方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如何能促进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基于价值认知、支持资源、文化氛围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0,36(4):90-96.

[5]刘明国,晁永刚,葛晓昱, 等.高校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黑龙江东方学院教学系统平台follow为例[J].大众文艺,2017,(12):250-251.

[6]郝兆杰,侯小霞,王坤宇.网络学习空间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经验、制约因素及优化建议——基于11名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83-90.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

猜你喜欢
高校信息化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现状分析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ASP技术的实验室网站系统建设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