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和一个作家,珠联璧合,在宣纸上书写中国新文学的那些片段、那些诗句和篇章,很有意思。这是一次有关新文学的思考和实践,是一次笔墨事件……
李敬泽 批评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有评论集《为文学申辩》《致理想读者》《会议室与山丘》等,散文集《咏而归》《青鸟故事集》《会饮记》等。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冯牧文学奖、十月散文双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一
这是一次笔墨事件。
一个诗人——欧阳江河,他也是一位书家,他和另一位书家于明诠一起,用毛笔、用墨在宣纸上书写中国新文学的那些片段、那些诗句和篇章。
新文学亦是现代文学,于今已经百年。新文学是一次革命,不仅是内容的,而且是书写和阅读的,它立志把文学还给最广大的民众,以此建构现代的文化和现代的精神。
所以,新文学也是一次告别,告别毛笔,迎来钢笔、圆珠笔、电脑和手机。
书法因此被悬挂起来——它失去了与普遍的日常的书写活动的联系。一百年来,书法成为一种能指的艺术,它的所指停止生长,它成为对失落的文言传统的临摹和回望。
因此必须感谢书法,它是召唤和保存记忆的仪式。
但也因此,这一次的笔墨事件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探险,是书法与现代话语的对话和争辩,是让一座山撞向另一座山。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革命性的雄心:或许,不可能原来是可能;或许,两座山本是一座山;或许,书法不仅指向记忆,也连接现在和未来。
二
“墨写新文学”,关于新文学,我懂一点,关于墨写,一点不懂,夜航船上,手脚伸不得也。这个展览,因为在现代文学馆举办,在我的地盘上,欧阳和明诠让我写个前言,他们是客气,我不敢写,然后他们认为我是客气,非你不可。跟吃饭排座位一样,推来推去,最后我崩溃了,一屁股坐下来,写吧。写的时候定了一个原则,尽力写短,尽量不知所云,这样露出破绽的几率相对较低。现在也不知是否达到了效果。
我确信,“墨写新文学”,无论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作为一个展览,还是作为一次艺术事件,都是有意义的。新文学与书法在这一行动中对话、冲突,风马牛不相及而一定要相及,本非同根生,煮到一个锅里相煎更太急,结果是,相克相生,冲突被呈现出来,而这种呈现也打开了新的空间,新文学和书法都获得了新的面貌。
站在展厅里,看那些新诗的诗句,那些小说的题目,本来都是很熟的,但是现在忽然用毛笔写出来,裱起来,挂在那里,感觉好像陌生了。这种感觉类似于一首诗被朗诵了一遍,新诗大部分是书面的,无口音无唇吻,默默地读,但是现在忽然把它朗诵一遍,你会感到它一下子进入了身体、出之于身体,它不再是客观的对象之物。“墨写新文学”好像是用书法把新文学朗诵了一遍,这些文本、这些文字,追根溯源大多是用钢笔、铅笔写出来的,或者电脑敲出来的,然后以印刷体广泛流布于我们眼前。它是工业的和现代的,字还是那些字——当然到了当代连字也是简体字了,但作为符号。作为表意系统,它与笔墨、书法格格不入,这次展览、这个行动,它的张力在于,一方面将这种格格不入呈现出来,把历史的、文化政治的断裂和冲突呈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格格不入而半推半就,在这种呈露中又生成了一些事物。
就新文学来说,当它被“挂”在那儿的时候,它更像一个“僭主”,尽管只是写在纸上而不是刻在碑上。但墨写、装池,还有悬挂于壁上,这在一个空旷的场所、一个专供有距离的、仰视观看的展厅中,都具有了一种“纪念碑性”。这种纪念碑又是反讽的,因为这与新文学的根本语境是冲突的,新文学是大众的,不是贵族士大夫的,是阅读的,不是瞻仰的,是在现代性的支配下永远创新的,而不是追摹典范、恪守法度的。但与此同时,这种“紀念碑性”又将新文学的某种内在焦虑召唤了出来,释放了新文学身上深藏的“原罪”:背弃了纸墨、背弃了石头,背弃了典重的、在哲学意义上与天地与身体贯通的文字……
书法是背弃之后的剩余之物。在《会饮记》里,我就这件事说了几句风凉话,我说欧阳和明诠是女娲补天。书法的天已经塌了,人们假装一切如常,但“墨写新文学”把这件事摆在了那里。我指的是,支持书法的那一整套复杂的文化系统,现在已经坍塌,已经四分五裂,道术为天下裂,道裂了,只剩下术。书法是有“道”的,日本叫“书道”,我们叫书法,法度里自有道在,道乌乎不在。我最近拜读刘正成老师的《书法艺术概论》,读到一百多页了,我感觉这是一个大系统,通天彻地,文和字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最初是“文”,汉代才有“字”的概念,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天地间的大事。日常书写不用说了,它还有很不日常的、超越的一面。比如这里有块碑,有一片摩崖,我们在案头看是拓片,但是你在山野间看它,就会感觉到它写的时候不是让你读的,它根本没把你当观众和读者,它就那样铭刻在时间和空间里。这是一大套极其复杂的文化系统,时至今日,在电脑和互联网的时代,这个系统已经不在了。
如此一座巨厦,现代以来,四梁八柱一件一件地抽掉了,剩下什么呢?剩下书法作为艺术,书法家加入书协,成为现代专业分工下的一门艺术的从业人员。但接下来问题就来了,这个艺术是没有所指的,它只剩下能指,它无法在这个时代的经验、思想和世界观里为自己找到所指,箭也有,弓也在,技艺娴熟,但射哪儿啊?百步穿杨,杨都没了。所以,书法变成了一种造型艺术,现在还不让写丑字,那连造型艺术也算不上了,只剩下了技术。
书法的“道”有了问题,“法”也有了问题,比如现代汉语加标点符号,这不是一件小事,是大变,这一下子就把“法”给破了,造成了日常阅读视界与书法的观看视界的隔绝。怎么办呢?于是就剩下抄唐诗抄宋词。西川说,我们用笔墨书写一个文本等于把它批评一遍,可以构成批评行为,但我们大家都写“厚德载物”,把它批评八万遍,这个所指已经被我们损耗殆尽,和朗诵菜谱也差不多了,你再抑扬顿挫、情绪饱满也是空的。
这是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欧阳江河、于明诠看到了。其实现代以来还有人看到了并且给出了解决,那是一群伟大的革命家,天安门广场上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是革命与建国之碑,是共和国第一碑,它太大太重,它在书法上的意义反而很少有人想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八四〇年……”,碑和书法是传统,但碑文却是现代语体文。革命家就是革命家,毛泽东在书法史上做了一件革命性的大事,就是以书法写白话、写现代的话,我们看他的众多题词,写即是所写,能指直奔所指,他在日常性和仪式性两个方面同时打破了“不可能”,结果我们也就习惯了,但其中的意义我们并未深思。
——欧阳和明诠不是革命家,他们只是艺术上的革命者,提心吊胆“墨写新文学”,旧瓶装新酒,种种困难、种种冲突、种种不协调。但困难、冲突、不协调,这就是一门具有活力的、能够表达现代经验的艺术的根本境遇,由此,艺术才成其为创造,艺术才不会沦为舒适的消闲。
2017年7月25日
2019年4月5日改定
责任编辑 夏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