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科
(中共息烽县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1100)
红色资源是息烽最靓丽的名片。近年来,息烽县红色教育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息烽开放发展的新亮点之一。息烽县可以利用省会区县地理优势和红色优势,主动找位、站位、补位,打造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进一步完善省会功能,培育省会发展新引擎。
严格来讲,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和政策设计,而是笔者在长期红色教育过程中,根据观察、总结和思考,建议性提出的与息烽区位和实际相符合的一个创新性定义。它更侧重于在省会贵阳的视角下,对完善城市功能的一种提炼和尝试。具体来说,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就是在省会贵阳的功能划分中,立足息烽红色资源,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协调,打造完善的红色教育平台和品牌体系,全面承担省会红色教育职责功能的区域。从内涵上来看,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是从经济与社会服务功能视域下的地理空间范围。从内容上看,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就是要承担起省会区域主要的红色教育工作。目标在于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已有规划的基础上,以红色教育带动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推动绿色发展,把息烽打造成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息烽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防范最严的一所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共产党人在狱中成立了秘密党支部并开展了积极活动,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地下斗争文化。张露萍七烈士在息烽快活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见证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绝对忠诚。深山古洞玄天洞,杨虎城将军“息烽八年”囚禁岁月,见证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1935年3月29日至4月3日,中央红军长征南渡乌江过息烽,开展了10余次大小战斗,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血洒九庄”,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发挥了“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还有息烽解放前夕的反蒋救国文化、息烽解放初期的清匪反霸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养龙司乡堡子村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留下的半边天文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三线”文化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和进步人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留下的英雄事迹和进步华章,对教育党员干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息烽集中营继续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在干部教育及各种红色教育培训中,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始终是全市的龙头,发挥着红色教育的火车头作用,贵阳市范围内的省、市及其他区县党政机关、企业和高校首选到该纪念馆开展理想信念及革命传统教育,仅2018年至2019年,贵阳市范围的班次共有221期,参训人数24171人次。二是息烽党性教育品牌不断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息烽县委党校利用息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重走长征路”“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等方式,成功推出了息烽—遵义—仁怀—习水—湄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部理想信念3—7天教育培训课程,承接了省内外党校、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训班级120期以上,培训人次6200多人,得到了参训学员、主办方和委托方的高度认可。在息烽县红军南渡乌江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的“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在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自2018年以来,就有省内外近30个班次前往体验教学,受教人数2000余人,其中,以贵阳市云岩区、观山湖区、市直机关居多。2020年,省文旅厅、省作家协会、省信用联社等单位也到南渡乌江现场教学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教学效果得到学员的称赞和主办方认同。从以上数据来看,息烽县实际上已经初步成为了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承担了省会红色教育的大部分功能。
根据息烽县红色教育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息烽县从硬件和软件多个方面同步发力,推动建设“息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一是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规范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组字通〔2018〕33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息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申报备案工作,构建“一中心、三基地、N线路”①“一中心”即新建“息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承担学员食宿及专题教学场所功能;“三基地”即党性教育基地下属的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核心的“纪念馆基地”、以红军南渡乌江为核心的“长征文化主题公园基地”、展现党领导下社会建设发展成效的“大党建促大发展基地”;“N线路”即贯穿县内各教学点的多条菜单式现场教学线路的干部教育格局。目前,县委机构编制部门已完成党性教育基地法人身份授予,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备案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处于向省委组织部门备案阶段。息烽县新划拨地块100余亩建设“息烽县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大本营”——管理服务中心,也是未来新党校驻地,将于2021年7月1日前投用,建成后的中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食宿条件极大改善,可满足省内外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的需要。二是积极改善乌江峡等各现场教学点基础设施建设。开车从贵阳到息烽中央军委纵队登陆的大塘渡口只要1.5小时,从息烽县城出发只要30分钟,大塘渡口的停车场、公厕已建成,并已完成乌江沿岸红军长征过境地步道建设设计、乌江水上交通工具及码头规划等工作。
息烽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教育的品牌影响力也初步显现,但是综合来看,红色资源利用率还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率不高。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内,教育资源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例如许晓轩等狱中秘密支部素材没有相应课程,猫洞情景教学仍有不足;二是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仅针对干部教育 ,其他如研学教育等参与不足;三是红军南渡乌江教学资源目前仅开发了南渡乌江现场教学及体验教学,其他资源还未充分利用,如位于流长镇前奔村的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关于息烽红色资源与历史挖掘,还有不少争议及疑点,需要加强考证。一方面是息烽集中营相关历史细节需要进一步厘清,例如,教学中常说“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至1946年7月设立期间,8年时间先后关押了中共党员、爱国人士、进步青年等各类人员1200余人,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下落不明者400余人,幸存者不足100人”[1],下落不明的人到底去了哪里?是不是被埋葬在猫洞里面?二是红军南渡乌江的三大渡口,按照至上而下的顺序来看,红军从梯子岩渡口消灭下游的敌人,则红军打响南渡乌江第一枪的梯子岩渡口应该是在最上面,即江口渡口,同时江口渡口当地群众又称之为梯子口。三是红军过息烽期间中央领导人的住址及主要活动史实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例如,“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随军委纵队进入流长(息烽)”[2]后的准确驻地,两天时间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研究部署了什么、有哪些历史故事,目前还没有详实的资料。息烽集中营旧址部分,从息烽县志图片来看,还有很大部分建筑设施,今天使用的是监狱的主体部分,其他建筑还没有复原。以上诸多争议和疑点,需要加强研究。
自息烽县委党校2018年向县委提出开发乌江峡红色教育资源的建议被采纳以来,到息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正式把大塘、江口、梯子岩渡口作为基地下属的“南渡乌江现场教学基地”,已完成了步道码头等基础设施设计,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开始施工,导致慕名而来开展教学活动的班级体验效果打折扣,影响了息烽红色教育品牌对外形象。同时,渡江摆渡船只规划注册工作明显滞后,导致社会力量购置的船只能到毕节地区注册,而流域船只总吨位有限,如不及时跟上,基地建成后恐造成无船指标可用,租借其他船只处于缺乏定价权的不利地位,会进一步加大培训成本。
红色资源挖掘整合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借息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之机,对全县红色资源实现真正整合,包括县委党校师资平台资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人才和馆藏资源以及县内其他红色教育基地资源等,以一个声音,一个标准,一个形象,一个平台,合力对外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对红色资源现有争议疑点进行挖掘补充,例如,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内的斗争故事进行继续挖掘,对当时息烽集中营内还未复原的部分进行复原扩容,对红军长征过息烽期间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指挥协调活动进行挖掘完善。
打造红色教育功能区,关键要发挥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当前,发展红色教育特别是开展对外培训,各地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对授课教师与带班教师没有激励措施,教师带班中还要承担巨大安全风险,不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对教师积极性影响大。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也不少,例如延安红色教育产业经验启示我们,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党校等,应该借鉴各地经验,按照中组部干部培训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管理激励制度,促进本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真正做到向中央看齐,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严守纪律规矩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加大红色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多个方面,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是要加强党校、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县党史研究室等机构教师及工作人员培养力度,通过外派学习,支持参与攻读研究生教育、本地强化提升等方式,培养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能挑重担、一专多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养一批红色教育领域的名师名家。二要通过整合资源,通过发掘本地人才,外聘省内外知名教师以及红色后代讲故事等方式,调动一切能促进红色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全面增强红色教育能力。
目前,息烽县已经按照省市组织部门的要求,启动了“息烽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申报备案及硬软件提升工程,确定了“一中心三基地N线路”的干部教育基地格局,搭建了基地领导班子,完善了基地机构编制,确立了基地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正以“建设省内一流区县党校,打造全省一流干部教育基地”的高标准要求,推进党校建设和基地建设工作,拟充分利用“息烽集中营(含旧址、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张露萍七烈士陵园)、长征文化主题公园(红军南渡乌江过息烽)、大党建促大发展”教学基地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升级版,全面形成服务省会、雄踞黔中、辐射全国的干部党性教育新格局,崛起为省会红色教育功能区。但是目前部分设施进展缓慢,省级备案工作尚未完成,需要省市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全力推动基地建设备案工作,保证按照预定时间节点完成基地建设全部工作,建好红色教育重要支撑平台。
从完整红色教育功能区角度来看,息烽县还缺乏一个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发展强大的载体。息烽可以借鉴各地经验,建设与红色教育功能相关的展区展馆,协调军队部分退役装备及新装备模型等,建设青少年国防教育展馆或主题公园,亦可以在长征文化主题公园范畴内进行配套。例如,“遵义号驱逐舰2019年5月正式退役,将运往余庆县飞龙湖,用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3]类似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红色教育要素,增强功能区影响力,更进一步增强参训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强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