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宏涛
林慧卿
张本智和
在媒体的报道中,张本智和是个沉默内向中带着狠劲儿的少年,但是在场上却是咄咄逼人,锋芒毕露。2018年,他相继战胜中国四位顶尖高手马龙、樊振东、张继科、林高远,年底以15岁低龄成为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最年轻冠军得主。这位近几年刷出了不少亮眼纪录的日籍华裔乒乓新秀,已被视为中国男单最大的对手。布达佩斯世乒赛开赛之前,日本媒体纷纷放出报道,寄望张本智和延续去年的神勇。早两年,以平野美宇、伊藤美诚、石川佳纯为代表的日本少女军团就已经是中国女队的最大威胁。
日本冲击中国优势地位,是如今国际乒坛一大主旋律。少男少女们的梦想毫不掩饰,日本乒乓球无疑梦想携这股青春风暴,重回“黄金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曾是世界乒坛顶级豪门,以1952年世锦赛横空出世般独揽四金为起点,从1954到1971年间11届世乒赛,日本届届有金牌。那是荻村伊智朗和松崎君代等人声震乒坛的时代,荻村后来走上日本奥委会主席和国际乒联主席高位,都得益于他球员时期20枚世锦赛奖牌的辉煌。70年代起,日本乒乓球日渐式微,不再是国际赛场领奖台上的常客,1979年拿下世锦赛男单冠军后,更是跌入长久沉寂。
当年,正是中国队让日本乒乓球最辉煌的时段画上句号。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乒乓球队在世锦赛上首次包揽两个团体和5个单项冠军奖杯,都是从日本人手中夺来。其中男团、女团、女双这三座,更是在决赛中与日本的上届冠军当面对话,骄傲捧杯。
1961年4月,北京工人体育馆里那场世乒赛男团决赛,组建还不到9年的中国队5比3击败此前五连冠的日本队,首夺斯韦思林杯。徐寅生经典十二大板击溃星野展弥,容国团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传世豪言,为那场突破之战赋予荡气回肠的色彩。
那届女团决战也是中日对垒,中国队告负。4年后,卢布尔雅那世锦赛,容国团担当中国女队主帅,中日两队再次在女团决赛相遇。中国队收起了此前表现出色的攻手梁丽珍、李赫男,以削球手林慧卿、郑敏之取而代之,日本队措手不及,0比3完败,止步四连冠。考比伦杯第一次被带回中国。林、郑二人又携手进军女双决赛,对阵的依然是日本选手,中国组合3比2险胜,打碎了日本女双再夺桂冠的希望,首次捧回波普杯。
中国队另外四项冠军,虽非决赛战胜日本,但也都是上一届由日本选手夺冠,奖杯从东京带到世锦赛,再由中国队员抱回北京。最早捧回的那座是男单圣·勃莱德杯,几乎尽人皆知。1959年世乒赛在多特蒙德上演,此前四届男单冠军日本的田中利明和荻村伊智朗各取其二。在多特蒙德,日本队仅荻村进入四强,半决赛输给了匈牙利人西多。决赛中,西多成为容国团手下败将。中国竞技体育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此诞生。
1961年,日本队将世乒赛女单盖斯特杯带到了北京,她们已经连续三届保有这座奖杯,但这次,她们没能带回奖杯。上届冠军松崎君代半决赛遭匈牙利名将高基安淘汰,决赛中,高基安2比3输给了上一届与她并列季军的邱钟惠,盖斯特杯第一次留在了北京。这届比赛,日本男双蝉联桂冠,那是他们最后一次拥有伊朗杯。两年后,世乒赛移师布拉格,男双四强中,中国队占据三席,日本仅有一对进入,他们半决赛败在了庄则栋、徐寅生拍下。决赛成了中国的队内之战,张燮林和王志良为中国首次捧回了伊朗杯。
来中国最晚的是赫杜塞克杯。从1957年到1969年,日本队连续七届混双夺冠,占据奖杯12年。1971年在名古屋,进入四强的日本组合半决赛被林慧卿、张燮林3比1击败,连冠霸业就此终结。中国选手一鼓作气赢下决赛,从日本人的家门口带走了混双奖杯。
世事变迁,2017年,正是在混双项目上,日本乒乓球捧回了久违的世乒赛奖杯。当年在杜塞尔多夫,吉村真晴与石川佳纯成为时隔38年重登世锦赛最高领奖台的日本选手。随着近些年日本乒坛新秀的崛起,他们显然怀揣更大雄心。中国队又将如何阻击,且看未来的赛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