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博,徐继超
(1.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安徽 合肥 230061;2.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学相应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1]。我国从1998年以来,不断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开发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并且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在相关政策中规定学校开展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的“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提出了“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2]。本文拟在武术教育改革新思想指导下,对中学武术特色课程教学进行反思,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增强体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环境,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中学体育特色课程由于课程实施中的异化,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目前学校教授的武术内容,尽管武术教学改革经历了教学内容竞技化和竞技内容学校化两个阶段,且都有不同的重点,但武术竞技领域与武术教育载体的内容是相同的,因此,所谓的“竞技性”教学内容其实质是武术“操化”的过程。武术是身体攻击和防御的一门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是经验和智慧的凝结,每一个肢体符号背后都有“含义”,而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的就是这些具有独特“含义”的肢体符号。然而,中学武术“操化”带来直接影响就是过滤掉这些武术动作本质的“含义”,学生难以了解这些“操化”背后的以这些操作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价值。
受武术“唯技击论”和“唯套路论”影响,社会、教师、家长对武术均存在误解,认为技击十分野蛮,会影响孩子性格或伤害别人,而单纯的套路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远不如其它的一些健身项目,于是学校在武术特色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以套路为主体,相应增加了一些攻防技术,然而具有技击属性的散打并未被纳入课程中。这样一来,中学的武术体育课程对学生而言,就是“花拳绣腿”,武术的“阳刚”“韧性”价值并未得到体现,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合格体质的实现。
自武术进校园以来,在理论上没有明确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教育之间的差异与共性所在,忽略了学习主体是普通的中学生,而非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导致学校的武术课多以武术训练代替武术教学,认为武术基本功是习练武术最重要的环节[3]。每次上课都习练枯燥乏味的基本功,挫败了学生的习武热情和积极性。再者,教授武术的教师大部分为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其教育技能和理念接触较少,尤其在武术教育理念上没有形成以“学生中心”。例如,武术套路动作难学易忘、形式单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武术失去兴趣。
在强调“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时代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实施应注意两点,即:课程实施应强化技法,突出技击;实施主体应一校一拳,打练并进。
在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中,要强化技法训练,突出技击。何为强化套路?强化不是注重,从理论上讲,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武术大师练习有效攻防行动和艺术精心创造并提取后组合而成的文化精华,体现的是武术本质的外在表现特征和功能,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载体。只有完整地“强化”武术套路教育,将动作背后的含义完整地教授给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武术套路”。何为“突出技击”?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之所以是武术,是由其内在本质——技击所决定的。武术的练习必须以技击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的本质。突出技击、提倡实战,将散打教学融入武术课当中,是由武术文化的存在形式,包括武术套路、武术格斗以及武术实践的实际过程和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取向,所决定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在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中,学校在课程实施中要突出“一校一拳,打练并进”。 “一校一拳”指的是在一个中学里以教授一个拳种为主。“一校一拳”武术教育运作的新理念具有以下功能:首先,“一校一拳”保证了历史拳种发展具有稳定的场所。在学校学习同一种拳术,使该拳种的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对拳种的集体研究和传承;其次,“一校一拳”是“强化套路”的具体实践路径。经过多年的认真练习,学生们不断掌握这种拳法的内在规则,从而保证了拳法的实施真实性、多样性与生存状态传承;再次,“一校一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保障,通过几年学习达到全校精武,真正使传统武术鲜活地传承下去。“打练并进”是武术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突出技击”的具体方法。它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法,套路是武术精髓的外在形式和公式,是武术精髓的载体[4]。受过系统技能训练的人能在关键时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思想和身体潜力,这是其他领域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青少年学生要进行格斗技击教育的原因所在。“突出技击”强调技击的重要性,即武术的练习必须从技击的练习开始,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贯穿技击的学习。
基于以上对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的问题和理念指导,研究拟提出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实施建议,包括课程内容选择建议和课程实施方案建议,论述如下。
研究认为,在武术课程内容选择方向,可以将形意拳、太极拳等影响较大、历史悠久、文化蕴含丰富的武术种类作为武术课程的选择内容。以形意拳为例,形意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名拳之一,拥有着较为悠久历史,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5]。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明初在河北、河南广泛传播。其拳法朴实无华,快打快进,节奏鲜明,动作严密紧凑。形意拳具有鲜明的技击性和文化特征。突出技击的新武术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避免学生对武术学习的蜻蜓点水之状和多而不精之果。形意拳中又蕴含了五行哲学思想,根据人体生理结构来划分,五行拳相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每个动作都有名称,风趣不失涵养。学生边念边做,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印象,避免了寻常武术课的枯燥无味。
在课程实施方案建议上,主要有以下三点,即:课程实施应固守文化传承责任、课程实施应分段教学因材施教、课程实施应提高学校习武氛围。
3.2.1 课程实施应固守文化传承责任
当前中学武术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固守文化传承责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介绍、示范传统武术的招式,指导学生的形体训练,还需要介绍不同武术种类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形意拳的来源、传播与发展,太极拳的简化与发展等;介绍不同武术招式的文化意蕴,如太极拳中“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介绍不同武术种类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同武术招式的文化意蕴,旨在培养学生武术学习的形与神,学生对武术的学习不仅要学其形,学其招式与动作,还要体会武术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传承意蕴。因此,教师在武术课程实施中应固守文化传承责任。
3.2.2 课程实施应分段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基本目标,提高学生武术格斗兴趣,健全学生人格,并且对学生进行武德、武术礼仪以及正义感等方面的教育。在课程实施中,研究建议课时为每周两节,每学期为36节;低学段两学期,高学段四学期。依据武术的本质取向要求,从武术的技击性出发设定相应课程,但本着技击对抗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比列要超过武术套路的原则,以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喜欢武术更喜欢武术课的效果。课时安排、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武术课时与内容安排表
3.2.2 课程实施应提高学校习武氛围
在相应的课程实施中,还应注意提高学校的习武氛围。例如,比赛活动和段位考评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借助学校的梦想舞台举行武术竞赛展演活动,可起到展示、激励、示范作用。此竞赛展演非彼竞赛展演,学校需将竞技武术竞赛的比赛规则进行教育化、简单化,以武术基本动作、基本功、套路、简单的技击格斗为展示内容。在这些才艺展示、武术魅力表演活动中,推进武术教育教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紧紧围绕学生对武术崇拜的心理,抓住学生想通过武术强身健体、习得格斗技能、防身自卫能力的强烈动机,推进武术教育教学,真正落实“一校一拳,打练并进”的新教育理念,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6]
现今武术在中学体育课程体系中的传承与发展并不理想,甚至有的专家学者指出其已经名存实亡。中学武术看似热火朝天,实则应付懈怠,套路竞技化、拳术操化、教学专业化,都导致武术学习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兴趣。当前,保证这些武术等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还需要加强其他软硬件建设。例如从外部环境来看,学校缺乏专业场地、学生上课意愿不强、学校缺乏相应训练器材、学校配备师资力量不强等是中学武术类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从课程实施来看,梳理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如武术教学套路明显,由拳向操转化;武术教学注重套路,淡化武术技击;武术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动机等问题,研究重新诠释新时代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教育理念的课程实施要求,认为在课程实施应强化技法,突出技击;实施主体应一校一拳,打练并进。在此基础上,最终从中学武术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方案建议两个方面,对其课程实施提出建议。建议的提出,对中学武术特色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诠释、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