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琪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随着六一儿童节的演出的结束而画上句号,六月份开始全部投入复习当中。整个五月的音乐课都是在教师当中上的,没有钢琴的教学辅助,对于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我又多了很多新思考。
在没有钢琴教学的日子里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
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透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對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透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在演唱歌曲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资料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3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必须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到达标准音时能够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到达拓宽自我音域的目的。
4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能够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我识谱潜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原大纲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强调按音乐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新《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它淡化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音乐课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