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马尾斗笠工艺的传承困境与出路

2020-03-10 08:35吴昌芝
参花(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路传承困境

吴昌芝

摘要:马尾斗笠是黔东南地区用马鬃、水竹等编织的斗笠,也是当地苗族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2008年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但是在经济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挤压下,马尾斗笠呈现出“衰减式”生产和传承迹象,其特殊原料和制作工艺使得生产受限,市场空间狭小造成产量缩小,外来文化影响导致传承难以延续。未来可以从创新编织技艺、改革传承方式、丰富营销手段三个方面探索其传承与创新出路。

关键词:马尾斗笠 传承 困境 出路

一、引言

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的苗族传统工藝品,用水竹、马尾、桐油、鸡蛋清等制作而成,除了在凯里市的湾水、万潮、炉山、大风洞、龙场、旁海等乡镇销售外,还远销黄平、施秉、台江、剑河等县。比如湾水和黄平两地认为,马尾斗笠既能够避邪消灾,又代表平安团圆,是生儿育女的“护身符”,当地俗话说:“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指新娘穿金戴银到新郎家办婚宴回娘家后,如果娘家没配备马尾斗笠,新媳妇就没脸回归丈夫家。)因此,马尾斗笠就成为当地苗族姑娘必不可少的嫁妆之一。施秉、台江、剑河三地则将马尾斗笠作为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时赛手们的重要装束,当地人有“花衣花裙显手艺,金子银饰显富贵,天神地神保平安,马尾斗笠赛宝玉”的说法,赛手们头戴金灿灿的马尾斗笠,成为龙舟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马尾斗笠“作为一种民俗器具,不仅成为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成为苗族文化传播的直观物象媒介,更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一种见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1]马尾斗笠的生产始于元末明初由江西迁入贵州的吴氏先祖,至今已传承13代,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制作工艺精美、外形华丽、特色鲜明,马尾斗笠于1957年曾在北京展览,2007年被评为凯里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据笔者查阅,目前只有张红迎和张宗登在《黔东南马尾斗笠的工艺文化探析》一文中,从历史沿革、制作工艺、工艺文化内涵方面对黔东南马尾斗笠进行了研究。然而,目前马尾斗笠的保护传承状况却并不乐观。[1]笔者最近对马尾斗笠的原产地——湾水镇里仁村小翁当组、格种村火星组两个生产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马尾斗笠正处于传承难、创新更难的境地。本文主要从生产和传承面临的困境、传承发展的出路等方面探究其传承与保护路径。

二、马尾斗笠生产和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特殊原料和制作工艺使得生产受限

编织马尾斗笠的主要材料有水竹、马鬃、桐油、染料、细铜丝、机器线,这些原材料的供应现在相当紧张。湾水镇当地不盛产水竹,要到外地采购,而市场上的水竹供应并不多,满足不了生产需求。编织马尾斗笠对马鬃要求高,必须是白色鬃毛,且粗细适中、柔顺、越长越好,现在养马的农户越来越少,马鬃的寻找很困难。编制马尾斗笠需要纯棉的、坚硬的机器线,这样织起布来才又快又好,具有立体的质感。现在市场上供应的却是柔软、细滑的机器线,不便于手工织布,也不便于往斗笠上铺线。桐油和染料在市场上也不多见。这些原材料供应困难严重影响到马尾斗笠的生产。

马尾斗笠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收益较低,也限制了其生产规模。编织马尾斗笠的工序主要包括:精选竹料→破竹料→编织斗笠骨架→斗笠环边编织→上色→铺马尾→固定斗笠→上桐油→晒干固色→包装工序→上斗笠头圈等,需要10多道工序,全程由手工完成,至少需要7天时间。编制者先将精选的优质水竹用铁镰刀劈成条,之后将竹条剖成三层,再将第一、二层裁成细条,最后才用刀具裁成如头发般粗细的竹篾,然后按不同工序用竹篾编织成上、下两层马尾斗笠的面。这时的斗笠骨架和笠面只能算是半成品,还需要清洗、上色、铺马尾、竹签固形、上桐油、装饰等。成品的马尾斗笠,最下面一层是骨架,最上面一层是笠面。中间是马尾网纱布,其中铺马尾就是在骨架与笠面的中间用马尾网纱布做装饰,这也是马尾斗笠不同于普通竹编斗笠之处。在编织斗笠时还要注意天气的干湿度、风力大小的问题。如果在干燥、风力大的天气里劈水竹、划竹篾、编织,竹条容易断,浪费材料。在装饰斗笠的时候也要注意天气的干湿度,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才能保持马尾斗笠色泽鲜亮。

(二)市场空间狭小造成产量缩小

斗笠最初是遮风避雨的农作用具,是农耕经济的产物,马尾斗笠是在普通斗笠的基础上产生的手工编织精品,离开农耕经济体,马尾斗笠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笔者在湾水镇的调查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寨里面办起了合作社,进行马尾斗笠的生产和销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尾斗笠被迫停止编织和销售;改革开放后,湾水各村寨恢复了马尾斗笠的生产和销售,使这门技艺得以继续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马尾斗笠的传统手工制作显然难以适应工业经济的生产模式。同样有遮风避雨功能的塑料雨伞和雨衣都由机器大规模生产,不仅效率高、成本低,品种花色也多种多样,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使用便捷、便宜的雨伞和雨衣,这就造成了马尾斗笠的销售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马尾斗笠销售的范围局限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有限几个县,主要用于置办嫁妆和龙舟节时赛手的装束。龙舟节的需求只在端午节前,嫁妆市场的销售范围虽然大一些,但是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姑娘们嫁到外地的越来越多,娘家也就逐渐去掉了马尾斗笠陪嫁的习俗,所以嫁妆市场也在逐年减少。由于原材料供应、生产工序和工时等原因,马尾斗笠的生产成本高,一顶斗笠售价至少600元,价格高,乡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足。马尾斗笠做工要求较高,过程枯燥无味,经济利益回报少甚至接近于“零”,编制者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暂时放弃编织马尾斗笠,另谋出路。

(三)外来文化影响导致传承难以延续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马尾斗笠工序复杂、耗时长、经济利益不高,当地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再去学习和传承这门传统手工工艺。现在许多老匠人迫切要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年轻人,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甚至出现“零传承”的现象。比如湾水镇里仁村小翁当寨、米薅村米薅寨、格种村火星寨三个村寨以前都生产马尾斗笠,现在米薅寨已无人会这门手艺。格种村火星组曾经有过“户户编斗笠”的盛况,以前编织马尾斗笠谋生的就有120人。此外还有不少农户是周期性编织马尾斗笠,即农忙时进行务农劳作,农闲时才从事马尾斗笠编织,但是现在编织者也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人还在编织马尾斗笠。总之,目前马尾斗笠编织群体年龄结构偏大,多数人因身体原因逐渐丢弃这门手艺,年轻人又不愿加入进来,马尾斗笠呈现衰减式传承,严重地影响了马尾斗笠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出路传承困境
跟踪导练(一)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