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渠
摘 要:近年来,2014年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内部控制的全面落实,发挥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单位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单位可持续发展。然而,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给单位带来各种管理风险,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对此,本文以风险为导向,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风险导向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风险是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应积极落实内部控制,以此有效预防风险,以控制其所造成的影响,促进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如何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成为难点。以风险为导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详细分析,准确掌握单位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据内控问题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保障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發挥应有效用,提高单位的社会管理能力,促进单位的整体性发展。
一、风险导向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简单概述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内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手段,而风险管理则单位全面管理的关键环节。对此,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单位健康发展。而风险控制主要是指:采集并整理单位信息,控制管理财务信息、单位管理行为,全面把握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
二、风险导向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无论是履行行政职能,还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一般很少发生风险,因此,单位大多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度欠缺,甚至认为单位不会遭遇风险,增大了风险发生的几率。并且,在内部控制中,并未意识到风险控制是其中重要一环,内控人员对风险控制的内容、方法、流程等掌握并不熟练,无法事先预防,仍以事后处理为主,增大了风险损失。另外,单位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增大了风险控制难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风险调控,并颁布了多条法律规范,然而,我国在内部风险控制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风险,人们认识较为片面,仅停留在观念上。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制度并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干部职工对风险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增大了风险隐患。对此,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学习国家政策方针,引进专业内部控制人员,明确风险控制的内容,预防工作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导致混乱现象。
(三)审计监督力度不足
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想要全面发挥内控效果,全面规避内控风险,应重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然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设立独立内审部门的较少,多是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在财务部门之内,给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干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发挥。并且,对于专业性审计人员,诸多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重视度不足现象,对审计人员培训不足,影响 了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审计监督力度难以保障,增大了内部风险的发生几率。
三、风险导向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强化内控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高效展开内控工作,思想上必须足够重视,而风险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意识,以此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防控效果。首先,单位领导人应明确风险控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专业的小组,负责内部风险控制,以此提高内部风险的控制水平。其次,单位应加强内控风险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内控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为内部风险的控制提供人力支撑。最后,积极构建信息平台,便利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降低风险控制的难度。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降低风险产生几率,推动单位可持续发展,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落实风险控制非常关键。首先,单位应依照自身情况与当前的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明确内部控制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有效控制内部风险。其次,构建专业内部控制部门,并引进专业内控人员,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内控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增强内部风险的控制水平,有效降低风险发生,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能够有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对此,单位应重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首先,单位应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部门直接由最高领导负责,以此避免其他部门、人员影响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其次,应引进专业化内部审计人员,并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避免内部审计人员自己犯错。另外,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风险或潜在风险,应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风险扩大,为单位带来更多损失。如此,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有效控制风险发生,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场改革在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不断转变自身思想,落实内部控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才能保障单位稳定发展。然而,在实际内部控制中,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全,内部审计监督缺乏力度,增大了单位内部风险。对此,强化内控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控制内部风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万初俊.试析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 2018, 202(28):259+261.
[2]王伟妮.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7(25):229-229.
[3]徐蕙.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J].经贸实践, 2017(11):104-104.