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农村转型社区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 *

2020-03-11 05:18阿普加阿里卡威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坦桑尼亚非洲社区

阿普加·R.阿里卡威

内容提要 | 为使非洲大陆摆脱欠发达危机的泥潭,非洲领导人采取各项政策,选择和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以期从经济上摆脱殖民霸权的主导地位。在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理念起源于后殖民独立时代,旨在凝聚非洲兄弟情谊的真正精神,实现非洲国家的自力更生,这也是非洲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本文考察了被视为实现自力更生和农村发展纽带的非洲社会主义实践,采用探究性研究方法,依托概念框架方法论,建立了非洲社会主义理念与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便希望在非洲经验范围内谋求社区发展的国家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一、引 言

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努力谋求某种形式的发展,以提高其国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对发展的追求差异将各国推向有利或不利地位,前者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导和霸权地位,而后者则面临发展不充分的危机。

显然,受到欠发达危机的威胁,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境遇是最糟糕的。在奥武加·莱缪尔(Owugah Lemuel)看来,非洲各国的政策已经游离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及其经济的边缘,并进一步强化为一系列的依赖和新殖民剥削。这一点可以通过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赤贫问题、生活水平下降和沉重的外债负担得以证明。

非洲国家遭遇的对外依赖问题和欠发达境遇可以追溯至其融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边缘的不平等方式。这种状况迎合了国际资本的利益,但危害到了非洲国家的发展。在独立之初,非洲统治阶级继承了殖民时期的各种体制和架构,从而导致其经济屈从于国际资本的支配。

为了挣脱这种困境,诸多非洲国家发起各项经济和政治改革,作为独立后实现自力更生发展的举措。例如,在坦桑尼亚,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理念被采纳,作为实现发展的指导原则。据此,发展必须由内部产生和维持,国际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其目的是利用社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造福于所有人。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动员群众,为社会发展创造自力更生的条件。

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1967年1月29日,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国家( TANU)①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于1954年7月成立,后与桑给巴尔非洲设拉子党合并成坦桑尼亚革命党。——译者注执行机构在阿鲁沙通过并颁布了著名的《阿鲁沙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宣称:有必要完全消除对外资的依赖,独立开发国家资源,建立工人民主国家。其目标在于实现社区发展和自力更生,提高非洲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建立一个以非洲社会主义为原则的坦桑尼亚非剥削性社会。因此,本文旨在将非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一种社区发展模式加以透视,并以此作为坦桑尼亚农村转型的一种尝试,其采用的探究性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的独特实践。该研究采用概念定义法明确了非洲社会主义理念是一种促进平等主义和推动社区发展的生活理念。

二、理解非洲社会主义的原则

在人类历史上,非洲社会主义的形态不同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存在的全部本质是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其动力是基于阶级利益对立形式的辩证存在。对立阶级的出现引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当这些阶级为各自利益而斗争时,如果它们之间缺乏对应关系,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就会逐渐形成。因此,在以新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价值观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②译文参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0 页。

这种人类发展形态的社会学解释始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最后过渡到理想的和完美的共产主义形态。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观点,它从社会进化理论的视角解释了阶级斗争。该学说主张人类历史进程是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技术进步决定社会形态,整个过程遵循辩证原则。因为它是确定性的,因此被认为是科学的。

另一方面,非洲社会主义反对社会秩序决定论,这一过程根植于孕育其存在的人民的生活传统之中,它试图将非洲的经验和历史条件置于其社会存在的背景之下。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Julius Kambarage Nyerere)曾指出:

另一方面,非洲社会主义没有从农业革命或工业革命中获得红利,它并非从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矛盾开始的。事实上,我怀疑在任何非洲本土语言中是否存在和“阶级”这个词相等的事物,因为语言描述的是操这种语言的人的思想,而“阶级”或“等级制度”的概念在非洲社会中并不存在。③译文参考[坦桑]朱利叶斯·尼雷尔:《尼雷尔文选·第一卷 自由与统一》,韩玉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1 页。

非洲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思想态度的呈现。其目标和宗旨建立在“乌贾马”④“ 乌贾马”,在斯瓦西里语中意为“大家庭”,也可以翻译为“家庭关系”“兄弟情谊”。——译者注基础之上。这种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对立。经典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存在阶级利益冲突的社会。同样,它与资本主义也是对立的,因为资本主义建立在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之上。

现代非洲社会主义理念来自于传统的遗产,即承认社会是基本家庭单位的延伸。因此,非洲社会主义的家庭构想远远超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范畴,从社区、部落、国家,甚至到整个人类。从逻辑上讲,通过社会主义理念精心谋划的非洲社会发展,倾向于超越简单的家庭团结,而将人类纳入某种共同命运。

三、有关非洲社会主义文献的语境审视

1967年1月29日颁布的《宣言》是坦桑尼亚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一个显著转折点。这是在成立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之后进行的。该联盟旨在为坦桑尼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坦噶尼喀非洲国家联盟宪法原则指出,必须通过坦桑尼亚政府,将所有生产资料置于人民的控制之下。

《宣言》致力于把坦桑尼亚建成一个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村土地集体化、有组织的全民扫盲社会。在尼雷尔的领导下,坦桑尼亚制定了一个路线图,以使该国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而非依赖外国援助和投资。基于该理念指导,1967年外国公司普遍实现了国有化。这些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进出口公司等。因此,国家成立了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以保护商业和金融交易,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不受外界控制的自力更生的经济体。

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摒弃了人剥削人的理念,该组织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统治,建立一个人人都应该为生活而工作的社会。克努德·斯文森(Knud Svendsen)和米耶雷特·泰森(Mierete Teison)引用了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信条的第二部分:

在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全体人民都是劳动者,既不存在资本主义,也不存在封建主义,不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即由自食其力的人组成的下层阶级和依赖别人劳动而生存的上层阶级。在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每个有能力劳动的人都会努力工作,每个劳动者都能从他所从事的劳动中得到公正的报酬,并且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收入并无较大差距。①译文参见[坦桑]朱利叶斯·尼雷尔:《尼雷尔文选·第二卷 自由与社会主义》,李琳、徐宜修、王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4 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要求生产和交换的主要方式由农民和工人控制。诸如土地、森林、大众传媒等生产和交换工具在政府的管理下由人民所有和控制。

《宣言》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提供了哲学基础:无私的领导人守则和明确的乌贾马村社结构规划。它确定了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自力更生即为扩大大规模生产而充分动员人民。

此外,领导人守则也被视为实现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实验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所有领导人都被塑造成工人或农民形象,他们不会被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倾向所腐化。事实上,领导阶层被禁止持有私人公司股份,不得领取份外的工资,不得从事以商业为导向的活动。由此,《宣言》为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改造坦桑尼亚制定了必要的行动纲领,这无疑以积极的方式回应了该国的实际需要。

《宣言》对促进非洲兄弟情谊的乌贾马计划极为重视。例如,在传统的非洲家庭中,每个人都是按照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生活,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植根于爱的基本思想。人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因为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活。每个家庭成员都视他们为一个整体,他们所有的语言和行为时刻反映了统一性。

《宣言》采取了类似的实践形式,例如,奥格比亚兄弟会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乔治·阿曼加拉(George Amangala)牧师成立的一个奥格比亚族伞形组织。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组织,奥格比亚兄弟会将正直、诚实、富有纪律性、爱国主义、和平与正义的博爱精神作为其生活准则。因此,奥格比亚兄弟情谊的哲学和实践,促成了奥格比亚乡的创建,它是一个同质的社区,是国内外所有奥格比亚人的精神纽带和家园。后来奥比亚王国杰出的酋长梅尔福德·奥基洛(Melford Okilo)在1979年成为里弗斯州第一任行政长官时,将该城镇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奥比亚兄弟会的箴言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直到现在,这仍然是奥比亚人民最团结的音符。奥比亚人民坚持正义、团结和爱的集体原则,认为这是平等主义社会的一种美德。根据M.A.奥依巴米吉(M.A.Oyebamiji)和G.阿德科拉(G.Adekola) 的观点,平等主义社会的原则产生了财产的集体所有权,在人民中创造了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如“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房子”“我们的村庄”等等,这无疑都是非洲社会主义的体现形式。

总而言之,《宣言》的主旨是在非洲经验的背景下建立一个人人都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将与他/她的邻居和睦相处。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痛苦和不公不会强加于人。事实上,《宣言》的基本理念就是建构一个没有剥削的平等社会,这需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结合非洲的具体情境达成,从而实现坦桑尼亚社会的发展。

四、坦桑尼亚社区发展的意义和目标

基于对社区意义、内容和目标的反思,非洲学者和非洲发展的实践者对社区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例如,C.N.杏仁武(C.N.Anyanwu)认为,社区发展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定社区的人们被组织起来统一行动,以确定其共同的需要和个人的需求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依靠社区资源执行计划,以及在必要时通过政府和社区外非政府机构增加服务和补充物资。这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努力应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领域的变化,以减少农村和城市地区的贫困。

为利用社区和民众积极性提高生产力,社区发展强调人们必需参与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计划和行动。P.希霍姆 (P.Seebohm)和A.吉尔克里斯特 (A.Gilchrist)认为,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干预,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并在一切方面促进社区成员的平等、包容和分享,从而帮助人们明确共同关切的问题。

影响深远的《宣言》承认社区发展在坦桑尼亚的独特作用,因此其作出协调一致的努力,以确定坦桑尼亚各个生活领域的社区发展做法。这也符合国家高层倡导的自力更生原则。根据奥依巴米吉和阿德科拉的观点,坦桑尼亚所倡导的社区发展政策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a.坦桑尼亚人民能够通过努力生产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从而增加收入,各社区能够通过自力更生和利用当地可获取的资源在该国消除贫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b.坦桑尼亚人民能够利用其财富改善其福利制度并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

c.绝大多数坦桑尼亚人民能够融入一个经济体系,在该体系中人们可以交换货物和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d.坦桑尼亚人民能够订立预算体系,谨慎支出,养成银行储蓄的习惯;

e.坦桑尼亚人民以小组形式团结在一起,以加强他们对自我发展的承诺。

从本质上讲,倡导社区发展,为把乌贾马作为社区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和哲学基础。

五、乌贾马理念与社区发展实践

乌贾马的愿景旨在建立一个适当的制度体系,以促进坦桑尼亚农村的发展。乌贾马在斯瓦希里语中的字面意思是家庭。这个概念把所有人都视为兄弟姐妹,将每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的社区精神。乌贾马的出现是对《宣言》进步思想的一种回应。因此,在乌贾马村社化政策的指导下,政府酝酿了重建方案。作为一项战略,农民被组织成自力更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团体。由此,在社区背景下,农村地区将分散的、私人的活动纳入计划体系中。的确,《宣言》完全致力于通过自愿并逐步建立乌贾马社会主义村庄来推动农村地区的改革,以促进社区的发展。

作为关键一步,来自分散定居点的人们被劝说集居在乌贾马村。这种社区生活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孕育社区精神,促进共同发展。首先,民众将有机会一起工作,也将享受与这种合作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K.A.B.奥科科 (K.A.B.Okoko)引用尼雷尔的话说:

这意味着我们的大部分农业将由作为一个社区生活和工作的群体来完成。他们将共同生活在一个村庄里,共同耕作,共同交易,并作为一个社区承担当地的服务和小规模的需求。他们的社区将是传统的大家庭,或任何其他按照乌贾马原则生活的群体。①Okoko K.A.B., Socialism and Self-reliance in Tanzania,London: KPI with 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 Press, 1987, p.97.

为了达到乌贾马村社运动的高潮,人们被劝导在社区的基础上开始工作,所获收益在平等的基础上统一分配给每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人民必须通过社区农场制度建立足够的信心。

在第一个形成阶段之后,这个体制会向更高级阶段转化,即乌贾马社区必须发展到足够的程度,人们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而后,他们将根据现有的伦理道德制订一部可行的宪法。在多数情况下,乌贾马村庄由当选的管理人员和任命的工作主管治理。他们与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负责特定的农村事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委员会依次向村民大会负责。在没有委员会的情况下,村民事务以村民大会的决策为准。

从根本上说,乌贾马运动通过委员会代表制决策模式将民主付诸实践。在推进民主进程中,最具指导意义的是作出某些决定的方法。通常,会议在晚上以非正式的方式举行。正是通过这种决策形式,才使得由集体决定全体民众的共同福利成为可能。

在这一转型阶段,乌贾马村鼓励注册农业协会。通过这些协会,他们有权获得坦桑尼亚农村发展银行的信贷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投资。

紧接着村社发展步入趋于完善的过程,这是解决方案的第三阶段。此时,乌贾马村庄已成为成熟的多功能合作社会。因此,这些村庄将得到充分的担保,以吸引无条件的商业信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家商业银行、营销委员会等。

“改善阶段”的完成,引发了一场全面推行乌贾马村社计划的进步运动。运动得到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从而实现了全村的稳定。然而,尼雷尔总统坚持认为,必须由农民自己作出建立乌贾马村的决定,因为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承诺,该方案才能取得成功。

建立乌贾马村的方案是迄今为止融入坦桑尼亚社会主义精神的社区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坦桑尼亚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因此,只有通过村庄计划,才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利用国家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种社区生活理念使我们有可能采纳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国家资源的集体所有原则;二是团结友爱、合作生活原则;三是合作工作原则,这是社区发展的标志和目标。

在践行上述原则的过程中,尼雷尔总统和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领导人依据人民宪法制定了一项政策,即将所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国有化。该政策解决了个人生计受他人牵制,以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问题。在国有化政策下,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人民通过政府机构拥有和控制。根据这项政策,每个人都应该为整个社区工作。地主和游手好闲的人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因为他们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为使这一实践可行,村社引入了租赁财产政策。这一政策授权政府收购所有地产并出租给个人使用。国有化政策也将租金纳入政府收入,而租金收入则用于建立学校、药房、供水等社会福利设施。

在国际舞台上,泛非主义被视为结束一切形式的外部统治的可行策略。为此,I.M.诺科(I.M.Nwoko)评论道:

在国际层面上,自力更生和泛非主义的政策是“特别为打击新殖民主义剥削而实施的”。①Nwoko I.M., Basic World Political Theories (Ancient to Contemporary), Owerri: Claretian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Press,1988, p.247.

泛非主义被设想为建立一个由所有非洲国家组成的统一的大家庭。这是为了应对非洲国家所共同经历的殖民剥削问题。因此,泛非主义植根于自力更生政策,是出于非洲人民的生存需要,并以非洲人民为主体,为非洲人民谋利益。

尔后,在坦桑尼亚人民的农业和教育政策实践中,实现乌贾马理念是有可能的。

六、自主发展的农业

《宣言》主张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促进坦桑尼亚的农业生产。该政策遵循雷内·杜蒙特(Rene Dumont)教授关于发展若干种作物以供出口,以及集中消费当地生产的粮食的建议。同时,杜蒙特教授建议在农业生产中不要使用拖拉机等其它昂贵机械的农耕模式。

实施农业政策的最根本步骤是改变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尤其在小学阶段。设计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参与农业活动。作为一种策略,学校建立农场,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校的农场里,学生们学习了如何使用锄头和其他简单农具。

出于努力发展好农业的决心,人们相信生活和农业是孪生兄弟,努力工作是使坦桑尼亚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此后,通过乌贾马村的定居计划实现了农业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增加农业产量,这是关系坦桑尼亚未来发展的关键。有效组织是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增加的重要因素,因为高效的工作安排有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农业产出。

显然,坦桑尼亚大部分土地是肥沃的。因此,它适合种植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玉米、棉花、咖啡、烟草等。同时,土地和河流同样适合放牧和养鱼。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的道路促使人们养成艰苦劳作的品质,并将其作为自力更生发展的手段。

在意义非凡的农业发展改革中,土地被视为造福所有人的最基本的财产和礼物。因此,该政策鼓励集体拥有土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农产品的收益不仅用于地方消费,还用于出口。事实上,农业使大多数坦桑尼亚人民都在各种层面获得经济利益,这是鼓励实现自力更生发展的方式。

七、自主发展的教育

教育被视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基本工具。因此,坦桑尼亚人民要求采用特殊形式的教育,以改革殖民时期的精英主义,其目标是塑造一代自力更生的公民。因为殖民当局的教育只是为了满足殖民社会的价值观,并且培训个人为殖民国家服务。

然而,作为一项新的指导原则,尼雷尔总统提出了教育规模和质量两手抓的改革建议,以期人们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这是因为根据国家教师学院培训手册,坦桑尼亚教育体制的作用就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

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倾向的发展和需要,尤其是为了鼓励公民实现独立和自由的发展。因此,教育系统的新改革是鼓励和促进共同的生活目标,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活力和建设性的部分,并培训公民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式教育目标是否取得进展要在人类福祉的高度上进行衡量。教育的作用超越了单纯的形式化,包括动员学生,同时动员农民和工人建立一个自力更生的社会。因此,目前为止,成人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都被平等地引入人们所赞同的体制中,并整合所有因素,以达成社会的平衡。

此外,教育形式的设计同样发挥了政治社会化的决定性作用。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公民将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合作的美德,在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这里奥科科证实了普瑞丝(Prewith)的观点:

一个寻求在政治价值方面带来重大变革的社会将发现,教育制度是执行、体验和解释政治生活新方式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简言之,如果我们所说的政治社会化是指公民获得自己对政治世界看法的过程,那么教育就是政治社会化的工具。①Okoko K.A.B., Socialism and Self-reliance in Tanzania,London: KPI with 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 Press, 1987, p.45.

《宣言》概述了关于实现非剥削性社会原则的教育目标。在实施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在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学校(特别是小学、中学和成人学校),以克服文盲问题的挑战。

在早期阶段,作为推动社会动员的决定因素,每一位教师都被要求理解前沿的教育理念。而通过为教师、教育官员、学校督察和政府官员举办研讨会和讲习班的方式,也有助于塑造一个国家的意识和理想。由此,他们熟悉了教育政策,以便在各个地区和民族灌输这些理念。其目的是消除新教育理念中存在的误解,提供专业报告,并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时提出新观点。

1968年,斯瓦希里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被引入了整个小学教育系统。其目的是通过这一群众性语言向学校系统灌输民族伦理和社会主义思想。

此外,教育制度还试图鼓励和培养为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目标。这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的每一个机构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该教育模式强调合作,但不刻意追求个人进步。鉴于此,奥科科指出:

自力更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决心建立一种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不是以不平等剥削等为基础,而是基于……平等和尊重人的尊严;共享通过共同努力产生的资源;人人劳作,没有剥削。②Okoko K.A.B., Socialism and Self-reliance in Tanzania,London: KPI with 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 Press, 1987, p.62.

为强化自力更生教育理念而进行的其它改革包括消除学校名称中的外国元素,为适应地方需要对各级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本土化改革;同时,一种基于社会需要的政治教育被嵌入到教学课程中;并且,准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也被引入其中,以培养学生军人般的纪律严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改革的目的促使坦桑尼亚的教育民族化,以消除那些继承于殖民时期的、不利于社会主义自力更生的做法。

八、国家开发计划署对坦桑尼亚社区发展的作用

国家开发计划署(NDC)的成立,是推动国家经济结构向自力更生发展转型的举措之一。国家发展委员会在管理坦桑尼亚经济方面被赋予更大的责任,目的是使经济基础多样化,并扩大在生产部门的影响。

尽管国有化和社会主义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但国家开发计划署为坦桑尼亚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一个自力更生的国家。

国家开发计划署高度重视坦桑尼亚原材料的加工,这是坦桑尼亚工业建设发展五年规划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始大量生产消费品,如纺织品、鞋具、饮品和家用器具。此举旨在确保减少这些材料的进口,使国家转向依靠本土商品来实现经济自力更生。

国家开发计划署积极促进旅游业投资。由于国家的旅游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正是国家开发计划署开发了这一经济领域,着力发展了众人聚焦的休闲生活、国土风光和美丽海滩。

国家开发计划署的工业发展战略促进了对主要生产资料的有效控制,并推动了坦桑尼亚资源集体所有化。1967—1968年间,国家颁布了《工业收购法》,该法案对政府控制下的主要工业企业实行全面国有化。例如,农业加工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归政府控制。此外,国家矿业公司和其他相关行业也同样实行国有化。因此,公共部门控制了大规模的国有化生产,以期在经济上能够实现自力更生。

九、非洲社会主义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在非洲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背景下的发展愿景,遭到了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严重阻碍。

其中最关键的是乌贾马村社计划的推行方式。显而易见,尼雷尔总统和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的官员都急于率先推动村庄化运动。然而,为实现更高的集体村社化率,乌贾马运动的开展趋于强制化。由于对村社化运动的缓慢进展感到不满,政府和政党官员开始对村社化运动持激进态度。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敌对情绪引起了抵触,导致人民与政府官员之间发生冲突。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名政府高级官员被暗杀。在这方面,阿克·克劳德(Ake Claude)指出:

官员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并且他们为努力实现计划目标采取了强制性措施,由此加剧了官员和农民之间的疏离感,从而损害了生产力。毫不奇怪,尽管乌贾马运动的初衷是好的,但它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率增长。①Ake Claude,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Africa,Owerri: Spectrum Book Ltd, 1996, p.58.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已登记的乌贾马村庄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并没有开展实质的农业活动。这种散漫比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利于保持自力更生和为社会主义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村社运动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受到每个人的欢迎。据透露,在某些地区,乡村运动实际上被视为对人民发动的战争。

另外,农业种植的结构和功能分化违背了大规模粮食生产的理念。事实上,农业并未取得显著成功,因为乌贾马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未能系统地改造农业部门,使之进行商业性粮食生产。且由于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仍然极低,仅此阻碍就不利于实现自力更生。

最后,私营企业的国有化从本质上并没有使国家开发计划署建立自力更生的工业化战略。相反,国家开发计划署与外国公司之间存在着非法联系,这种联系曾出现在它们的合作协议和管理中。因此,很明显,国家开发计划署落入了国际资本主义代理人的手中。仅这一点就使国家开发计划署受制于资本主义寄生者,资本主义控制的经济发展体系与坦桑尼亚的社会主义目标背道而驰。因此,通过国家开发计划署实现工业化战略成为一种幻想,因为它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十、发展战略的教训

应对自力更生发展的挑战要求采取适当的战略来克服发展不足的危机,特别是在坦桑尼亚。在《宣言》发布后,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在社会主义框架下实现自力更生目标的政策选择。

第一,脱离国际资本主义。可以理解的是,这似乎将确保坦桑尼亚摆脱与新殖民主义之间的依赖关系。然而,在一个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世界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在逻辑上显然很难采用这一选择来实现自力更生。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独立的孤岛而存在。因此,坦桑尼亚为实现发展不能使自身孤立于各国之外。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被提上议程。这被视为是确保坦桑尼亚利用小市场和大规模经济的机会。然而,这种选择在区域经济集团中缺乏统一的意识形态体系。例如,由于国家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坦桑尼亚无法将维持一体化作为自力更生的可行政策选择。

鉴于以上所述,在实现社区发展的努力中,基于公平、正义和平等主义的适当的和协调一致的经济措施居于首要地位。因此,这一选择应反映出一个将社会主义重建和制度化相结合的有效方案。这种努力需要辅之以一项外交援助政策,作为这一经济要素的组成部分。但是,外国援助造成了另一种依赖性风险,特别是对援助国的依赖。尽管如此,奥科科提出的倡议表明这种援助政策体现了坦桑尼亚的经济需要,他指出:

社会主义援助战略还必须根据援助项目的实施可能导致的结构变化的程度,明确选择援助国……其结果可以在中国、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政策中看到……其有益之处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利于实现长期和短期经济目标……并摆脱了对援助国的依赖。①Okoko K.A.B., Socialism and Self-reliance in Tanzania, London: KPI with 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 Press, 1987, p.27.

同时,采用对外援助战略也意味着必须调和国内领导阶层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形成明确的民族意识形态。

最后,结合这些变量所得到的成果为坦桑尼亚实现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战略。自力更生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十一、结 语

从本质上说,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偶然发生的,实现何种有意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目标。在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理念作为社区发展的某种形式得以采纳并付诸实践,尽管在现实实践中取得了不太显著的成功,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框架,并依此制定了具体战略,在该国实现有意义发展。这需要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和以群众为导向的追随者来巩固实践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坦桑尼亚通过采取乌贾马村社发展模式的创举,仍然为非洲国家乃至其他大陆国家摆脱非洲大陆式欠发达危机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坦桑尼亚非洲社区
An Uncommon Trip
社区大作战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一个小奖品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杨国杰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