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習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命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0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城市文化遗产通过见证城市历史变迁、伴随城市发展当下、指引城市发展未来而传承延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建筑及传统村落处在拆与留、建与保的重要拐点之上,面临着诸多痛点与瓶颈。重庆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广泛分布着从古代巴渝文化到明清移民、近代开埠、建市、西南大区、三线建设等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其文脉传承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性,更具有文化的多元性。本文以优秀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建筑及传统村落为例,以保护城镇历史街区、修复城市文脉、强化城镇群协同发展管治等为措施,尝试以文脉的传承与活化带动人口、人力、人才的红利集聚与释放,创新综合治理效能的提升,探索“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具体对策。
一、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研究缘起
(一)“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提出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重庆及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重庆要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快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十九大以来,重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2018年5月16日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唱响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品牌,让重庆山水资源成为优势品牌,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千年美景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保护好、利用好人文资源,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由此,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品牌进入型塑阶段。
(二)“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深化
2018年11月,《重庆市城市提升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出台,是重庆首次为城市整体提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九大板块37项任务,具体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文、公共服务、创新九个方面。在重庆城市整体提升的进程之中,注重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和城乡空间布局,构筑重庆大都市区网络城市群、三峡库区网络城镇群和武陵山区网络城镇群,共同形成重庆市网络城市群总体格局,并在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关注生态性、人文性与智慧性,切实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拓展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市委市府对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多次调研并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创新发展,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重庆记忆,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实现重庆优秀历史文脉的传承与活化,激活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工业文化以及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生态文化、智慧共享文化,重庆在全域文化旅游融合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一举成为“网红重庆”。在网红经济的背后,离不开重庆固有的山水、立体城市特色,也需要更为深厚、持久及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实现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长红”,有必要在其亮点及特色上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
二、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研究实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历史文化街区要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进行原址保护、修缮改建或迁移重建。据统计,全国有133个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在全国七大片区,其中西南地区有20个,重庆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13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片区牵头城市。近年来,依据建筑风貌与历史文脉相互匹配的原则,重庆主城区与各区县依据建筑遗产类型予以分类,单独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的保护,在集中在主城区范围之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中梳理出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抗战陪都、西南大区5类风貌类型,并对应相应的历史文脉。
(一)优秀历史建筑承载山水之城历史文脉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的要求,重庆市委、市政府启动并多次编制《重庆市城乡(市)总体规划》,2012年组织编制《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规划于2015年1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审议通过;重庆山水之城的建设基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项目,在2015年重庆提出“三层七类”的分类保护标准,对标“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保护重点也由主城区扩展到全市范围内的名城名镇名村;2017年,重庆已经在主城区28个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以下统称传统风貌街区)中遴选了5个地方作为试点先行区,启动保护修缮利用工作,2018年上半年历史文化街区陆续开放。
根据《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三层七类”保护体系,优秀历史建筑是重要保护类型之一,更是彰显重庆山水文化传统底蕴的重要标志,《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公布以后,重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有本可依,在保护力度、方式和手段上都可以进行具体针对的保护,也迈出了重庆山水文化保护的坚实一步。
在重庆主城区中,渝中区、巴南区、南岸区和沙坪坝区属于老重庆的核心范围,聚集了大批优秀历史建筑,仅这四个区域中的优秀历史建筑就有58处,占据了总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扼守三峡重要门户地的万州区,作为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三峡库区经济、教育、文化、交通枢纽中心,保留着丰富的军事防御建筑和工业建筑,是山水之城移民文化、及工业文化的重要阵地。
渝中半岛作为重庆的“母城”,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是山、江、城集中的缩影,所以在渝中区最能够体会到重庆“新城”的发展趋势与“老城”的山水记忆和谐共生,历史与时尚交融,既保留着老重庆的味道又体现出新重庆的繁华,渝中半岛也成为山水重庆的文化缩影之一。渝中区的优秀历史建筑在全市范围内最多,共有8处公共服务建筑、7处居住建筑、2处风景园林建筑及1处商业建筑。基于此,渝中区面临着旧城改造与新城发展的双重压力。除此之外,沙坪坝、九龙坡、巴南、南岸几个老城区也面临着优秀建筑保护与城区改造发展的问题,激活城市发展活力的同时延续历史建筑的生命力成为当前的最大挑战。
(二)传统风貌片区传递“老重庆”文脉
2014年重庆市组织编制《重庆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在主城区与各区县建筑遗产类型予以分类的基础上,主城区细化出28个传统风貌片区,其中包括:重庆古城墙遗址、磁器口、十八梯等14个传统巴渝传统风貌片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鱼嘴等2个明清移民传统风貌片区;白象街、打铜街等4个开埠建市传统风貌片区;中山四路、李子坝、第十兵工厂(长安集团)等5个抗战陪都传统风貌片区;人民大礼堂、大田湾及劳动人民文化宫、重钢等3个西南大区传统风貌片区。28个传统风貌片区勾勒出“老重庆”的历史原味,传递“老重庆”不同年代的文化脉络。
(三)特色传统村落延续山清水秀“乡愁”文脉
除了在《名录》范围内已经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之外,在主城区范围之外的山水之间还分布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傳统村落,特色传统村落不仅是“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要的“乡愁载体”,更是重庆激发乡村活力,实现城乡一体、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但由于其布局的分散及自然损毁的不同,特色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更加艰难。在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名单公布之后,重庆已有63个传统村落位列,主城区2个,渝东南少数民族山区有29个,其他传统村落零星分布于其他区县。为进一步推进特色传统村落保护,2017年11月,重庆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并区分了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建筑遗产型、军事型、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生态环保型七大类,其中有17个村已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或景观旅游名村等。
三、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具体瓶颈
(一)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短期内难以平衡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已消失了4002处历史文化建设,包括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而在其中约有2000多处与经济建设、重大工程有关,即使是一些“劫后余生”的街区,也存在文化符号和文化功能部分流失的现象。比如在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中,优秀历史建筑120处左右。其中渝中区、南岸区、巴南区、沙坪坝区及九龙坡区优秀历史建筑共计54处,占比为43.2%。然而,除了部分建筑(如民居、学校、单位办公楼、教堂)还具有可利用功能外,大部分建筑处于闲置甚至废弃状态,文化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作用不显著。
(二)文化治理与社会治理契合度不高
在现行制度下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更多体现为政府部门“垂直化”的管理,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保护多属自发行为,即使一些企业、社会组织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发起保护行动,却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究其原因在于:政府、社区、企业等相关主体缺乏共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和合理程序,文化治理与社会治理难以契合,成为历史建筑文脉传承活化与文化治理的现实瓶颈。
(三)文化供给要素支撑乏力
重庆文化创意产品多与文化旅游相关联,城市旅游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多以特产、小吃等生活性消费为主,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短期体验游为主要形式,低附加值的旅游产品背后还时常承担着巨大的生态负担。文化关联从业人员数量和产业年增加值都远远低于北京、杭州等地,多聚集在餐饮、住宿等传统低端的低附加值行业;文创行业人才金字塔表现出“基础不牢、中间不稳、尖端稀缺”的窘境;人才发展受到服务年限、市民条款等多种限制,高层次人才团队尚未形成,各领域人才单打独斗的现象广泛存在,青年人才群体社会贡献叠加效应难以发挥,协同创新的活力及动力难以释放,极大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队伍构建与强化。
四、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脉传承与活化的对策思考
(一)严守发展底线,营造安全、安家、安居环境
严守山水城市治理的经济安全、居住安全与信息安全底线,构建生态、文化、社会安全治理平台,维护投资、消费安全及都市大数据信息安全。一是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将山水生态治理纳入机制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及严格的处罚惩戒机制;研发试用可替代性生态环保产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现“有山有水”向“优山优水”转化。二是严守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底线,确保山水之城历史风貌的整体性与文脉延续性,划定文化生态保护红线。三是严守规则秩序底线,规范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主体共治秩序,严格把控治理规范与法律规约,防治市场、社会乱象的同时激活并释放市场、社会的治理效能,实现山水之城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优化“人”的创业、就业、发展要素供给
一是探索以设立“优秀历史建筑特殊基金”的方式收回部分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建筑升级改造后形成的增值溢价,统筹用于该区域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出,特别是对推进街区人口市民化或促进就业相关工作有显著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设立奖项,形成有效制度激励。二是探索以文化与资本“联姻”提升街区就业创业品质,以投贷联动等方式吸引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创新型企业入驻,打造一系列定制型、体验型、私享型等历史文化旅游精品街区,在“娱教互动”中实现旅游业、服务业与街区历史文化深度交融,提升居民就业附加值;培育一批本地优秀街区文化旅游企业,在税费减免、经营场所租赁、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推动创新型文化企业向内降本增效,向外增加文旅产品的有效供给。三是通过解绑人才与属地捆绑的引进机制,并进一步放宽从事文保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条件、城市户籍准入、随迁子女入学等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赴渝创业;建立本地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尝试在各类高校开設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专业,按分层分类的标准组建专业的研究、管理和市场推广团队,有效传承与弘扬遗产文化,避免文化传承中“人亡技绝”的尴尬。
(三)优化发展格局,实现文脉传承、治理与更新
一是以“发展权转移”再造街区文化治理空间。参照生态补偿机制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红线,尤其对于传承中华文明重大文化价值、不宜商业性开发的优秀历史建筑群,借鉴“地票”理念,探索红线保护区域与邻近区域的发展权交易机制,通过邻近区域购买红线区域发展权的方式,将城市发展的部分增值溢价用于支持该类街区的保护性发展,同时,向中央申请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对禁止或者限制开发的红线保护区域给予补偿。二是以创新为动力,再造文化消费“寻梦”空间。将部分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改造成为“创客空间”,以重钢搬迁的工业遗址为例,可探索将遗址旅游与工业创客相结合,以“品味+文化+创新”的亲民文化发展理念,营造深远的文化意境,打造创新创业和工业、商业文化共融互哺的生态链。三是依托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再造街区文化拓展空间。积极对接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度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古迹、宗族传承等不同主题的大型文化遗产示范圈,积极进行文化输出,营造外化于形、内敛其质的巴渝文化空间,传递重庆文化生态“品格”,共享国际山水城市文化生态辐射带动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3.16.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