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下大学英语写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革新
——以批改网辅助为例

2020-03-10 06:08:36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辅助人工智能作文

林 婷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1 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是个“短板”,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构建写作框架—分析范文—学生仿写—教师批改—写作讲评。该模式的弊端在英语作为公共课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批改作文耗费精力,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后半环节显得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写作教学环节“头重脚轻”,写作讲评课往往变成了笼统的“范文欣赏课”。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上自我效能感低,甚至产生畏难焦虑情绪,写作能力原地踏步。在笔者所在独立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身上,这些“顽疾”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写作上大小问题都有,但不少学生不知如何改进。这一大学英语写作“老大难”问题亟待通过新思路来解决。

现阶段英语教育已配备较普及和成熟的软硬件设备,人机交互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系统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Shermis和Burstein定义写作自动评价系统为“借助计算机程序对文章评估和打分的过程”[1]。Attali提出,学者应和计算机专家合作提高写作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可信度[2]。Dempsey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要完成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到复合型角色的转换[3]。国外较为成熟的写作智能评分系统包括PEG、IEA、E-rater、BETSY、Auto-mark等。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积极展开此领域的研究。宋皓总结了写作测评方式经历了五个阶段:教师人工评判、教师人工评判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专业软件智能评分、基于语料库和云计算的英语作文自动批改系统、智能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4]。还有学者研究了我国多个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写作评价系统,如iWrite、批改网、蓝鸽写作、冰果写作等,肯定了智能评分系统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作用。

在知网上搜索“批改网”和“信度(Reliability)”,出现15篇相关文献。不少学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采样,并运用SPSS进行信度分析,均肯定了批改网在评估方面较高的信度。如宋皓[4]对比了批改网智能评分和教师人工评分的信度、均分等,得出两者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均超过了0.5,打分的信度较高,这为把批改网引入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性。批改网在我国的用户群体庞大,因而,本研究选取批改网(www.pigai.org)为实验平台。

当前,虽然人工智能辅助英语写作发展和运用势头良好,但如何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课外练笔的积极性,促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基于智能批改系统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旨在探索提高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创新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笔者回顾教学的初衷,思考究竟什么是好的写作课。20世纪70年代,Walshe提出“过程化写作”的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写作教学最好不谈‘好的作文’,只谈‘好的修改’”[5]。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越强,越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和潜力[6]。Pajares和Valiante研究了自我效能与写作的关系,认为写作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写作成绩[7]。唐芳和徐锦芳等学者肯定了自我效能感与大学英语写作成绩的正相关[8]。以上理论更坚定了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批改网智能评价系统的信心,有望解决学生英语写作难学的学生因素。本研究初步拟定探讨的问题为:(1)教师在批改网写作自动评价系统辅助下的教学效率是否得到提升?(2)学生在批改网写作自动评价系统辅助下,写作积极性是否提高并获得进步?(3)学生对批改网写作系统的学习操练后是否促进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4)教师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如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上角色的转变。

2.2 研究对象

在2016—2019年间里,笔者尝试在批改网、iWrite等知名英语写作智能评分平台上进行教学实践和数据分析,逾500名学生参与。2019—2020学年笔者选择18级计科1班(实验班)和2班(控制班),共58人,布置多个写作任务,话题多选自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后习作。

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采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对比教学实践中,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英语写作成绩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作为定量分析。同时,还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在研究工具上,主要采用了测试、访谈和SPSS软件等。

2.4 研究过程与分析

2.4.1 对比教学实践与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授课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控制班按传统模式将作文手写在纸上,写好就交给老师并等下节作文评讲课时收到批改好的作文。实验班的学生于写作任务截止前,都可在批改网上保存草稿、提交并得到实时批改反馈、多次修改和提交作文。教师在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实践中,用SPSS做好作文成绩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1)测试分析。测试学认为,前测和后测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查漏补缺、诊断问题、反思教学的重要参考。在教学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做了前测,题目如下:My first meeting with my roommate. How are boys and girls brought up? Why is reading important to us?本题满分为100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85~100分、75~84分、60~74分、40~59分、1~39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评分标准表

前测的结论是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持平,作文的前测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差异(SPSS得出的P值>0.05)。在后测环节中,笔者布置了与前测同类型和相似话题的习作任务,如:My most embarrassing experience. How do women and men groom themselves?Nuclear power is not a best option等。后测显示,两个班的写作成绩有较明显的差距,实验班写作平均成绩是75.6分,控制班的则是67.1分。由此可见,实验班在完成一学期的作文课后,成绩比控制班高出12%,写作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

(2)批改评分、信度、耗时分析。对比教师和批改网的评分可信度和平均评分(以5分制为例),没有明显差别。教师和批改网批改的可信度都到达了很可信的程度,教师的可信度值会略高。而平均打分上,批改网会略高,但也和教师批改保持一致。差别明显的是耗时:实验班在批改网上提交作文后,得分和修改建议、评语等几乎是实时得到的(平均1至2秒),教师对数据进行导出和处理,花费0.23小时;而传统班的作文需教师手动批改,每篇平均花费1.6分钟,批改完还需将分数和情况输入电子文档保存,总计耗时约63分钟。选取三次作文批改总耗时制成统计图(图1)。

图1

(3)学生自主修改频次分析。传统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的作文几乎都是一次性提交的,经过教师较长时间的批改后发回,才进行第一次修改或订正。而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平台则不同,学生可在作文任务时间截止之前无限次提交,在得到实时的作文评价和修改建议后,倾向立即进行修改,直到达到满意的分数后再最终提交(图2)。这样一来弥补了写作教学“重头轻尾”的后半环节中学生修改作文不足的短板;二来让不少学生克服了写作焦虑症,学生可以进行试误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Thorndike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写作也不例外,不少学生因害怕失败而让学习无法继续进行,亦因不愿在同学或老师面前直接暴露失误的过程而产生焦虑。批改网的写作系统正好可以打开学生这个心结。在任务截止之前,学生可以充分试误;第三,学生在批改网的修改建议下能够体验过程化写作的乐趣。同时,当学生看到修改后写作成绩的提升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也随之提升。

图2

(4)点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批改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体现出令人惊喜的点评和修改建议的功能,不少是传统的教师批改几乎做不到的。例如,系统能对学生的雷同作文做出实时判断,对疑似机译的作文做出识别,非常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真实写作水平的鉴定。与此同时,批改网还具备了多元化的点评模式:一是个性化评语。总结性点评与传统教师批改的文末评语类似。笔者发现批改网对学生作文的总结性点评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能概括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二是系统个性化总结+教师评阅。教师若不同意批改网自动评价系统的点评,或想做出调整,还可修改分数和评语,这样便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是细致入微的修改建议。批改网自动评价系统在文章细节的修改建议上做得很好,可以从词、句、拓展学习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点评,细致入微,由点及面,较全面地指出学生在写作用语上的问题和闪光点,这是智能评价系统一个很大的亮点,笔者认为该功能也是传统教师批改难以做到的。

(5)学生互评与排名机制分析。在传统的写作课堂教学中,鲜有“学生互评”的激励环节。其主要原因是纸质版作文课堂上交换互评不便、占用时间、评价反馈不及时等,实际操作性不强。而批改网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方便的交流互鉴平台。同时,批改网还提供作文排行功能,教师可以选择向学生展示排名,但并不刻意,学生可以从页面上得知自己作文在班级的排名,激发学生的求胜心,当学生看着自己的排名提升时,写作的自我效能感也上升了。

(6)数据处理对比分析。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将在于数据。与传统教师批改作文相比,批改网充当了课堂教学“第三只眼”的角色,高效准确地记录了便于存档的数据,包括学生作文原文和作文修改版,并保留学生的修改痕迹、多次提交的分数变化等,高效地收集了数据,让教师“有数据可依”,更好地分析学生写字思路、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做好未来教学的规划。

2.4.2 调查与分析

结合对比式教学实践,笔者对受试者以调查问卷和半开放式访谈的方式对学生使用批改网的体验做进一步了解。调查问卷向所有参与批改网写作教学实践的学生发放,共收到276份有效答卷。访谈对象按作文平均分为高、中、低三组,随机抽取学生,听取他们对批改网的使用效果和看法,主要围绕学生当下对批改网的体验和更加深远影响展开调查。

问题(1):您是否喜欢在批改网上完成作文习作?

针对问题(1),笔者发现,学生对批改网的使用体验普遍良好: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批改网上写作是方便的,“00”后的大学生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在线上完成习作,一般不成问题。有65%的学生喜欢使用批改网是因为方便,修改时不需要像纸质版那样进行涂改;有30%的学生认为线上写作心态上比较放松,像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上写日志,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对写作文的恐惧;有40%的学生认为批改网能保留他们的习作,便于保存和回顾;有55%的学生喜欢批改网的实时打分系统,不断地修改和刷分就像游戏闯关般,有刺激感和成就感。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不抵触使用批改网写作,而且对批改网有比较好的印象,批改网写作系统富有带入感,能激发学生写作和不断改进的欲望。将批改网引入英语写作教学,辅助学生写作的潜力尚好。

问题(2):您是否认为批改网的评语和修改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针对问题(2),学生的普遍反馈是批改网的点评和修改建议有参考价值,体现在对拼写、标点、连词、冠词、词性错误的纠正以及搭配和句式结构的误用警示上。大部分学生都特别喜欢批改网的拓展学习功能,如“近义词表达学习”“拓展辨析”“推荐表达”等都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批改网还能够夸奖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如“精彩句型”功能将学生的佳句给予肯定,这无疑给平时缺少关注的学生增加了英语写作的自信心。

由此可见,批改网对于英文写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因为这些细节的点评和修改往往在传统的教师评阅中被教师无暇顾及,而学生就浑浑噩噩地“混”过了习作。而对于成绩中等、中上的学生,可以额外地学到拓展的知识,习作中的好词好句还能得到肯定,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

问题(3):您是否在批改网使用期间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且修改是否有成就感?

针对问题(3),学生普遍表示,修改作文的次数要比传统一次性提交作文的要多,批改网给出的改进建议比较有针对性,也很详细,每句话都能收到批改网的点评反馈。在修改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体会到过程化写作的乐趣,体会到经过修改作文分数不断上升的成就感。与传统写作需经过一周或更长时间的等待才能收到作文反馈相比,学生对作文的修改热情和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更高。

问题(4):学习中您还能用批改网辅助做什么?

针对问题(4),学生除了在批改网上写作之外,还使用批改网丰富的点评功能,辅助做汉译英的段落翻译练习。笔者认为这是很好的拓展利用,翻译和写作一样,存在着类似的不和谐的“顽疾”,在未来的教学中可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的改革。

问题(5):批改网对您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影响?

针对问题(5),有25%的学生在批改网上完成了教师布置以外的习作,45%学生使用批改网做汉译英的翻译练习,35%的学生用批改网的功能辅助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32%的学生表示即便毕业后也还会继续使用批改网辅助英语学习。批改网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契机和参考建议,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潜在影响。

3 课程改革启示

经过实验研究,人工智能辅助大学英语写作自主学习这一设想可以给本研究初期拟定的研究问题交出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结合人工智能自动批阅系统已有的优势和不断的改进,教师在充分利用批改网的辅助功能但不完全依赖批改网的同时,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职能也要发生转变。

3.1 更合理的教学规划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引入人工智能批改辅助,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转变,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学生、计算机三者的互动教学模式,既要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又要区别于单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教师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更高效地完成批改、统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工作之余,可以将教学精力重新规划,将重点放在如何构思一堂精彩的课堂、如何巧妙地帮助学生构思、如何研究学生写作的深层次问题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评讲、如何将英语写作与英语的听、说、读、译等其他模块更有机地结合在教学与操练中等等。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功培养学生进行英文写作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胜过灌输无数堂学生不感兴趣的写作课。随着科技更迭日益加快,人工智能势必更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带领学生体验过程化写作的乐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把英语写作变成多年英语学习输出成效的窗口。人工智能写作平台给学生英文写作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改变了以往学生自己练习写作时遇到的修改时无从下手、写完无人问津、同伴互评无处可寻、查排名无处可见的境遇,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以批改网为例,该平台已经连续数年开展了“百万同题英文写作”活动,学生可以跳出封闭性的写作评价体系,超越班级局限,参与到全社会的竞争舞台中,做到“以评促写”。总之,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从长计议,培养学生的长线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产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测评的方式到了智能批改与教师批改相结合的阶段。时至今日,将人工智能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辅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作文批改和数据分析,促进学生间更便捷地互评、互学、互鉴,培养学生更自主的英文写作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

猜你喜欢
辅助人工智能作文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