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荣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 毕节 55170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赶超,不仅取决于是否制定和实施了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取决于是否精准地选择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对于贵州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的省份来说,发展具有地域性的特色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贵州是我国三大夏秋蔬菜优势主产区——云贵高原蔬菜生产重点省份之一。从贵州省9个市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产值,毕节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全省都处于第一梯队。蔬菜产业既是毕节市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引导下,毕节市成功建成了多条蔬菜产业示范带,一批特色蔬菜产业基地逐步建成,初步实现了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如大方辣椒产业示范带、赫章食用菌产业示范带、金沙香葱产业示范带、七星关白萝卜产业示范带、威宁“三白”产业示范带等。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毕节市的七星关、威宁、大方、纳雍等蔬菜生产重点区县,绝大部分农民从事蔬菜生产所获得的收入占其年人均纯收入的73%。然而,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毕节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也逐渐显露出来。如蔬菜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种苗自主研发培育能力不强、比较效益下滑等等。本文旨在探讨目前毕节市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贵州蔬菜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蔬菜产业作为毕节市农村产业革命重点产业,也是毕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12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毕节市一些县区的蔬菜基地已成为贵州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绿色蔬菜商品供应基地。201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406.99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153.40万亩的18.90%,同比增长1.9%;产量达387.1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2735.44万吨的14.15%,同比增长7.2%;蔬菜产值达127.83亿元,占全省蔬菜总产值806亿元的15.86%。人均消费蔬菜253公斤,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70家,农民合作社共计15597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759家。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国有平台公司18家,发展蔬菜基地6.99万亩,占全市标准化蔬菜基地的13.98%。全市蔬菜无公害产地认定2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21个。①《2019年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6月14日)和《2019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04月10日)
截止到2020年4月底,全市完成蔬菜种植121.23万亩 ,产量124.64万吨。其中,白菜完成种植20.41万亩,产量43.39万吨;甘蓝(莲花白、花菜)完成种植11.54万亩,产量13.88万吨;萝卜完成种植3.65万亩,产量26.72万吨;香葱(大葱)完成种植4.17万亩,产量2.27万吨;南瓜完成种植33.5万亩;其他蔬菜(瓜豆、茄果、莴笋、速生叶菜等)完成种植47.96万亩,产量38.38万吨。2017年—2020年6月,各县区蔬莱产业发展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1.5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5亿元,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放0.5亿元,原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5.55亿元,年均增幅达16.9%。②根据毕节市各县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核算
随着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毕节市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20年全市按照“市场所需、本地适宜”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发展企业,建设连片农产品种植基地,建成171个达标以上坝区,平均亩产值超过8500元。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设施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已建成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7个,农产品生产企业17家,农特产品21个,面积达1.4万亩。
毕节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耕地破碎贫瘠。全市现有耕地中,山地、缓坡占80%以上,偏酸性土壤占64%以上,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十三五”以来,纵向上看,毕节市蔬菜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但是横向上看,与全省其他市州相比,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一是灌溉设施落后。毕节市蔬菜产业基地涉及10个县(区),2020年规划建设标准化基地面积50万亩。覆盖范围广、面积大,由于资金投入缺口大、排灌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而难以达到普及覆盖,全市各县区普遍存在水源稀缺、灌溉设施不能全覆盖的情况。“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设施不配套成为毕节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如威宁县最远的坝区离水源点相距12公里,田间道路通达度和道路基础设施配套率只有40%,严重制约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全市设施蔬菜大棚绝大部分位于地势较低的坝区,由于缺少大型排灌设备,遇到洪涝灾害根本无法种植。二是冷链物流供需不匹配。冷链设施对于蔬莱产业发展的“打冷”收储、长距离运输、扩大销售半径等具有重要作用。从调研情况看,冷链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缺口大”与“吃不饱”问题同时并存。如威宁县一个1400亩蔬菜基地,配有4个冷库,库容1000立方米,日常使用2个,其余2个经常空置。而某县一个5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由于没有配套冷链物流设施,2019年一车价值6万元的蔬菜,通过普通方式运到沿海某批发市场时已经全部腐烂,加上来回的交通运输和人力成本,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三是蔬菜产业财政投入不足,蔬菜产业发展涉及的资金要素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尽管中央和贵州省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蔬菜产业的投入,但由于毕节市县两级地方财力薄弱,总体投入有限。《毕节市蔬菜产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提出,分三年累计投入8亿元资金,实施生产设施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质量安全、主体和品牌培育“四项工程”。其中生产设施配套工程投入4.66亿元,技术推广应用工程投入2.04亿元,质量安全工程投入300万元,主体和品牌培育投入1.27元,这对于整个毕节市蔬菜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说,投入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即使这样,根据方案分解到各县区的目标任务,一些县区还是难以完成,个别地方由于政府扶持奖补政策不能及时兑现,导致部分基地农资投入困难。
全市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的种植企业中,除了实力较强的个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大户外,大部分种植企业、合作社散、小、弱,发展资金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药规范使用等田间管理环节短板明显。目前,全市从事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只有31家,占全市龙头企业总数的8.37%,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从事蔬菜生产的合作社只有1148家,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7.36%。由于蔬菜产业投资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往往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从而使投资主体实际投资和预期收益相偏离,导致投资风险增加[1]。因此,尽管各级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也很难引进那些国家级龙头企业。而落地的各类经营主体因缺乏20%自有资本金,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相关担保贷款条件,融资十分困难。部分蔬菜企业由于无固定资产抵押、已建成的配套基础设施产权不明等原因,政策性保险和政策性担保量小面窄。
蔬菜产业虽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对从业者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从业者缺乏一定技能,在蔬菜清洗、分拣、包装等方面操作不规范,产品便难以达到市场要求。毕节市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较低,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自我约束和组织能力不强。调研发现,蔬菜基地务工的多是50至65岁老人、妇女,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0%左右,劳动技能差、劳动效率不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随意性大,责任意识不强,使产品很难达到市场需要的严格标准。同时,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由于毕节市蔬菜经营者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蔬菜推广过程中必要的试验示范环节无法开展,不仅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也制约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蔬菜种植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00人(含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其中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农技人员仅140人。全市216名科技特派员中,蔬菜科技特派员不足30人。调研发现,由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近年来蔬菜学专业毕业生流失严重,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如某县一个农技站在编在岗4人,但真正能从事蔬菜等农技服务就2人,而且还要兼顾合作社的管理事务,根本无法满足2万亩蔬菜核心基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需求。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农技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较弱,科技人员素质、能力与发展要求不适应;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人员作用发挥不充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研发现,各县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三白”、南瓜、香葱、食用菌等蔬菜品种方面。从全市的角度看,这有助于增加主要产业和产品的规模效应,各地是产业合作的伙伴,但从县区的角度看,产业和产品趋同使各县区成了蔬菜市场的竞争对手,客观上导致了蔬菜市场的恶性竞争 。特别是对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产品市场发展较慢、区位劣势明显的县区来说,在蔬菜产业发展进程中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多年来,由于受观念、资金、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加上土地流转比例不高,毕节市蔬菜产业比较粗放,“小、散、乱”的特征较为突出,蔬菜单品“一三轮车有、一卡车没有”或者“大而不强、多而不优”。 全市成规模的产业带较少,产业发展链条短,蔬菜加工转化率不高,没有形成良性的蔬菜加工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所调研的10个县区中,500亩以上大坝目前发展规模化蔬菜基地130个,种植面积9.76万亩,仅占全部蔬菜种植面积400万亩的2.44%。蔬菜的零星化种植情况还比较普遍,整体规模效益还比较低。据调度汇总数据,全市500亩以上坡度低于6度的坝区中,只有部分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大部分土地仍然集中在农户手上,以自主经营为主或以不能破坏田埂为由不配合流转,使得集中连片土地不能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化整为零”的碎片化、散乱弱的小农生产局面没有完全打破,难以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蔬菜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合作社和分散的农户,市场信息闭塞,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在生产和销售上都处于弱势。全市没有建立专业的蔬菜市场信息系统和为蔬菜经营主体分析市场信息的专业部门,导致蔬菜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经营主体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获取信息的时间滞后,蔬菜种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种什么、种多少全靠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的多样化正成为一种趋势,这种生产的主客体以及市场调节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阶段性、区域性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菜贱伤农”和“有求无应”之间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种植户蔬菜种植积极性,也制约了蔬菜的持续稳定供应。
毕节市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贵州农村主导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贵州蔬菜产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引导蔬菜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将贵州蔬菜基地建成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目标,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产业协同。要以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发挥好政府对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科学编制“十四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以蔬菜基地建设为载体,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蔬菜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既要立足蔬菜产业的既有布局和成功经验,又要谋划蔬菜产业振兴的长远发展目标。二是发挥区域优势,重点发展综合效益高的特色单品。坚持以县为单位统筹蔬菜产业发展,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做到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以有机和绿色、生态为主线,优化区域布局,不断加大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一乡一品”、“一县一业”,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地域性特色产业大县,力求在产业集中、区域集聚、经营集约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按照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强化现有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形成完善的蔬菜产业扶持体系。重点是强化对蔬菜产业加工、销售环节及经营主体补助力度,及时兑现各种奖补资金。二是加强政府投资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吸引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农户等多方资金进入蔬菜产业,参与蔬菜生产、流通、销售及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建立和落实蔬菜风险基金、新基地开发基金及蔬菜发展专项基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性转移支付力度向蔬菜产业倾斜,减轻地方财政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投入压力。三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放宽其担保贷款申请门槛,将担保基金担保比例从20%放宽至10%,最大限度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建立健全蔬菜生产风险补偿机制及蔬菜生产奖励制度,保障蔬菜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各地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依据地域和行政区划,以蔬菜示范区为龙头,积极协调各经营主体,按照企业集团化运作的方式,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对一些“小、散、弱”的蔬菜基地进行兼并与重组,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到龙头企业的管理范畴,实现合作共赢。大力推广党建引领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围绕产业建基地,扶持和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和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关系。紧盯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防范和化解蔬菜产业风险,尽可能降低季节性、结构性过剩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未知风险,力求经营者效益最大化。整合各种资源,把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各方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不断扩大蔬菜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品牌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通行证。伴随着中美贸易战加剧、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等因素的综合叠加,各种产品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竞争正在被品牌竞争所替代。地方政府要借鉴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品牌管理理念,提高品牌策划尤其是绿色、生态蔬菜品牌策划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地方优越的生态环境,强化贵州“生态、有机、健康、安全”的蔬菜原产地形象,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突出本土特色,努力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有关部门要优选一批在标准化、地方特色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蔬菜龙头企业,助力其依法争创蔬菜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着力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贵州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投入和创建力度,创新蔬菜产销模式,构建蔬菜供求模型,及时指导经营者动态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和品类,实现蔬菜产业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转变。通过蔬菜经纪人、物流龙头企业、地方农产品销售平台公司等流通主体,把“产”和“销”两头的经营主体连接起来。推动线下与线上有效结合,省内与省外“两个市场”的有机衔接。推进“批发配送网+冷链物流网+电商互联网”的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优势,判断全国各个地区所需各类蔬菜所占比例,准确制定销售和运输方案。一是巩固内销,扩大蔬菜市场本土化份额,稳定“农超”“农校”“农批”“农餐”对接和社区直营,积极开展蔬菜进机关、医院、军营等活动,稳定本土蔬菜的长期定单,力争本地市场蔬菜自给率达80%以上。二是拓展外销,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通过创办大型农特产品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形式,利用各对口帮扶市场,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规模,巩固并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贵州蔬菜进入全国重点城市高端消费市场,扩大东南亚地区,开辟中东地区、中亚地区等海外出口市场,进一步提高贵州外向型蔬菜产业发展进程。
各级政府要创新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蔬菜专业人才和资源投入蔬菜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目前我省蔬菜产业人才培养和创新技术来源主要集中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一些农业生产型企业[2]。一是要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定期举办蔬菜产业专班,加强对农业科技和蔬菜行业种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充分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加强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改造和提升蔬菜产业基地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育苗基地建设,加快研发标准化规模化无土栽培技术,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依靠农业科技,突破制约地方特色蔬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不断延长蔬菜产业化链条,促进蔬菜的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