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昊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路径都进行了创新,其不仅加快了互联网融入企业管理的效率,同时简化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但同时,由于该类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显现了许多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问题,以及基于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人力资源;企业管理;问题建议
互联网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已成为当今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大趋势。与传统人资管理模式相比,通过互联网的加持,企业在进行人资管理时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长期发展下去对于企业的整体经营具有非常深远积极的影响。
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三点影响,首先是对于人资管理者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人资管理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一的人资管理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管理者日常的工作项目。并且,由于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以及企业更替率极高,因此企业若想在奔腾发展的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要完善各项管理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企业的人资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知识,促使企业的人资管理结构能够与时代发展重点紧密相连,尽可能的促使互联网技术在人资管理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地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其次是对企业人资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管理的理论基础,也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管理者在更新人资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刻掌握互联网思维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重点,转变传统的以“事”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人资管理的先进性。同时,企业的人资管理者需要明确,员工满意度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才流失率和员工稳定率较过去相比大大降低。为此管理者要定期的倾听员工意见、理解员工心声,进一步挖掘出企业员工的工作潜力,为企业长久稳定的经营发展蓄积力量。最后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式的影响。传统的企业人资管理模式大多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适合企业发展的人资管理模式需要向扁平化和多样性方向靠近。且由于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充分应用,使得管理者的核心领导区域发生了改变,必须要尽可能的促使人资管理模式与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进行协调增长,从而带动企业整体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一)人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近年来都逐渐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但根据调查显示,当前仍有企业的人资管理理念存在着落后的问题。首先,有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没有充分理解,认为其只是单纯的聘用员工、培训员工,以及管理员工,对于人资管理的整体认知较为浅显。这造成了企业在进行实际的人资管理工作时抓不住重点,无法促使员工规模能够与企业发展得以充分的协调,也无法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原动力。其次,当前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比较陈旧,在实际工作中大多凭借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使得最后的管理决策较为片面。并且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目前仍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效用,在实际管理中没有将其切实有效的应用,很容易造成企业招聘的员工专业不对口、工作消极等现象,滞后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速度。
(二)人资管理机制不合理
当前企业中的人资管理机制主要指的是员工考核机制,其不仅与企业发展的前景息息相关,更是时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心态。但就调查显示,当前有些企业的人资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大多仍在沿用过去以往的传统考核制度,没有体现出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也难以有效激励企业员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人资管理机制的不合理,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时很容易会因此而丧失管理公平性,在招聘和评价员工工作时仅依靠员工的基本资料和短期内的绩效来衡量,无法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性。总而言之,良好的人资管理效果是在充分掌握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发掘员工的潜能,开发员工的行为,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1]。
(三)人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及格
与其他企业管理的项目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其不仅要求管理者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理论知识,还要求其要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人资管理范围不再是单纯的传达企业管理层的各项决策和命令,其是根据外部政策变化以及企业发展状况来制定出最为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且由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招聘、培训、薪资、绩效等多类项目均是其管理的重点,企业整体员工也同样是其的工作范围。因此作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时刻加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质和工作管理水平,在认识到时代发展规律的同时革新、优化人资管理的基本制度,展现出一名合格的人资管理者的能力。放眼全球而言,我国当前的人资管理者综合职业素质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对于互联网的認知较为浅显。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这一局限,提升、增强人资管理者的各项技能,促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够向最大化发展。
三、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建议
(一)有效利用互联网,健全人性化资源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切实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健全人性化资源管理模式。为此,企业的人资管理者首先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认识并结合基于时代发展所衍生出的人资管理新需求,注重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人资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其次,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实际管理要注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多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员工现阶段的基本需求。同时尽可能的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员工交流渠道,利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技术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高效、及时的目的。最后,企业的人资管理者也应当凭借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员工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将员工信息、工作绩效、性格爱好整合起来,结合企业各部门的基本状况来适当的调配员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职场舒适度,为构建轻松、愉快的企业文化氛围打下基础。总而言之,互联网环境下的优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备着无与伦比先进性和高效性,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工作过程中秉持着人性化的管理观念,重视起每名企业员工的合理需求,有效提升企业人资管理的综合水平。
(二)凭借互联网技术,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若想促使企业内部时刻具有充足的活力,则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注重吸纳新鲜血液和优化现有劳动力质量。为此,企业的人资管理者首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方针来及时更新人才培训方式,以此来促使企业现有职工的工作基本能力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人资管理者在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尽可能的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背景前提下,人资管理者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也要尽可能建立员工管理系统,通过了解各部门员工的技能短板和工作缺陷,丰富、创新培训工作的内容,促使企业员工都能够向全方面人才发展。最后,企业人资管理者在制定培训工作的时间流程表时也要结合员工实际状况建立灵活的培训章程,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安排全部员工进行培训,尽可能的错开时间,保证企业正常的工作进程能够完成[2]。
(三)开创互联网思维,优化企业用人观念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下,企业的人资管理者也要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思维来时刻优化用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来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保证企业的人资管理模式能够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管理者为此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的资产,不是企业的成本,企业是为人才发展而服务的,并同时也享受着人才发展所得到的成果。在明确了这一用人观念后,企业才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本来为人才发展创造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进一步渗透,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其次,企业的人资管理者也要具备创新的用人观念。人是创新的主体,且随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企业的人员流失率进一步上升,人资管理者为此要深入探究如何才能够“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人才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人资管理者对此要详细倾听其的诉求,并将其作为制定对应待遇制度的关键,从而在大环境中人才黏度整体较低的前提下,降低人才流失所造成的企业风险,推动企业整体能够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3]。
新时代带来了新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的人资管理模式如何能够科学有效的发展,并在竞争市场上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也成为了各企业管理层需要去探究的重点。为此,企业的人资管理者要有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以及人资管理要素,尽可能的推动管理模式持续创新,为企业的长久运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房叶.“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J].商场现代化,2019,(22):77-78.
[2]邓博.“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7,(20):172.
[3]李兴国.“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76-77.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