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回到起點,意味着从零起步;回到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请以“回到起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命题作文要求写“回到起点”,可记叙,可议论——如果用记叙的方式写,就要侧重于过程,体现如何“回到”;用议论的方式写,就要将侧重点放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就取材范围而言,可考虑个人、校园、社会和自然等范畴;就“起点”进行思索和延伸,一般归结于“真”“善”“美”等方面。
联系日常体验与感悟,本作文切入口有:思考为什么要“回到起点”;表现一种反省后再出发的智慧;体现一种追本溯源的破解难题之道,或以退为进的处世艺术;表现成功后从零开始,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或失败后重新崛起,调整策略再冲刺的人生;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能退回“起点”,等等。
回归起点
起点,是一次新的出发,也可能是一段时光的结尾。(“也可能是一段时光的结尾”表意不明。)当我们深陷迷茫的深渊,前进的双腿被绑上沉重的巨石,挣扎着向前却收效甚微时,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向前冲,而是回归起点。这起点并非简单的“起跑点”,它包含着初心。回到起点,放下已取得的成绩(下文的例证并没有体现“放下已取得的成绩”),回望一路以来的足迹,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回归起点,是为了放下沉重的负担,寻求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解放。
梭罗去瓦尔登湖,一个人在那从容不迫地生活着。他像修剪门前的杂草灌木一样,抛弃了日常的繁文缛节,因为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几乎被文明的浮华消耗殆尽。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日子,是梭罗一生新的起点,殊不知正是这大胆的开始,为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与自然相伴的生活。(“一个……生活”搭配不当,需要修改。)在宁静的湖畔,他思考人生,正如他所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他摆脱了曾经困扰他的浮华世界,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试验,试图阻止文明滑向物欲的河流,从而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回到起点,也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茫然,寻找遗失的初心,调整航向,重新出发。但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回归起点的能力,那他在旅途中迷失自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坠入深渊无法逃离。
我相信,在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李绅还是一位满怀忧国忧民之情的有志之士,可是数十年的宦海沉浮,终是磨去了他心头对百姓的怜悯。他有过挣扎,有过彷徨,想要离开官场重新开始,可终究是败给了对“桃艳仙颜阿母栽”的皇宫的向往。他丧失了回归起点的能力,看不见初心,找不到来路,也没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决心,固执地在纸醉金迷中挣扎,最终落得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下场。
(举李绅的例子,应突出他后期的奢华生活,增强正反论证的说服力。)
回到起点,更是为了寻找思想的源泉,挣脱常规思想的束缚,迸发新的创造力。
恰如林黛玉之五美吟,翻前人之新而不落俗套,她的创造力源于她自幼学习的古典文学,这是她的起点,也是她思想的源泉。而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发现前人未见的,而是在人人所见的现象中想到前人所没有想到的。回到起点,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活、反思当下,获得新的领悟和灵感,发现前人未见之景。
(先说“她的创造力源于她自幼学习的古典文学”,后面又谈“在人人所见的现象中想到前人所没有想到的”,前后并不一致;而“发现前人未见之景”的表述也不够明白。)
所以,在无路可走时,回归起点吧。我们也许难以效仿陶渊明的洒脱和淡然(这里冒出“陶渊明”来,显得很突兀),但可以试着像他一样,重整行囊,找回初心,让心灵回归起点并继续前行,从而创造人生新的奇迹。
升格指导
这篇议论文优缺点并存。就优点来说,整篇作文思路清晰,主体部分分成三个层次,结构脉络比较清楚;前两层的用例也基本扣住了分论点。再就缺点来看,一是对“起点”“回归起点”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表意不明;二是林黛玉一例不能支撑论点,缺少说服力;三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多完善。
回到起点
◎程睿颖
东野圭吾在小说中写下这么一行文字:“无路可走时,就不断回到起点。”(以东野圭吾的话为由头,引出“回到起点”的论题。)起点,本是一个人开始的地方或时间,但它并非简单的起跑点,它还包含着初心、目标,甚至成果的雏形。回到起点,就是回到扬帆起航的港口,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回到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回到起点,回望一路走来的足迹,往往能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以“起点……它还包含着初心、目标,甚至成果的雏形”来界定概念,表意明确,也体现了不俗的认知水平。)
回到起点,是为了放下沉重的负担,寻求精神的自由。
曾经,梭罗只身前往瓦尔登湖,一个人从容不迫地生活着。他像修剪门前的杂草灌木一样,抛弃了日常的繁文缛节,因为在他看来,我们的自由几乎被浮华与琐碎消耗殆尽。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是梭罗人生全新的起点,正是这大胆的开始,为他赢得了一种与自然相伴的诗意生活。在宁静的湖畔,他思考人生,他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回到起点,他摆脱了俗世的困扰,以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试验,试图阻止文明滑向物欲的河流,从而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回到起点,也是为了寻找遗失的初心,调整航向重新出发。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回归起点的能力,那他在旅途中迷失自我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甚至会坠入深渊而无法逃离。我相信,当初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定是位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可是数十年宦海浮沉,终究磨去了他心头对百姓的怜悯。他有过彷徨,有过挣扎,想要离开官场重新开始,可还是败给了对“草承香辇王孙长,桃艳仙颜阿母栽”的向往。那颗纯真的初心在笙歌燕舞中变得浑浊,他醉心于权势,竭力攀附权贵,贪婪地索取财富,最终在纸醉金迷中丧失了回到起点的能力,落了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可悲下场。
回到起点,更是为了寻找思想的源泉,迸发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就以文学创作来说,创作来源于生活,然后高于生活,然而很多作家却离这个起点越来越远。有些人以“作家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无一不是紧紧抓住“生活”这个起点。列夫·托尔斯泰在漫长的创作时间里,总是深入庄园田地,与那里的农民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从未脱离过生活这个起点。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起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塑造出真实鲜活的人物。而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本段作了较大的调整,论证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这个起点。)
正如罗素所言:“当心灵回到起点时,它已经在过程中有了新的觉悟。”所以在无路可走时,回到起点吧。我们或许难以如梭罗那般洒脱,无法像托尔斯泰那样执着(这里改得很有必要,与前文形成对照。),但可以试着像他们一样,在前途迷茫时选择回到起点,寻求心灵的解放,找回遗失的初心,迸发出新的创造力。(结尾段引用名言,发出呼吁,合理地归结了上文。)
升格点评
升格文分三个层次:“回到起点,是为了放下沉重的负担,寻求精神的自由”“回到起点,也是为了寻找遗失的初心,调整航向重新出发”“回到起点,更是为了寻找思想的源泉,迸发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三个分论点的表述更为妥帖,逐层递进,渐次深入。
文中选取典型例证,结合正反对比,论证鲜明有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结尾升华主题,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