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非洲留学生的社会网络对其跨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

2020-03-11 03:01蔡云洁黄小曼谭卫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社会网络

蔡云洁 黄小曼 谭卫华

摘 要:在华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具体包括生活适应、心理适应、社会交往适应、学习适应四个方面。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探讨了非洲留学生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亲缘关系网络、业缘关系网络、地缘关系网络及趣缘关系网络的变化对其跨文化适应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从留学生、高校老师、高校及社會大众四个角度提出建议,帮助留学生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社会网络;非洲留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纵深发展,各国间互动逐渐密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国际地位逐步增强。深度国际合作以及中国提供的优质资源吸引着各国学生来华留学。2010-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表明,自2010年起非洲国家向我国输出留学生数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1]2018年非洲留学生数量已达81562人次,来华非洲留学生规模扩大,生源国范围趋于稳定。

由于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生活跨越区域距离远,文化距离大,在异文化环境中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后往往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留学生群体在新的环境中形成的社会网络对该类群体适应情况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因此以拥有不同社会网络特征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跨文化适应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够高效地解决其适应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来华留学生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理论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最早由人类学家布朗提出。而后社会网络理论走向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关系力量概念,布迪厄与林南对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讨论,边燕杰针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内的社会网络关系提出的“强关系力量”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1988年韦尔曼提出了相对成熟的社会网络定义,将网络视作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其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

肖冬平[2]、李梦楠[3]等学者梳理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历程。针对留学生的社会网络研究,熊智伟分析了留学生群体社会网络本身的异质性特征[4],胡哲分析了留学生进入异文化场域后社会网络解构与重构的过程[5],刘萌萌以定量研究方法探究了留学生社会网络与其性别等人口学特征间的关系[6]。

(二)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当前学界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多以雷德菲尔德、林顿和赫斯科维茨对跨文化适应的定义为基础[7]探讨某一群体的文化模式改变的过程。王丽娟等从理论出发,回顾了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历程、分类和研究视角[8],详细阐释了奥伯格的“文化冲击”理论、葛兹的文化变化曲线、路易斯的惊奇和理性寻求模式等。沃德将留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的适应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陈慧将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生活环境、东道国居住时间等外部因素;语言、异文化知识、自身背景等内部影响[9]。微观层面多关注师生互动和学校管理问题。王祖嫘对北京高校留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高校管理建议[10]。韩旭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中面临的管理制度、师生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11]。

学界对留学生的个人社会网络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在内容上包括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现状、影响因素;留学生群体的社会网络特征、社会交往情况;社会网络对个人跨文化适应的支持作用,并且多着眼于由欠发达地区(或国家)迁移至发达地区(或国家)的留学生群体;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为主,研究领域则涉猎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范畴。

本文以长沙市七所高校的来华非洲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将该类群体的社会网络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正负功能,从而提出建议以帮助来华非洲留学生顺利度过跨文化适应阶段。

三、研究分析

(一)来华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针对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个体层次出发,可将其适应现状划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1、生活适应

生活适应是跨文化群体进入新的环境中所需经历的第一阶段,衣食住行需求是基础和保障。两地气候差异较小,但饮食上的巨大差异给他们造成了困扰(学生A“天气还好,但这里的菜太辣了”),学生多可以解决(学生B“我在清真食堂用餐或在宿舍做饭”,学生C还会选择在商业街的餐厅用餐)。由于留学生多被安排在独立的宿舍区域,宿舍区内的学生们生活方式差异较小,加上生活老师的协助,解决其在校生活的大部分问题(学生D“我们有任何生活上的问题都会问她(生活老师),我们关系很好”)。出行上与中国学生无异,闲暇时也会去步行街休闲放松。

2、心理适应

长距离迁徙后,非洲留学生受到了较大的文化冲击。地理距离遥远(学生B表示回国需多次转机,花费20小时以上)、对亲人和故乡的浓厚思念,令他们短期内难以克服思乡情绪,缺乏安全感。

留学生来华生活后可能发现与预设不符产生落差。对肤色(种族)的刻板印象和猎奇心理让非洲留学生在中国感受到了歧视,社会认同程度低使他们对中国评价降低,排斥融入(学生B“中国人不喜欢中国人和非洲人在一起,中国男生也不和非洲女生交往,我还通过媒体看到中国人欺凌别人(非洲人)”,学生H“很多中国人未经允许偷拍我们,我很不喜欢”)。

宗教信仰差异也让他们有直接的文化排外感,形成跨文化适应屏障。学生G称“中国学生少有宗教信仰,我只能找留学生一起做礼拜”。

3、社会交往适应

交往意愿与关系网络的不匹配是留学生社交适应中的难题。个人性格特质和兴趣倾向会影响社交参与度,跨文化活动参与是提高其适应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F参加了定向越野赛、世界文化周等活动,形成了以兴趣为纽带联结的互动关系。学生F担任学生会主席后迅速扩展交际圈,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而性格内向不愿社交的学生J几乎不参加活动也没有中国朋友。语言是部分留学生的社会交往阻碍,影响其有效沟通和社会交往(学生I“语言是妨碍我们和中国学生来往的问题”)。

4、学习适应

与其他跨文化群体不同,留学生主要在学校场域活动,在校学习期间,教学语言、授课内容、教学模式、班级氛围等都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适应。教学语言适应是学习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条件,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学生K“中国更注重实践能力,而且这里有很多实习机會”,学生C“这里的学习内容灵活,难度不大”)。

(二)来华非洲留学生的社会网络

人具有社会性,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留学生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场域。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留学生需要建立起新的社会网络来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挑战。笔者基于留学生所处的特定情境,划分出其社会网络。

1、亲缘关系网络

亲缘关系网络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留学生的亲缘关系网络多在母国建立,部分学生的亲缘关系网络可在东道国得到延续,但极少人能在异国与人建立亲缘关系。亲缘关系网络通常属强关系,密度大、规模小、同质性强,是初级社会网络。亲人之间以情感为基础进行互动,为留学生提供安全感。

2、地缘关系网络

地缘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社会互动,以地理位置为联接纽带产生人际关系进而形成社会网络。留学生在母国生活时与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交往,从而构筑了原生地缘关系网络。留学生在东道国时,以同胞圈为核心的地缘关系网络的“地理范围”被扩大,不仅包括来自母国同一个地区的人,还包括来自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

3、业缘关系网络

业缘关系网络是指留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次级关系网络,以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为核心,学校与留学生之间互动产生的关系也应包含其中。业缘关系网络异质性强、规模大,以工具性关系为主。且其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与机会,给留学生提供了物质支持。

4、趣缘关系网络

趣缘关系是指因彼此的兴趣、志趣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学生C:“我喜欢做饭,在公共厨房做饭时还结识了两个好朋友。”N与A因共同的宗教信仰结识。共同的志趣使得留学生通过具有共同语言的人来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从而获得丰富的资源、信息和支持。

(三)来华非洲留学生的社会网络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1、过度依赖原生亲缘关系网络产生负功能

留学生倾向于从原有的亲缘关系网络获得情感支持,而非在东道国拓展交际圈。原生亲缘关系网络的羁绊不利于留学生扩大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同时对其融入当地生活产生阻碍(学生A“我不想留在中国,我想念亲人、兄弟姐妹,我想和他们一起生活”,学生G“学习时我总会想起家人”)。留学生依赖并维系原生亲缘关系网络会影响其心理、学习适应。

2、开拓新的亲缘关系网络帮助留学生适应在华生活

学生O和中国人建立婚姻关系并定居中国,他在华不断拓展新的人际关系,与当地人充分进行社会互动。编织社会网络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新的亲缘关系网络发挥正功能,为留学生积极适应异国生活提供了资源、信息以及情感支持。

3、业缘关系网络提供信息、资源,激励作用增强

留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学校生活老师为留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给予其关怀、宽慰,使留学生克服思乡情绪,为留学生后续学习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留学生与学校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学校制度上,高校针对留学生设立的专项奖学金起奖励与激励作用。高校以综合素质为标准发放奖学金,奖励表现好的留学生,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同时激励其努力学习,对其学习、生活适应产生正面影响。

4、建构新的地缘关系网络促进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

留学生群体在东道国经历长时间的相处后,会形成“新生”地缘关系网。留学生拓展该地缘关系网对其跨文化适应产生正功能作用。在此关系网络中发展出强关系纽带,给留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另外强关系可以作为沟通的枢纽,拓展弱关系,提供信息和社会资源,帮助留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5、留学生维系并依赖原生地缘关系网络,会产生正、负功能

留学生利用自己的原生地缘关系有时能解决许多困难,快速适应生活,并且也会减少消极情绪(学生K“我表姐是这里的学生,她建议我来这边学医,刚开学时她来机场接我,我想家的时候她也常常和我聊天”)。原生地缘关系帮助其更好地在异国生活,但当留学生过度依赖“同胞圈”时,可能会将自己局限在其中,不愿敞开心扉与其他人交谈。

6、趣缘关系网络帮助留学生扩展交际圈

留学生能在趣缘关系网络的互动中获得归属感。长沙某高校每年举行“国际文化周”,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通过美食分享、节目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示自己故乡的风土人情(学生L“活动上我认识了一个中国朋友,我们都喜欢听R&B,还喜欢同一个歌手,平时会一起听歌唱歌”)。

7、宗教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产生两方面影响

非洲留学生受母国历史文化的浸染,多有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在中国属于亚文化,宗教圈具有较强的相对封闭性。“宗教圈”为留学生提供归属感的同时不利于留学生与中国人在意识形态及文化上达成深度共识。这种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社会网络壁垒,使留学生做出逃避现实的行为,不利于其适应异国生活。

四、建议

跨文化适应是留学生来到中国后面临的重大挑战,帮助其快速适应异国学习生活,有利于个人发展,高校打造国际形象,维护中非团结合作的友好关系。本文从以下四个层面提出改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建议。

其一,留学生应积极看待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入乡随俗。同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尤其可增进与中国学生的交往。另外加紧学习中文可促进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

其二,高校教师要加强多元文化意识,理解留学生的个性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充分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改善教学方式。生活老师要留意留学生的生活困难及心理变化,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其三,高校管理部门应重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尤其是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校方可为非洲留学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使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利于其融入中国文化氛围。细化奖学金类型,引导非洲留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其四,社会大众应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和理解留学生,避免因个人偏见或猎奇心理做出冒犯留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2010-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Z].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

[2]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66-168.

[3]李梦楠,贾振全.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03):133-135.

[4]熊智伟.东盟留学生跨文化社会网络异质性研究——基于南昌高校东盟学生的调查[J].浙江教育科学,2017(04):9-13.

[5]胡哲.来华留学生再建构社会网络与跨文化适应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

[6]刘萌萌.他乡遇新友—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网络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7]Redfield.R,Linton.R,Herskovits.M.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

[8]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04):44-49.

[9]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135-142.

[10]王祖嫘.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91-96.

[11]韩旭.来华留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15):96-97.

基金項目: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华非洲留学生的归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S201910542026)

作者简介:

蔡云洁,1998年生,女,天津人,本科生

黄小曼,1999年生,女,湖南浏阳人,本科生

谭卫华,1978年生,女,湖南城步人,讲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人口流动与少数民族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社会网络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的实证研究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路径的研究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