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绒绒
摘 要:“代经济”是新兴的一种经济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展示出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从“代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代经济”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意义,从而提出发展方向及建议。
关键词:代经济 问题现状 效益特征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3(a)--02
“代经济”,顾名思义是劳动分工的细化。“找代者”可能是没时间、没能力,或者单纯因为懒惰,需要他人替自己代为完成,恰恰对方也有时间、有能力,且乐于提供服务,于是一拍即合完成一次“代经济”交易。实质上“代经济”模式表现为代理者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闲置信息从而提供自己的闲置资源,找代者则发布自己的需求信息或者直接在已有的闲置资源中选择,双方都秉持着去中介化、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1 “代经济”的问题现状
1.1 对传统经济造成冲击,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随着“代经济”的兴起及迅速发展,政府还未针对“代经济”制定合适的监管政策和运营法规。因此,一部分“代经济”平台就萌生了投机取巧的念头,借助各种手段来偷税漏税,与传统从业者形成了不公平性竞争。长此以往,“代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冲突必会不断深化。这也因“代经济”中参与交易活动的税收主体難以界定,信息平台、代理者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会从中获益,对其纳税在实际操作中仍很难实现。另外“代经济”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又发展迅速,面临法律纠纷时还只能根据传统模式条文进行处理,难以保证相关者的权益。因而,遵循“包容谨慎和激励创新”理念,需要审慎完善“代经济”的监管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1.2 产消者规范意识不强,影响社会秩序
在平台查询类似项目,代吃代喝、代撸猫来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无厘头“代经济”不胜枚举。当然,就这些服务来看,还仅限于人们的社交需要和精神娱乐的范畴,互联网营销放大了其效应。“代经济”属于新兴的产物,它可以“天马行空,肆意生长”,创造和引导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边界。其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法律,恪守公序良俗。比如,代笔代考,代追男女友,甚至代攻击他人的业务,显然就是剑走偏锋,存在道德风险,甚至触碰了法律红线。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产消者的问题,也折射出了平台的管理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不鼓励不参与的同时,还应该通过线上线下的引导治理加以“围追堵截”,避免其模糊是非、扰乱社会秩序。
1.3 平台管理不严格,产消者利益受损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仅即时配送这一项,2019年上半年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4.21亿人,分钟级即时配送战役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零售业变革的不断推进,即时配送逐渐实现服务场景全覆盖,同质化问题随之凸显,隐私及信息安全也跃升为用户最为担心的问题。一方面,平台自身在系统数据传输、存储、加密等技术上仍不完善,容易被外界病毒或者黑客入侵,导致信息泄露和篡改;另一方面,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有待提升,反之易形成倒卖个人信息的恶性产业链。另外,一味追求高速也会造成货物损坏、遗失等问题,服务质量下降。未来人们应着眼于精细化服务和运营,基于自身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可以预见,“代经济”如若是不保持稳定且增长的群众基础,发展速度必会减慢,也就无法走得更远。
2 “代经济”的效益特征
2.1 懒人经济与闲置经济的结合
客观来说,每一个事物的兴起都对应着一部分人群的心理变化。社会发展分秒万化,年轻群体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强压力作业氛围下,人们有意无意地运用了比较优势的经济学思维,选择为自认为效益低的、不方便的或者当前不乐意做的事情付费,让那些“有空闲”的人来代为完成。因而,代经济可以看作懒人经济和闲置经济的结合,代理人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和劳动来替代他人时间的劳动,从而获取经济报酬。
“代经济”之妙,就是在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社会劳动分工更细化,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也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比如,对于初来大城市医院就诊的外地患者来说,如果这时有一位熟识医院情况与就诊流程的人陪诊,无疑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就诊效率更高。e陪诊创始人有言:“每天就有70万名外地病人来京就医,其中67.5%的人看病需要陪诊服务。”未来,时间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而不同人之间的时间成本和价值又会有所差异。为迎合消费需求个性化、感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新兴的消费模式已然成为人们消费需求增长的新的支撑点。所以“代经济”类的新模式新业态,将成为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有力抓手。
2.2 个体化产消者与市场化交易平台
主流古典经济学理论尝试阐释的是一个确定的和静止的理性世界,把每个单独的个体聚集成的群体或整体看作研究经济现象的重要维度,趋向于忽视个体作用,并将其视为理智的、逐利的、无差别的“理性经济人”,多采用总量分析法。然而,“代经济”体现个体是拥有多元需求的社会行动者,通过每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无知”的人类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和大自然世界中许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自身安全感和幸福感。因而,在“代经济”的思维框架中,个体是不确定的、交往的、独特的,且有着强烈情感需求的“非理性社会人”。
“代经济”对个体保有的独特视角,启示人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不仅要从宏观层面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市场,更要注重微观经济个体变量所带来的市场交易波动。且相比于工业时代的市场交易活动,“代经济”现象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分散的个体参与了市场的生产与交易活动。“代经济”市场的参与主体由“代经济”生产方(代理者)、“代经济”消费方(找代者)和交易中介组成。传统工业时代的市场交易活动双方是个体与实体组织,交易中介是实体组织。而“代经济”市场的交易活动更多的是集中在每个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易中介也变成了更为自主自发性的互联网平台,大大削弱了中介方的存在价值,从而减少了寻租成本。这都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线上支付的便捷,当前“代经济”消费者主体多为那些按照自身需求来选择性消费的社会个体,其更具感性和自主性,而需求的供应方也从有秩序的组织转变为每个分散的个体。
个体化产销者角色也可以随时相互转换。在“代经济”中供求角色没有界限,每个人都可以是供给方或需求方。在“代经济”市场活动中,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闲置信息或者需求信息,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对比和分析,将供求双方的信息进行匹配或产销者自主选择。因而,从“代经济”的实践活动来看,互联网技术通过给予每个个体自由发声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社会个体的积极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依经济学的观点,充满主观性、个体性的市场交易活动并不是静止的和理性的,而是处在未知且不断变化的自生性动态秩序中。
2.3 促进行业创新,拉动经济增长
“代经济”的出现,带动了许多相关的行业兴起发展,传统工作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当前的外卖业务就属于“代经济”的范畴,人们工作免于直属上级的指示,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处理。时代进步,科技创新,HR无疑更青睐高学历与专业技术人才,从而非技术人员缺少合适的工作岗位,经济收入普遍偏低。不过随着“代经济”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无门槛地选择各式各样的“代”工作。另外,传统工作过程中有相关地点和时间限制,人们无法同时进行两项工作。“代经济”的发展助力人们可以在第一工作后或间隙兼职其他工作。由此可知,“代經济”不仅给无业者、自由职业者创造了工作机会,还给已业者带来了第二职业,整体提高了社会经济水平。
3 “代经济”的发展方向
3.1 完善政策法规引导新旧融合
冲破传统立法的思维方式,根据“代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立法,为“代经济”发展营建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包容的市场竞争氛围和环境。“代经济”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可以创建以政府为主,行业协会为辅,具体落实的分级监管体制机制,督促各行业进行自我监督管理;相关部门也需创建多部门联合执法体系,严格把握和控制行业准入、竞争、管理、税收、信息保密等机制;实行保险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代经济”交易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安全和利益。另外,国家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和促进传统经济和“代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
3.2 促进产消用户行为规范
为了更好地促进“代经济”规范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平台应加强社会道德培养和法律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规范意识,这对于实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助益的。除此之外,对于已出现的不规范现象,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地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并且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不规范行为的产消者或平台,给予一定的警告或处罚,以此来不断增强人们的规范意识,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素质基础。
3.3 强化平台信息安全管理
平台管理是整个“代经济”平台的监控中心。首先,平台自身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支出,保障系统硬件、软件设施正常地运行,从技术层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其次,还需增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建立问责机制,加强用户信息保护。再次,应成立信息审核和用户反馈部门,优化信息审核结构流程,打造逐层递进、层层把关的审核机制。最后,还应加强用户认证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对平台的信息进行监控。
3.4 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
老子道,大事作于细,难事作于易。市场是由许许多多分散个体和不显眼的需求所组成的,可以预见,精细化服务不仅是代理者适应残酷的职场竞争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来说,需创建精细化服务的运作流程,完善精细化服务体制机制,实行精细化的分级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不断地推进精细化、差异化服务进程,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会向着更大更强的目标迈进。
4 结语
多数创新的出发点实质上都是致力于提高社会的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因此,如果我们只简单地将“代经济”与“懒惰”挂钩,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很多创造的灵感,阻碍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进程,造成社会运转效率降低,从而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度。所以笔者认为,“代经济”有其坚实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基础,未来市场也会不断拓宽到更为宽泛的领域,体制机制更完善的同时也会催生强大的就业市场,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各式各样的“代经济”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区分,各方面的完善才能促进更好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练洪洋.不要把“代经济”做成无厘头经济[N].广州日报, 2019-10-9.
刘天放.对“代经济”的负面保持警觉[N].中华工商时报, 2019-10-11.
iiMedia Research:2019上半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监测报告[EB/OL].htt ps://www.iimedia.cn/c400/66227.html.
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
田国强.高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
李伟,华梦莲.论经济学及其伦理框架.DOI:10.19406/j.cnki.cqkjxyxbskb.2019.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