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的作用下,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带来了设计形式、设计方法、设计媒介的改变。不同于传统视觉设计,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设计获得了大量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的支持。在相互融合、彼此借鉴的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与进步。本文将介绍互联网与视觉传达特征,并分析二者结合的形式,希望能够为视觉传达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 视觉传达 设计方法 表现特征
科技带动生产力的进步,科技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追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科技的使用价值,视觉设计同样如此。如今的视觉设计得到了科技的大幅度补充,本文将以此为对象展开研究,分析设计思路与表现特征。
一、互联网时代与视觉设计特征
(一)互联网特征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1]现如今,人们已经无法再离开互联网的支持,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大众传媒方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浏览各国风情,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2]凭借着交互性好、价廉、及时、广泛的特征,互联网成了现代最重要的科学技术。
(二)视觉设计特征
所谓的视觉设计实际上就是指给人观看的设计。[3]视觉设计需要通过视觉媒介完成信息传递,其体现与代表的是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视觉设计大多以印刷物为媒介,有些时候,人们称视觉设计为装潢设计。当然从视觉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视觉设计包含着严谨、科学的概念,其体现的是未来设计特点。一直以来,创意就是视觉设计的核心宗旨,把握好视觉设计的核心要素,才能够创作成功的作品。不過视觉设计本身的语言有着模糊性特性,因此,信息的传达更多的是概念性信息,其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影响非常突出。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视觉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有着传播快、内容多、处理效率与处理速度及时的特点。这些优势都为视觉设计提供了非常突出的优质条件,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达。当然在这一背景下,设计师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视觉设计需要一定的创作经验和审美修养。虽然互联网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大量资源,但设计师如果不会创新,同样无法取得成功。当然,互联网带给视觉设计本身的优势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数字化、信息化媒介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与生活习惯。这为视觉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能够让视觉设计走向更为宽广的领域。
三、互联网支持下的视觉设计思路
在互联网尤其是微信、微博、贴吧崛起以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来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理念会对设计提出不同要求。设计师有必要充分挖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型设计方式。
(一)数字技术丰富表现形式
现如今艺术与数字技术一同成了视觉设计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视觉设计所用的数字技术有着强大的性能。除去大众所熟知的Photoshop、Illustrator、Core1Draw外,还有数字雕刻、数字装置、分形艺术、数字绘画、3D打印等。众多技术为视觉设计提供了思路。当前网络普遍应用着各种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创作作品。这些工具为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二)多感官设计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设计已经不再仅仅依靠视觉阅读,视听触等多重感官获得了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需要多重感官的互动,品牌形象设计需要多重感官的刺激。比如苹果手机的铃声一响,人们便会知道这是苹果手机;诺基亚手机开机音乐一响,人们便会知道这是诺基亚手机。耳目一新能够牢牢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创作形式,能够让人们对艺术作品产生深刻印象。多种多样的视觉设计方式与思路能够带给观众更为有趣、深刻的体验。品牌视觉设计需要借助于不同感官的编织与交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品牌效应。
(三)多维度设计方式
多维度所指的并不单单是走出二维概念,还要走出三维、四维概念。当然维度并不仅局限于平面、空间、时间概念,还包括思想维度、理念维度。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有必要注重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并不是说一味地开发新颖、奇怪的元素即可。举例来说,近些年像素风格也重新火过很长一段时间。其体现的正是重新开发与挖掘设计元素。设计师需要站在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设计作品。如二维码不仅是社交介质,也包含众多信息。
四、结语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都会在社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互联网背景下的视觉设计必须把握信息时代感,结合视觉设计理念,创新视觉设计方式。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艺术设计特性,只有围绕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设计,才能够创作出具有体现时代特性的文明印记与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新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3).
[2]张博钧.新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
(作者简介:孙劼,女,本科,北京印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装潢设计、书籍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