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学者对于捷克钢琴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近些年来,亚纳切克的作品也常在各大音乐会被演奏。许多专业演奏者极其渴望将求知的触角探向更远,了解更多曾经不被国人熟知但在欧洲音乐史中占有不可撼动地位的艺术家。继捷克“三杰”后,师从德沃夏克学习并成为其女婿的约瑟夫·苏克在捷克民族音乐的历史中有着卓越地位。苏克的钢琴作品数量和篇幅不算宏大,但其抒情钢琴小品无不渗透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练习此类作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其对捷克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进而增强音乐素养;从另一方面来看,拓宽曲目积累、增加多种情绪的音乐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且对钢琴演奏技能起到巩固加深的好处。
出生于1874 年1 月4 日的约瑟夫·苏克是捷克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杰出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作为德沃夏克的得意门生,苏克早期在音乐创作中很受恩师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旋律的思考,比如多彩的声音和浪漫的情怀是他很擅长的表达方式。苏克的钢琴作品共有19 部,其中,含有多首作品的合集共11 部,其他均为独立乐曲,共8 首,而这些独立乐曲中只有一首为复三部曲式作品,大部分均为单三部曲式作品,还有一首单乐段作品。苏克的钢琴音乐数量不算很多,而且篇幅普遍较短小,没有构思宏大的作品,可见苏克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偏爱小品类型。而“乡村小夜曲”、“春”、“夏天印象”、“关于母亲”、“关于友情”、“生活与梦境”和以捷克民族舞曲“索塞卡”为题的作品,都反映出苏克善于用音乐描述生活与环境,风格清新自然、纯真朴实。
?
表1
本文着重分析苏克钢琴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六首抒情钢琴小品》Op.7,以试图管窥苏克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
《六首抒情钢琴小品》Op.7 创作于1891 到1893 年,此部作品以第一首《爱之歌》最为著名。降D 的低音八度作为首段音乐的背景,沉闷的声音犹如远处的钟声,高声部悠扬曲折的曲调充分体现了苏克内心丰富的情感。之后该作品还被改写成小提琴版本,被广为传颂。第二首是一则轻松活泼的《幽默曲》,篇幅短小精悍。第三首便转移到略带忧郁的《回忆》中。第四首《牧歌》其实被分为两则更小的作品,一首是单乐段乐曲,另一首则稍加长为单三部作品,两首乐曲都以中等或较自由的速度演奏,旋律优美朴实。接下来是一首《杜姆卡》,有着标准的杜姆卡特征,在忧郁哀愁的段落后突现喜悦欢快乐段。最后一首《随想曲》依然为单三部曲式,三拍子的快板节奏带有舞曲风格。
结合捷克民族音乐特征概述以及前辈针对捷克民族音乐的研究成果,旋律创作方面,作曲家们擅长用同音重复、级进音阶、二三度进行、三音动机等手法发展乐句,杜姆卡的旋律创作手法也是捷克民族音乐的特征,某些旋律线条还呈现出“拱形”的结构特点。节奏特征方面,如:波尔卡、索塞卡等来源于捷克民间舞蹈的节奏形式常被运用于音乐创作;捷克语言带有的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前重后轻的形式也同样常作于民族音乐。
在《六首抒情钢琴小品》中,第一首《爱之歌》,在节奏方面充分展示了语言化的附点节奏,将语言的节奏感与歌唱的旋律合二为一。第二首《幽默曲》的主题为跳音的二三度级进与跳进,构成“拱形”结构乐句。第三首《回忆》的开头便运用同音重复的手法,并一以贯之将乐句逐步展开。第四首中的第二则《牧歌》,首段旋律由极其简单的音阶式旋律线条构成,中段的旋律不是首段那样清晰明了的级进音阶进行,而是进入二三度的交替(AGB),但不难发现,八度的旋律其实围绕在长度较短的级进音阶上,只是其中有部分叠加相同音级的手法,而大体上仍然保持在音阶进行的状态中(CBAGB,CBAG-BAGF-AGFE-GFE)。所以中段的旋律材料承接首段,贯穿级进音阶的创作手法。在内声部织体中加进了与高声部旋律相似的模仿音级,形成声部内外的呼应。第五首《杜姆卡》属于典型的直接运用捷克民族音乐特征而创作的乐曲。第六首《随想曲》,乐曲中强调的“动机”为附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三音动机”,后将此动机模进,进一步印证乐曲创作中蕴含的民族特征。
笔者将以Op.7 为例,针对苏克钢琴作品中的民族特征的演奏表达与演奏方法进行浅析,例如第一节对音量与音色的演奏分析;第二节对节拍、节奏特征性表达的演奏分析;第三节为八度技术问题分析;第四节对踏板运用进行分析。笔者将以苏克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出发,结合个人演奏经验与教学经验,并将几个已出版的CD 音响作为演奏参考,对以上内容进行概述。
谱例1
第一首《爱之歌》,首个乐句是苏克著名的“爱”的主题音调。句子中的重心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旋律音级以A、G 为两个骨干音,围绕它们展开。所以这两个骨干音在旋律中起主要支撑作用,其他音也就有了方向和目的地,旋律第一个音D 虽然属于温柔乐句的句首,需要轻柔地进入,但它处于切分音的位置,所以不能过于弱,需要稍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弹这个音时稍多一点力度。第二小节的长音之后是五个连续的上行音阶音级,在演奏时要保持气息连贯,并且弹出渐强的音量,触键时指尖力度逐渐加大并保持慢速度触键,可以获得由沉稳圆润到尖利的音色变化,第二个骨干音G 在弹奏时力度要加大,且用较平的角度触键,发出深沉厚重的声音,接着触键角度减小,力度也随之变少,轻柔地“带”起最后一个音,结合以上方法表现出旋律的流动性和方向性。
关于这首作品,笔者较欣赏玛格丽特·芬格赫特的版本,在她演奏这个乐段时,能够听出气息随着旋律的发展而持续宣泄,当乐句在长音上停滞时,她也稍作等待,接着在每一句由低到高的琶音开始时,她都会先稍降低音量,再逐渐加强,因此,玛格丽特·芬格赫特弹奏出了几个由弱到强的乐句,在这样持续的发展中,音色不再像之前那样有所保留,而是越发有力,在琶音结束时的连续向上音阶中发挥出最漂亮、华丽的音色。而在笔者听到的约瑟夫·哈拉的版本中,发现他仿佛很遵循一气呵成的原则,从琶音开始到最后华丽的音阶拖出主题旋律,他的气息不曾停息或缓和,仿佛一口气奔向后面的乐句,所以没有渐弱和气口,一直处于音量加强的阶段,音色也比较单一,坚定而有力。
第二首《幽默曲》为三拍子的小快板,活泼的舞曲形式。捷克毗邻波兰,所以流行于波兰的玛祖卡舞曲在捷克也广泛传播。在实际演奏中,若要突出这首乐曲幽默风趣的性格,那么可以将稳定的节奏弹得自由有弹性,在每小节的二、三拍上落重音,形成“玛祖卡”风格,从而不断为乐句增添动力,使音乐变得活泼、幽默。例如下面谱例中标出的重音记号,分别位于每小节的第二拍或第三拍,在这些音被加重的同时,音符的时值可略拖长,并将未被拖长音符的节奏收紧,以便做到前后节拍均衡。因此,左手的节奏便不再是死板、均匀的三拍,而是类似于添加切分节奏,节拍的重心不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反而来回变换,形成“摇摆”的形态,这样的节奏与均匀的三拍子、重心永远在第一拍的刻板节奏相比,更契合“幽默曲”这个主题。
笔者较推荐劳瑞拉的演奏风格。他充分发挥出玛祖卡的节奏特征,不拘泥于刻板的“强弱弱”的节拍重心,全曲速度也较快,节奏最密集的地方大约为每分钟160个四分音符,在这么快的速度中,还做到三拍子有张有弛,自由富有弹性,音乐便自然地表现出俏皮逗趣的性格,同时,也使作品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征。伊梅尔曼演奏此曲的速度明显比劳瑞拉慢,大约为每分钟130 个四分音符,全曲几乎没有一张一弛的自由速度,反而在一些乐段结束的乐句有明显渐慢,笔者认为这样的节奏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会略显拖沓,“幽默”的意义表现不深,反倒感觉“无精打采”。
谱例2
谱例3
第四首《牧歌》,右手大量用到八度内有填充音的和弦,在弹奏这些大和弦时,需让小指的高声部与其他手指的音量保持均衡,并始终让小指的音量处在清晰弹奏旋律中。当弹奏连贯的大和弦时,依靠手臂带动手腕,将每一个和弦送到目的地,指尖饱满地将力气推送进琴键,在弹奏时保持一定程度的手臂放松。
首先要看乐句中和弦是否一致,再看旋律是否有明显的上下行的节点或前后节奏变化的节点,我们可以在这种节点的地方换踏板,以展现出清晰的乐句结构,当然,也可以学习某些钢琴家的版本选择中途不换踏板,保持乐句前后统一完整。
钢琴作品的数目不可胜数,在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带学生领略更广度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不仅是对自身教学实践视野的提高,同时拓宽了教学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钢琴专业学习与演奏的水平。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约瑟夫·苏克的生平,对他的钢琴作品进行简要梳理,从中选择一部著名作品,根据笔者已掌握的捷克民歌、捷克民族音乐的特征进行演奏前的音乐性分析,接下来从实际演奏出发,如:音量与音色、节拍与节奏、八度、踏板几个方向,结合自身演奏、教学经验以及聆听几位钢琴家的演奏版本比较,对该作品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句与乐段进行思考,希望能为广大钢琴教师提供思路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