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程实践型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10 11:20朱卫红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思政高职

朱卫红

摘  要: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关注思政教育工作了,国内学者对于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市场开始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管具有多元化特点,这一变化也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近年来,我国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力度在不断的提升,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

关键词:高职;思政;實践型;应用效果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实践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模式,分析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1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立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1.1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发展人的工作,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思想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引导、塑造的一项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只有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教育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创造的欲望。

1.2解决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在国际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次,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对象也出现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背景之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他们的思维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价值观念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精神需求开始出现多样化的改变等。并且,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方式也出现了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开始使用起了大众传媒工具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出现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与人的实际需求相关,一方面新时期发展之下,当代大学生的家庭物质生活基本都比较富裕了,因此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基本很少关注物质财务,而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价值体现。当代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比如在新型媒体上可以通过设置自己的个性签名或主页来展现学生个性,也可以通过发表动态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充分将自我个性体现出来。而这与当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思路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教学理论的实践性为切入点,通过组织机制、目标机制以及运行管理机制的运用,来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做到了解大学生,明确大学生的需求,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2构建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长效机制的内容

2.1组织机制的建立

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理论的实践性而言,各个高职院校的领导都应该引起加强关注,从制度上明确组织机制,由校党委书记带头组成领导小组,打造思政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比如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改革思路、建立科研项目、筹集足够的资金、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养、定期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研讨会,明确工作进程。成立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讨中心,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以及知名的学者到校内进行课题的研讨工作等。

2.2目标机制的建立

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首先要建立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上,要明确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第一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与维修,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建立一支与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为前提的高职思政教学团队,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作为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是要明确高职学生职业成长与全面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从哪些课程开始,践行实践性教学;第三是要明确教学评价标准。

2.3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管理机制的建立,也要明确管理过程各参与者的责任与义务,首先应该从管理目标入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细化管理。明确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课时分配、人员分配以及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内容,通过管理机制的确立来保障各项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3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背景之下,思政工作的内容、对象、模式、方法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迎合这种改变,一味使用以往陈旧、老套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是难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的,并且还会适得其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一来才能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获得一席之地,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岚.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6):64-66.

[2]刘颖.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22-24.

[3]管丽萍.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2):78-79.

[4]李建平.高职思政课程实践型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智库时代,2019(42):167+16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思政高职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