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2020-03-10 23:12金美东汪海彬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大学生

金美东 汪海彬

摘 要: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面对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创新能力的不断重视,以及当前国家制定的优惠性创业政策,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节奏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国内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在社会中进行工作应聘的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高校应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设立为素质教育的要点,通过为学生培养创新思想、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促进国家发展。

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首先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需求。一个国家要想不断的发展、进步,就离不开实践创新。纵观历史长河,发展科技能够提高国家实力,而科技的发展动力则是创新。所以要想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就必须让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得到提升,对此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就势在必行。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乃即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其次这是高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学生就业难表面上看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实际上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问题。高等院校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彻底改变,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开发就业岗位除了靠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外,归根结底还要靠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这是促进让大学生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毕业之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就业,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小企业的创建,在走上正途后逐渐的发展、扩大,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付诸实现,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人生价值需求。

2.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应予以高度关注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实践中,可以建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方案,并基于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报名、实践、创新。该方式的主动权在学生自己手中,所以做好大学生主观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在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的培养中应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合理的对当前就业趋势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为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职业观与择业观,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使学生未来应对社会多变复杂环境的能力得以提升。

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會发展的需求,所以应重新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管理协调等能力。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科目,校内相关部门应积极的联合、研讨、制定具体的培养政策,通过对现有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修改、完善,进一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比如说高校可增加创新思维、方法训练课程、企业管理、创业等选修课程,通过对相关新课给予一定的学分,让学生对此加以重视;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制造的创新成果应给予积极的认可;高校还可以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进行课堂讲座;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积极的为学生灌输创新创业实践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勇于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对高校导师队伍的建设应给予重视

教师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应积极制定对应政策,鼓励教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聘用企业教师进行大学生的创业训练及实践。在日常教学中导师采用因材施教教学管理办法,重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创新训练中应基于专业为背景,让学生自主利用所学知识建立创新思维,通过教师引导实现方案的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完善学生的思维模式。创业实践项目通常是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形势或身边一些案例等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学校内的导师一般也缺少这样的创业经验,但导师的社会经验更丰富一些,这就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对当今社会形势和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撰写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的实施,有必要时聘请企业导师进行项目指导,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创业能力,也使得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得到了稳步上升。导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走上正途,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同时,高校应完善师资培训工作。只有教师的创新思维及精神得到了提升,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所以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然后针对取得成绩大学生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中来。

4.针对创新创业实践条件的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政府也相继的落实了各项政策对现有环境进行优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所以,高校应做好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进而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比如说在高校内部设立专业积极组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等。另外,高校应自主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符合创新创业的实践条件。比如说在校内建立重点实验室等,为搞科研创新的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并提供相关实验设备,方便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高校内部的科技园也应为大学生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持,为初期创业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高校应做好校企联合,创办联合基地,为学生与一线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行业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挑战、机遇等,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信息与经验支持。

5.对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氛围进行良好的营造

第一,高校的外宣部应做好创新创业文化的宣传与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立学生项目交流中心的方式对学校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推广,从而让典型案例发挥带头作用;然后应规定时间展开学生交流活动,为已经创业成功的校友建立联谊会等进行信息的沟通,为想创新创业的学生制造与成功者交流的机会,从而为大学生加油打气。

第二,应对校内有创新创业意向、能力突出、项目已经开始的推升提供参加校内外学术讨论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进行创新创业经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获取有效的资源。同时,高校应组织导师定期开展研讨工作,提高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技术比拼大赛等,通过竞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营造校内创新创业的良好的环境。

第三,应基于项目为根本,为学生制造创新创业的课题,比如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让学生完成项目的设计与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撰写专利论文与落实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结束语

高校应做好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应重视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的研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怿 “三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教育观察 2015年04期

[2]王方国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教学刊 2015年03期

[3]陈晶晶 何云峰 马瑞燕 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09期

作者简介:

金美东,1985-11,男,汉,安徽六安,黄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创新创业研究

通讯作者:汪海彬(1984-),男,汉,安徽歙县人,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情感教学心理学。

(黄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安徽  黄山  215041)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