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戬,何岸遥
(广州市政协,广东 广州 510045)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新时代,广东省肩负起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走在全国前列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必须依靠创新的驱动作用,必须依靠人才的支撑作用。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2004年,广东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的意见》为“纲领性”文件,出台《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等一系列人才发展法规政策,以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为两大重要抓手,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引领广东经济发展。
一方面,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完善以幼儿教育、小学、中学、高等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实施党政人才、企业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南粤青年人才等六项人才工程,完善激励、服务、保障措施,培养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的专才,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层面,在2008年出台《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遴选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国家,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储备。为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广东出台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到粤流动、就业,为发展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支撑。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革新与突破,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保障。
人是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参与者。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向广东转移,促使广东成为人口大省。《2018年广东统计年鉴》显示,全省常住人口11169万人,比1978年相比增加6104.85万人,增长1.21倍;就业人口总量达到6340.79万人,比1978年增加4064.84万人,增长1.79倍。成才必须先成人,广东省在人口总量,特别是就业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为人才培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资源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我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017年,广东普通高校151所,中等学校621所,普通中学增加到4566所,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2313.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192.58万人,在校硕博士研究生达102912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71%,[2]人才基数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广东实施“广东特支计划”、“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人才工程,通过“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63个、领军人才122名,“广东特支计划”遴选杰出人才93人,“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126名,引进紧缺拔尖人才81名,资助博士后116人次,在粤工作院士19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5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10人。各地级市亦纷纷出台公布人才紧缺目录等,吸引高素质人才到粤就业,为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提升广东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得到长足进步。2017年,广东省专利申请量62.78万件,同比增长36.01%;专利授权量33.26万件,同比增长28.42%,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96件,比上年同期增加3.43件,是全国平均水平(9.8件)的1.93倍。[3]
广东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需要不断发掘新动能、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是第一资源,打好人才资源战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任务。
在国语辞典中,“人才”,指有才能学识的人,《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中写道:“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也用于形容人的品貌、才学,汉代王充在《论衡·累害》一书中有道。“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2018年颁布)明确了“人才”的法律内涵,“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保持一致,对此争议不大。
人才有类型之分,还有层次之分,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人才标准。[4]目前,我国人才分类主要按“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类型进行分类,存在复合交叉的情形,亦未进行更为明确的细分。同时,尚未形成统一的统计标准和衡量标准,导致人才层次与分类存在差异与争议,使人才的定义仍较为抽象、模糊,不利于人才发展工作的开展。此外,分层分类的人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仍普遍存在重成果轻能力、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重头衔轻贡献等现象。
对人才进行科学分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充分条件,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统筹推进人才发展工作,应当创新人才分层分类模式。广东省应当制定统一人才分类标准,对人才进行层次划分与类型划分,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专业、职责等内容,科学划分层次、种类,克服人才划分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
我国人才培养大多以“专才型”模式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核心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成为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人才。但专业设置过多、划分过细,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开始出现,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淡化。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人才的专业素养,而由单一化逐渐转变为多样化,我国“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较难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跨界人才的需求,具有跨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数量较少,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产生障碍。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入融合发展的要求,广东要更加注重发挥教育基础性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5]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应当成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应尽可能突破专业的限制,在全面开展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再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细分,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跨专业、跨学科交流攻关,使学生成为“法学+X”、“管理+X”、“外语+X”或“人工智能+X”等同时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我省人才培养工作中凸显出重引进,轻留人和育人的问题,有关主管部门尚未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推动出台一些全面具体可实施的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政策。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和服务机制,对留人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有利于解决人才评价的“一刀切”问题,有利于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对留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探索社会化评价,将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企业纳入评价主体体系,建立由行业组织、企业参与管理的, 政府统一颁发人才证书的评价体系。
同时,扩大人才服务专区覆盖的人群范围,为创新人才提供同等的优质政务服务。此外,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咨询、人才计划、人才活动、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实现人才与人才、人才与企业、人才与资本之间的互动和跨界协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必须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从创新人才分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评价和服务机制,以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力,把人才资源转化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