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 韦毅
摘 要:新时代要求出版人要以高度的使命感,担当时代重任,全力发展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出版业,为建设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科技出版人应当如何认识和理解自身的责任,又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中,科技进步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衡量着国家的实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路线图中,已进入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知识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知识转化将成为科技创新的力量源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为大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为己任的出版人更要担起知识和文化传播者的使命。下面笔者以一个科技图书编辑的视角谈一谈个人的认识。
一、科教兴国为己任,大局意识须增强
科技出版物的数量与质量,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国家的科技实力。作为科技出版物的制作者,科技出版人首先应当对自己身上的“科教兴国”这份重担有清晰而明确的认识,理解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地体现这种价值。
(一)做科学技术传播载体的打造者
我国的科技政策秉承开放、包容、学习、创新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技工作者从来都不能空穴来风,闭门造车。科学研究有这样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出问题需要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做出假设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制订计划需要有完善的科学指导,实施计划需要有严谨的理论依据。这些都离不开查阅大量资料,尤其是规范化的科技出版物,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有助于少走弯路,提升效率。而对于科研成果,则需要汇总、归纳、固化,形成论文或者专著,这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更高一层来说,有助于促进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学术出版物是科学技术重要的传播载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经过甄别的、规范的、有价值的资料,记录了科研的历程,传播了科研的成果,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如若没有学术出版物这个重要的“中介”,没有科技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科技事业的发展会缺失重要的一环。
科技出版人是学术出版物的打造者,我们要认清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二)做科学事业优质土壤的培育者
没有沃土,再好的种子也难结出硕果。科技事业要更上一层楼,要延绵百年,需要有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科普读物推介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能引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与关注,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为科研事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大批后备人员,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培育优质土壤。
科技出版人是科普读物的策划者,是科学事业优质土壤的培育者,我们要理解肩负着的这份重任的深远意义。
科技出版物的生产与传播,对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出版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打造优质的科技出版物,不仅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能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认清和深刻理解科技出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指导科技出版人的具体工作有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中国需要在世界科技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科技出版人应当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策划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抓好重点选题的策划工作, 立足国家战略规划下的重点建设领域,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出版科学性、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反映时代科技前沿,体现重大工程成果,阐释现代科学精神,讲述当今中国故事。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牢记初心见实效
20多年前,出版界的前辈、曾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的刘杲老师就曾说过: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这个目标就好比奥运奖牌之于运动员。“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笔者一直认为,在职业生涯中,如果能做几本能让读者真正读得下去、有实际收获,口碑好、立意高,能传承、广传播的好书,能影响一批人,带动一群人,改变一些人,那就是对一个编辑的最佳奖赏。
在当今大环境下,这样的作品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峰高原”之作。那么,应当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呢?
(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我们常说,编辑的工作就是为他人做作衣裳,需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我们做的这件“嫁衣”就是我们策划的图书,也是我们所交出的成绩单,展现着我们自己的形象,体现着我们的“存在感”。我们的个人价值就蕴含在我们策划的出版物之中,每一本好书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好编辑。虽功成不在我,但功成必有我,这是对本职工作内涵的深刻体会和深度認同,这也指导和引领着每个编辑在出版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二)干事创业担当,探索尝试创新
编辑要有创新的眼光,敢于做别人没有做的。当下5G元年开启,高带宽、低时延的5G时代到来,VR的兴起、视频流的爆发会给数字出版带来更大的空间;定制化图书的实现也越来越便捷,价格也越来越低廉;读者的阅读习惯会逐渐转变,会出现更丰富的阅读形式。这些都会给传统纸质书的出版带来很大的冲击。
多年前,在电子书出现之时,很多人都认为电子书会给纸质书带来极大的打击甚至导致纸质书的没落,可是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利用得好,电子书是可以促进纸质书的销售的,二者相辅共赢的局面并不少见,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当前众多出版社都在探讨融合发展,我们近期就在某些图书出版领域进行探索,利用云平台,融合更多形式的内容,比如,视频、课程、PPT,探索扩展纸质书内容的微课程,诸如此类,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难免遭遇阵痛,也会走些弯路,没有借鉴,摸着石头过河,投入可能短期内与产出相去甚远,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规律,也是无法避免的。新时代的科技出版人,应当有忧患意识,面对可能遇到的冲击,战胜畏难情绪,利用好新的技术和平台,敢想敢做,进行科学且有效的创新和尝试。
(三)发展眼光随势,敏锐触觉深究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开始在世界舞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压制也越发明显,从近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可见一斑。如今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需要:第一,对内传播正能量,凝聚民心,宣扬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基础科学的坚实基础;第二,对外传播价值观,兼收并蓄,推广高新科技,展现中国贡献,体现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名片的响亮声音。我们科技出版人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随大势而为,要紧密围绕着这样的需求展开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这一点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国内ICT领域某知名公司有意出版一本技术类图书。在与作者团队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在常规了解技术发展的背景时,深挖了该技术的孵化故事,了解到该技术处于我国超前布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正持续催生出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创新应用的基础平台,正推动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行业的广泛关注。而且,该公司在此领域处于业界遥遥领先的地位,不仅与相关权威机构携手,引领了标准的制定,还在行业内首批孵化了商业项目。更重要的是,该技术与当前热门的5G应用息息相关,属于热点、重点项目,而且,我们还了解到,其广泛商用的条件是光纤到户率,目前在全世界,因为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5G和光纤到户大国,我们国家才拥有最适合发展此技术的环境。如此,推广该技术,可以为全世界在此领域树立标杆,积累实施经验和市场模式。于是,我们特地申请了相关重点出版工程,以将這些背后故事明确讲述出来,图书内容主体展现的是技术的成果,背后蕴含的则是科技领域的超前布局以及中国企业在该技术领域为世界所做的贡献。原本纯技术类的图书,变成了体现国之重器的出版物,贴合当前国家科技战略规划部署,输出了价值观,其立意有了极大的提升。
了解到这样的信息,不是完全靠作者团队的主动阐释,而是需要编辑步步引导,提纲挈领,深入挖掘。这离不开领会当前科技强国战略思想的实质内涵,出版人就要培养这样敏感度,将实际工作放入国家大势中思考,擅挖掘和提炼整合。
(四)踏实行得实效,做中学悟真义
对责任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期望一个刚踏入出版行业的新编辑对自己这份职业有多么深的认识,那不现实。这种认识是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的。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相关重点、规划,密切联系国家文化传播政策的相关要点、方向,我们仅有责任感还远不够,要在“做中学”才能加深感悟。我个人的感受是:要善于从专家处获取知识,通过作者了解行业,透过同行吸取经验,在行事中收获灵感。当对自己有高要求,立志策划出版“高峰高原”之作时,你就有很多机会涉足高科技的领域,接触最前沿的研究,聆听高水平专家的指导,与高水准作者进行沟通。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机会,既可开阔眼界,亦可开放格局,可以了解更多的讯息,常常会有顿悟的感觉,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往山峰攀登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科技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不是虚话,亦非口号,而是真真正正与编辑的初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编辑的初心是做“好书”,好书的标准千千万,每一个编辑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读。科技强国的战略思想给了这份初心一种时代意义和更具体的内容:“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峰精品、传世之作。
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我们的国家正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伟大复兴梦大步向前。新时代,新气象,我们科技出版人要有新作为,力尽不悔初心,尽责不负当下,自信不惧前行,深刻体会和勇敢担起科教兴国的重任,把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体现的创新、合作的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向全世界传播,使中国的声音触达四面八方,让中国梦早日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