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梅
(南京医科大学门诊部门急诊,江苏 南京 210000)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所以针对糖尿病的干预也成为临床中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1]。糖尿病患者一般无需住院,患者在门诊接收医师诊治并配合开具的医嘱用药在社区接受干预即刻,而在社区干预期间,受认知及长期用药效果不明显等因素的影响,常使得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高的情况,所以强调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探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旨在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社区卫生中心建档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长期住本社区的居民,具有良好的认知以及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疾病及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122例,女78例;年龄31~80岁,平均(56.2±1.5)岁;病程2~14年,平均(8.2±1.2)年。
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的管理及强化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策略主要是定期上门随访及做门诊常规管理,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血糖情况合适的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合理。强化健康教育方式如下:(1)建档与随访卡。结合健康体检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健康教育目标制定出干预进度表格,建立的随访卡需涵盖完善的信息数据,包括住址、联系方式等,以电话及上门方式实时了解患者健康需求。(2)选择适合的教育形式。组建专门的健康教育宣教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糖尿病病情、健康知识的交流座谈会,邀请患者与家属参与,让相互间能够加强交流互动。社区专职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给药及血糖检查的示范教育,如胰岛素注射给药操作、血糖自我监测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以患者有无运动禁忌为基础,制定出合理运动方案,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训练上需做到循序渐进,一旦发生不适要即刻停止训练;结合身体状况及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蛋白质、鱼类等的摄入,避免进食糖分与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效控制血糖。(3)门诊及电话随访。社区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对健康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实施提供健康指导,此外开展社区疾病教育及电话随访,借助热情与友善的服务态度做双向交流沟通,让患者可从被动的健康教育转为主动,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实现对血糖的科学控制。同时社区护理人员还应告知家属也参与健康教育,借助合理监督予以患者良好情感支撑,帮助患者逐渐养成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
对患者均干预随访3个月,干预前后采取自制的健康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涵盖糖尿病病机、干预策略、影响因素等,总分为100分,分值同知识掌握度呈正比;此外对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
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3个月患者健康知识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空腹与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健康知识问卷及血糖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健康知识问卷及血糖指标变化比较(±s)
糖尿病典型表现为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对这一疾病强调使用科学的方式干预以有效控制血糖,避免病症反复发作及引起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2]。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用药干预及饮食干预为主,患者一般无需住院而是可在社区进行康复,但在社区康复期间因对疾病认知存在局限及心理抗拒,往往使得患者存在不遵医用药的情况,这使得血糖控制不佳。而对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则是可通过采取患者容易接受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优势,这样让患者能充分意识到合理用药的意义及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继而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后,建立知识问卷评分显著提高,空腹与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充分提示强化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满意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让患者血糖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患者病情的稳定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