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健 赵 喆 孟思炜 周 鹏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思潮推波助澜,中美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多边合作机制更趋复杂,能源领域的竞争趋向白热化,我国能源安全及对外合作面临挑战,处理好与能源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5 国,分处世界四大洲,地跨南北半球,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5 国的国土面积之和约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30%,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金砖国家在能源供应和需求方面举足轻重[1-2],高质量推动金砖国家能源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能源领域全球化进程。
金砖国家能源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与巴西属于能源极大富余国家,能源出口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属于刚性输出国。中国、印度与南非是制造业大国,人口众多,是能源需求大国。以印度为例,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和第四大天然气进口国,到2030 年,油气行业总投资额可能超过3000 亿美元,能源供需缺口较大,国产石油仅能满足20%的国内需求,严重依赖进口(2018 年,石油对外依存度为84%),属于刚性需求国。2018年,金砖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平均约为2.3t/人,俄罗斯、中国、南非高于1.84t/人的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印度、巴西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较美国(7.1t/人)等发达国家相差更远,能源消费增长空间仍很大[3](图1、图2)。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油气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合作领域覆盖整个油气产业链,促进了金砖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4]。后疫情时代,深化能源多边合作成为金砖国家的共识,低油价背景下如何建立油气合作战略的新机制、新模式,进一步实现多方互利共赢、长久发展,需要认真探讨与积极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对金砖国家油气工业造成较大影响[5],石油上游业务生产受损,炼油业务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原油库存难以消化,行业支出削减,产能投资减少[6]。
图2 金砖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变化图
对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巴西,油气收入锐减使其经济雪上加霜。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预测,俄罗斯在此次危机中将损失约40%的外汇收入,被迫减少20%的进口和11.6%的投资。俄罗斯油气企业受到严重影响,预计2020 年俄在欧洲的天然气销量将下降17%,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收入分别减少200 亿美元和420 亿美元,占到公司全年收入的30%~40%。经营状况的恶化影响了俄罗斯在建大型能源项目的落实,项目面临延期或暂停的风险[7]。巴西作为原油和大宗商品出口国,2019 年平均出口原油量为53.6×104bbl/d,石油产量创下20 年来的最高纪录,是近年石油产量增长第二快的国家。2020 年受世界石油需求下降、出产冗余、油价暴跌等影响,巴西能源出口承受较大压力。
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对全球能源工业和世界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东作为全球最主要石油产地,也是中国、印度等国的主要油气进口来源地(2018 年,印度和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油气占比分别为65%和44%)。2019 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为15.1×108t,占全球32%,其中大部分出口国际市场。2020 年,伊朗、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主要产油国受疫情逐步升级、石油需求和油价持续低迷,以及社会不稳定、地区动荡及冲突频发等因素的影响,勘探和生产投资不足,能源供给能力下降,能源出口收入剧减。国际石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中国、印度、南非等油气刚性需求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8]。
随着石油公司支出减少,对新能源的投资也逐渐放缓甚至停滞,影响了能源转型既定步伐,整个国际社会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趋缓[6]。
作为全球化产业,油气进口与贸易需要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作支撑。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加剧,尤其是“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能源合作短期问题凸显,长期风险不断积聚,将对全球能源合作造成严重影响。金砖国家中油气刚性需求国(中国、印度、南非)与刚性供给国(俄罗斯、巴西)之间的关系将更趋复杂化。此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为应对金融冲击、维护金融稳定,金砖国家建立了应急储备机制。但在当前疫情肆虐及油价大幅波动的形势下,金砖国家缺少有效的能源合作应急沟通机制,未能在第一时间开展合作、“抱团取暖”。
中国、印度资源禀赋相似,油气资源严重依赖中东地区,国际市场高度重合,印度油气资源全球布局与中国海外“五大油气战略合作区”也高度重合[9],中亚、俄罗斯和非洲均为两国能源项目拓展的重点,碰撞难以避免。印度的能源战略注重与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合作,缺少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战略安排。俄罗斯和巴西的现实利益受油价大幅波动影响,容易出现非合作博弈倾向,甚至是毁约行为,不利于各方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
疫情在全球爆发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往来航班停飞,入境管制措施严格。一些国际能源合作工程项目,因工人无法按时返工导致项目停滞,项目进度受到影响。特别是建设周期较短的项目,工程延误导致违约等风险上升。
金砖国家间油气合作涉及勘探开发、管道建设、油气贸易、油气田并购及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总体上以双边合作为主,不同国家之间油气合作的规模、程度、类型存在差异。中俄、印俄分别在多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油气上游领域合作带动了工程服务和金融“走出去”。中国和巴西在油气领域合作较为广泛,双方存在签署协议、承包工程、收购股权、贷款换石油、联合招标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多元合作模式互利共赢(表1)。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油气上游领域几乎没有合作项目,仅局限于管道和炼化装置等工程建设及石化产品贸易等领域(表2)。中国和南非间的油气合作则十分有限。
表1 中国与巴西油气合作重点事件
表2 中国与印度油气合作重点事件
油气上游领域,中国、印度分别在俄罗斯、巴西运行着多个勘探开发合作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和俄罗斯油气上游合作项目共18 个,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涉及陆上常规油气、LNG 等领域,均为参股,非作业者。中国和巴西于2013 年底开始上游深海油气合作,目前运营着里贝拉和佩罗巴两个超深海盐下项目。2020 年3 月30 日,中国石油正式签署了巴西布兹奥斯油田(巴西最大整装油田、世界最大深海油田,日产量60×104bbl 油当量,预计高峰年产量达6000×104t)和阿拉姆勘探区块(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面积最大的风险勘探区块)的产品分成合同,为进一步深化中巴油气合作注入新动能。
油气下游领域,金砖国家之间合作力度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有炼油化工合作项目,俄罗斯在印度有炼油及加油站业务。中印两国的油气合作规模较小,油气合作主要在第三国开展。南非油气合作的主要合作方是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的合作程度不高。
油气贸易方面,从地缘战略上来看,中俄位置毗邻,供需相契合。中国作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增量提高较快的国家,中俄能源合作可谓“天作之合”。2019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约为7886×104t(管道+船运),天然气约为37.5×108m3(LNG 船运),俄罗斯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进口原油来源国,约占中国进口原油20%以上。俄罗斯向亚太市场出口含硫量较低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ESPO)混合原油,主要通过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哈输油管道)和海运(科兹米诺港)出口,距离中国近,运输时间短,输油成本低,油价和质量较有竞争力。中国与俄罗斯分别在2009 年、2013 年签订了长达20 年、25 年的长期原油供应协议,俄罗斯从中国获得石油贷款和预付款,短时间的油价或供应波动基本不会影响已经约定的购买量。
巴西是中国第五大原油供应国,近年自巴西进口的原油数量不断增加。2018 年和2019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原油分别为3386×104t 和3987×104t,增幅达17.75%,分别占中国当年从拉美国家原油进口量的54.61%和59.33%。印度同俄罗斯、巴西的油气贸易量则相对较小。
疫情不会扭转国际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行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幅增加。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各国间加强合作,携手推动能源发展特别是油气发展,对金砖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10-11]。
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具有较高的互补性。由于能源储量、产业特点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金砖国家中的资源国与消费国之间具有资源互补性,为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金砖国家拥有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即中国和印度,加之地缘、技术条件等优势突出,使得中印两大消费市场与资源大国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区域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2-13]。在常规、非常规资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金砖国家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巴西在深水油气和生物质能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南非清洁煤炭技术世界领先。金砖国家是兼具市场和技术优势的新兴经济体组织,可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为发展能源合作带来新的活力与契机。
金砖国家具有维护能源安全的共同利益[14-15]。以我国为例,油气供应面临潜在风险,原油进口以海路为主(2019 年占比86.4%),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我国通过此海峡进口原油约3.6×108t,占进口量71%)、霍尔木兹海峡(我国通过此海峡进口原油约1.89×108t,占进口量37.4%)。此外,我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相对单一,极易处于被动地位,进口多元化有待加强。其中,LNG 进口46%来自澳大利亚,管道天然气进口89.5%来自中亚。全球30%以上的石油海上运输要经过印度洋和南海,中东、西非等地区面临较高安全风险。金砖国家的能源供应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丰富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提升对能源航线和运输管道的保障能力,符合金砖国家共同的能源安全利益。
金砖国家汇集了油气供需两侧举足轻重的国家,又代表了新兴经济体的立场,未来世界能源消费增量主要来自金砖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明显。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金砖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紧缺、结构不均衡等严峻挑战。在现阶段,金砖国家合作缺少强大的平台和更为紧密的纽带。从中国油气企业在金砖国家油气合作的实践来看,需充分应用油气合作平台,更好地发挥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国际能源机构框架下的金砖国家的协调合作机制[16-17]。
后疫情时代,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世界经济力量格局变化的加速推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上升势头不可逆转,依然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核心驱动。金砖国家应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能源为纽带,倡导并践行多边主义,利用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平台,通过更加紧密的磋商,谋求开放创新的发展前景,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打造金砖国家“能源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金砖国家在全球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18]。
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具有很多潜在可能,在各国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有待寻求多领域合作。
中俄合作可采取应急设施共享、上下游互相投资利益绑定等方式,提高能源合作水平。以油气贸易和工程技术、装备合作为主体,适度拓展油气上游合作,中方可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天然气集输网络建设;在非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应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氢能生产与工业化应用。
中巴合作可考虑能源与农业统筹推进。油气合作应以资金和技术装备支持,结合丰富的海洋油气技术施工经验,进一步拓展深海盐下油气勘探开发。积极拓展生物燃料领域合作,借助巴西生物质能源优势,结合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此外,加强“贷款换石油”、股权收购、联合招标合作等金融投资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中印应着力发展能源多边合作。可注重在第三方资源国共同开展油气投资业务,减少能源资源方面的竞争,注重“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通过油气管道的延伸[19],逐步建立地区乃至亚洲的油气网络。在能源市场方面,当国际油价下行时,中印应把握买方市场的议价能力,携手向产油大国集体议价,消除“亚洲溢价”,还可以拓展联合竞购合作、联合开发等投资合作方式。
国际能源领域的重大事件都会对金砖国家的能源体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衰退、油气需求减弱,加之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油价断崖式下跌,全球能源行业尤其是油气行业普遍陷入困境。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危机,以需求侧为主要驱动力,更好地履行油气贸易协议,金砖国家应积极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应急沟通对话机制,通过油气价格信息交换、交易变更与调节,以及中国、印度、南非储备能力的提升,缓解供需矛盾,共同提升危机应急能力,共同维护金砖国家的能源利益。
建立金砖国家能源论坛与国际机构磋商机制。金砖国家代表可在相关国家部委间、联合国、20国集团、世界能源论坛、世界能源大会、世界天然气联盟等专门组织机构中进行磋商,建立金砖国家协调机制,探索“金砖+”合作模式。能源企业是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实施的主体,要大力拓展能源企业的合作范围、渠道和方式,在油气上下游、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等领域展开合作。举办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能源论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深化议题讨论和议题的落地,促进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20-21]。
金砖国家货币对美元依赖性强,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美元走势、资本流出及国内经济下行等影响,金砖国家货币兑美元均大幅贬值。对此,多国已在金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截至2019 年6 月,中国与40 家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额度达5000 亿美元,中俄原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拟推动贸易放弃美元,改用欧元等。
金砖国家应不断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提升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一是提高本国货币地位,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进一步扩大本币结算及货币互换合作,促进本币国际化,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我国可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抓手,加强国际贸易本币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节奏。二是加快数字货币建设节奏,金砖国家应加强包括支付清算系统在内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本币结算。三是加强石油期货市场建设,实现人民币由计价到独立定价的转变(成为价值尺度)。四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支付,实现跨境支付便利化[22-23]。
疫情蔓延下,人员相对聚集的行业和领域受冲击较大,用工密集的能源和化工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因人员短期难以复岗,生产负荷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但一些新兴经济行业企业,如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凭借线上线下协同办公的固有优势,在危机状态下灵活切换为在线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几乎没有受到疫情的冲击。这对能源和化工等制造企业是一个重要启示,即利用新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不但可缩减用工人数和人员密度,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升防范危机、应急风险的能力。在后疫情时代,金砖国家能源企业应加强智能化建设,加强信息交流,制订相应的指导意见规则,不断增强防范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