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10 22:45宋琦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实践

宋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体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训练自己,同时也可以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在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分层教学的模式,会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其分为不同水平和阶段的学生,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了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本文将主要以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为话题,针对有关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实践

引言:在我国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针对学生自身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尤其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大学体育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要在实践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究出现代人才培养的具体形式,推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介绍

分层次教学模式,主要是源自于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进行实施创造的,分层次的教学可以更好的针对了学生自身的问题来对其进行相应的讨论并解决,如果一些学生在一些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的话,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以及身体素质。现代的大学的学生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每一个学生对于所参与的运动项目以及所喜欢的运动形式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大班式的教学的话,并不能很好的针对学生个人的特点来展开。积极的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展开有关的教学,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运动技能,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结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差异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的分类,并对每一类的学生规划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模式,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探讨和探究,并确定好学生每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难度也不能太低,难度太低的话,学生很容易就达成了目标,也没有起到体育训练的效果,如果难度太高的话,学生很难达到相应的目标,这样也并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对其进行分层次,并制定不同的体育训练的方案。比如像对院级的运动员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时候,可以将表现良好的运动员分为校运动员的层次,一些其他的学员也可以分为初学的层次等等其他的方面,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制定以及方案设计

通过以上内容的认识,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内容,在现在大学体育中要积极的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全方面进步,以下将针对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方案设计进行分析。

2.1对有关的层次进行相应的界定

首先老师要明确一下,目前进行大学体育训练的学生人数有多少,通常情况下大学一二年级都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人数大概在1万到15,000之间,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以及身体情况能力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类。第1个层次就可以是择优班,也可以称为体育优秀班,这类学生是体测成绩较好,而且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已经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而且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运动是非常热爱的,有积极锻炼的意识。第2个层次可以是普通班。这类班级内的学生对象主要是身体素质良好,在体育考核中可以达到基本以及中上的水平,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也表现为比较积极。第3个层次可以分为待提升班级。这部分的学生往往表现于对于体育活动并不是特别的热爱,而且参与到体育训练的意识特别的差,平常也不经常做体育运动,在体测的时候有一些方面并不及格,往往需要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才会进行体育运动。第4个层次的班级可以是体育保养班,这部分的班级的学生主要是一些体质较弱或者是自身患有一些疾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体育运动活动中,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根据相应的疾病证明来,让学生适当的做一些体育训练。

2.2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安排

首先向第1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网球,乒乓球,跆拳道,轮滑,自行车,瑜伽,健美操,夜跑等多种体育运动的模式,学生不要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体育训练,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相应的体育学习,根据老师所制定的体育方案以及课程安排参与到其中,同时,要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审核,帮助学生尽可能的完成相应的体育成绩测评,同时学校也要安排学生听取有关的体育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的场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第2层次的学生,那他主要是根据现在国家教育部的安排进行相应的选课模式,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选择,并按照有关课程的安排进行上课,同时老师也要进行相应的课上考核。第3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需要老师密切的关注起来,要实行小班制的原则,可以更好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通常情况下,每一班的学生不要超过20个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身体上的训练,同时也要积极得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加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最后对于第4层次的学生来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同时在考核方面也不要太严格,那么通常以一些养生保健的课程为主向木球,太极等等,让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训练,这样在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在大学体育的课程中,老师要记得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方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坤.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 7 (3) : 133.

[2]赵艳.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 (12) : 82-83.

[3]杨华东,张莉斌.体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5-164.

[4]周苏,王文等.多媒体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4-35.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300134)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实践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